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ChatGPT与全球脑的涌现
热度 2 陶勇 2023-2-7 16:41
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大家就 ChatGPT 聊得热火朝天,多篇博文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去年 12 月初时,有位朋友突然告诉我出了一款很厉害的智能聊天软件(那时还未火),说它知道任何事情,不信就让我提问考考它。 我一想有这么厉害吗?就抛了一个问题: 你怎么看待经济学者 Yong Tao 所提出的 spontan ...
275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投稿抉择:优先权还是顶刊?
热度 1 陶勇 2019-7-11 15:08
基于前期的工作 ,笔者最近发现一个描述 Cooper 电子对的相对论方程 ,方程的解与实验测量值高精度吻合。不仅如此,方程还给出许多新的预言,它们能够被一一进行检验。一开始,笔者考虑将所有结果写成一篇论文进行投稿。但是后来考虑到这是一个全新的方程,国际同行间竞争激烈,一下子全盘托出的话,过早 ...
394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IEEE禁华为的背后逻辑:学术话语权所带来的商业市场
热度 12 陶勇 2019-5-29 23:47
2019 年 5 月 29 日 IEEE 通过邮件宣布华为员工将被禁止作为旗下期刊杂志的编辑和审稿人,这则消息一经发布就引发了轩然大波。对此,人们不经要问:评审稿件并不涉及保密专利,此举到底何意? 为了理清这一逻辑,我们要回到任正非最近的一次讲话: “ 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 ...
8411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12
机器是否可能产生“自我意识”:霍金的担忧
热度 1 陶勇 2018-3-15 11:32
昨天(2018年3月14日),英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他充满传奇的一生和对广义相对论的巨大贡献随着他的离开也必将定格在物理学史上。 霍金教授在物理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将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从而发现了著名的“霍金辐射”,尽管这种辐射效应目前仍旧没有被观测到,但是相信在宇宙学 ...
828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引用率”作为评价成果质量的指标可靠吗?
热度 1 陶勇 2018-1-29 10:30
过去,笔者一直认为将论文引用率作为其质量的评价指标在 “ 统计学意义上 ” 是比较可靠的。因为一篇论文被大量引用,至少说明同行对这篇论文的关注度很高,作为集体选择的结果,其价值自然值得重视。不过,这仅仅只是基于 “ 统计学意义上 ” 。有趣的是,最近笔者恰恰遇到了一个小概率事件,而且这个小概 ...
544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有了成果一定要先发表
热度 5 陶勇 2017-5-10 22:59
有了成果一定要先发表,否则可能就成为别人的。 紧接着博文《 您写论文是以“自我为中心”吗? 》的故事,事件的进展越来越离奇。经过第一轮修改后,审稿人 1 仍旧同意发表,而审稿人 2 仍旧不同意发表。 不过,这次审稿人 2 的意见更加的让笔者大吃一惊。审稿人说笔者的工作已经有大量的 ...
488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您写论文是以“自我为中心”吗?
热度 21 陶勇 2017-4-6 14:45
17 年前因为读爱因斯坦的传记,笔者立志要走上科研的道路, 17 年后梦想成真了,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笔者最早的兴趣是分析学和物理学,但后来却撞进了经济学的研究队伍。以前的兴趣放不下,现在的兴趣又丢不了,翻来弄去,最终稳定在了四个研究方向:量子起源、分形微积分、自发经济秩序、超导的量子临界现象 ...
12775 次阅读|39 个评论 热度 21
论文审稿之殇:能仅仅依靠“直觉”来否定物理学论文吗?
热度 25 陶勇 2016-12-29 17:31
最近笔者写了一篇高温超导论文,投稿到一个自己特别心仪的物理学期刊 A (为了保护审稿人,这里仅以 A 代表这个杂志)。从事物理学研究 10 多年来,笔者一直希望能够在两个物理学期刊上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个是美国的 Physical Review ,另一个就是期刊 A 。这可以说是笔者一直以来的梦想。原因也 ...
10487 次阅读|29 个评论 热度 25
“超大粒子对撞机”难道沦为“公关”项目?
热度 5 陶勇 2016-10-9 12:33
最近看到剑桥大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博士、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系教授、《 20 世纪场论的概念发展》作者曹天予博士在腾讯新闻网的文章《曹天予回应超大对撞机争论:需警惕作为利益集团的科学家》。有兴趣可以去看文章链接: http://cul.qq.com/a/20160928/018416.htm 由于不能转载,我只引用其中的观 ...
483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5
关于王贻芳教授评杨振宁教授观点的几点看法
热度 50 陶勇 2016-9-5 12:43
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王贻芳教授针对杨振宁教授关于“中国建造大型对撞机”的意见有如下三点看法: 1. 高能物理的前途在哪里,见仁见智。中国现在没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国际上有,而且很多,杨先生的看法显然与大家不同。不仅现在不同,过去几十年都不同。 据有关资料,杨先生对高能物理的未来发展自 6 ...
19236 次阅读|70 个评论 热度 5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