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走向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 精选

已有 8643 次阅读 2016-8-8 12:29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走向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

鲍海飞 2016-8-8

   从事研究是一件呕心沥血的事情。谁都企盼洒了种子,浇了水,施了肥,捉了虫,就能得到果实。但有几个人能够得到果实呢?研究的道路上,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研究需要脑力、需要体力,更需要持久力。有了这些就可以了吗?研究之路上还需要这两样东西。

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

一个人大凡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他就非常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即使做了很长时间也不会觉得累,即使累,也不会抱怨。说到底,学习和科研是一件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这样他便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具有热情,一旦投身其中便义无反顾。    

真正的研究者是自然的忠实奴仆,心甘情愿地做她的仆人。真正的研究者是大自然、宇宙的信徒和追随者,因此,他才有方向和专注、意志坚定。真正的研究者是大自然的爱人,他不会移情别恋,也不会朝三暮四,只有痴情和一往情深。因为,自然是伟大的,自然是造物主。

这种热爱,脱离了世俗烦扰,这种热爱没有了那种急功近利、投机的做法。但研究者又不是盲从和毫无目的的屈服,任从自然的摆布和作弄,而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一点一点地摸索着她的规律。

   由于有了这种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纯朴的爱,研究的动机和行为也就相当单纯。一点一点的发现和顿悟会让研究者沾沾自喜,甚至欣喜若狂。研究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一生的事业、追求和信仰。

观察、研究、思考、疑问、求解便成为一种生活。这种生活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是研究的起点和过程,大自然便是最好的实验室。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常年累月对各种昆虫细心观察,醉心于自己的热爱,写出了洋洋洒洒的昆虫记。他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心无旁骛,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的思维是活跃的、天马行空,不受约束限制,由此及彼。虽写的是昆虫,却包含了生活社会的各个方面。他的记录是生动活泼的,他的想象是丰富的,他的实验是可追踪溯源的,他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这就是热爱。

这种对真理执著的追求和热爱,会让一个人无比勇敢,即使面对生死也在所不惜。布鲁诺勇敢地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被罗马宗教残酷地烧死。阿基米德面对手拿刀枪士兵的威胁依然在做着自己的计算,那是一种怎样的淡定和从容啊。

这种热爱,来源于简单,来源于执着,来源于信仰,来源于求真的勇气,更来源于一种纯粹。

适宜生长的土壤。

就像植物一样,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长在高山上,有的长在沙漠里。有的暴露于原野上,有的栖息于海洋深处。本性不同,适合的环境也就不同。适者生存不是没有道理。有的人适合在原野上奔跑,有的人适合在大海中游荡。

对于从事研究来说,若想取得重大成果,还是需要一个淡泊名利的地方。

牛顿在1665年为了躲避瘟疫,从大学回到乡下,于是有了他从容的、深入的对天体运动的思考的时间和环境,那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更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机遇的大门也总是垂青那些有思想准备的人,因此,一旦苹果砸下来,能不脑洞大开吗?

爱因斯坦于1902年在瑞士的专利局工作,他就利用业余时间专心做着自己的研究,那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那里只有风声雨声读书声,那里只有分子量子和相对论,而没有鸡鸣犬吠。一支笔,一张纸,足矣!未出茅庐而知天下大事。这是真正的思考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盖言此尔。

压力是一种动力!一把提琴,弦过松,则不成调;过紧,则生涩。只有在合适的张力下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阿基米德在国王的授意下,确定做好的皇冠中是否掺了其它金属。在多少个苦思冥想的日子后,终于有一天,在他踏入浴缸中,他豁然开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嫉妒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半导体晶体管的发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肖克莱,在其他两个同事发明了一种晶体管之后,猛然惊醒:‘这么重要的发现里,却没有我的贡献’。就是在这样一种强烈的嫉妒心下,在随后短短不到40天的时间里,他终于构思发明了另一种新型的晶体管。随后,三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嫉妒没有变成无助的谩骂和诋毁,而是成为他向上攀登的动力。

圈子未必就是个贬义词。一个实验室就是一个圈子。英国剑桥的卡文迪许实验室,那么多惊人杰出的成果和代表人物,承前启后,惊涛骇浪,传承那么久远。他不是靠一个人,不是逞一时之强。我相信,有传统的力量在里面!

   这片土壤里似乎没有名利的诱惑,没有柴米油盐炊,没有拉帮结伙圈,没有什么什么青年、没有什么什么学者,更没有什么什么大师和神仙。有的是百草和鲜花,有的是雨滴和阳光,有的是蝴蝶和蜜蜂,有的是学术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有的是学术的不拘一格。

   

   高山、原野、沙漠,坦途与崎岖,路在自己的脚下,心指引着方向。无论独处还是群居!但思考却是属于你一个人的。

   内心的热爱与适宜的土壤构成了研究的内因与外因,成为研究探索的动力。

     

   为什么总以名人来说,因为他们的身上虽然也会有各种缺点,但他们在不同的环境氛围下已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们的榜样了。

   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不能成功。对于研究来说,只有热爱还是不够的,还要有交流和探讨,还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领悟力。反之,即使有足够的聪明和智慧,而没有热爱,哪怕是短暂的热爱,也是不会成功的。

   我们会惊叹一个人的成功,他的不凡,而另一个境地,哀怜自己的不幸。在惊叹他人成功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他人的付出有多少?而在哀怜我们自己不幸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自己又有多少付出?

当年轻时,就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热爱和土壤。即使面对恶劣的境遇,也要努力营造构建自己内心和谐的世界,努力做自己的工作。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超人、仙人。只有披荆斩棘,只有不畏劳苦的人,才能有所收获。

一株参天大树,也是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

你是一粒种子,开放在何处?即使是天意植根萌芽于悬崖峭壁,即使只有一捧尘土,即使只有早晨的一丝雨露,即使每天只有一缕阳光,你也要顽强生长。

无论何处,无论是贫瘠的土地,还是肥沃的原野,静静地期待着生长,期待着绽放。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世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995216.html

上一篇:如何挑战科研对手?
下一篇:一根倒枪刺惹的祸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38 朱晓刚 李颖业 武夷山 彭思龙 杜占 陈南晖 黄永义 吉宗祥 姚伟 何成文 高红灿 王从彦 郭向云 钟炳 高建国 徐晓 陆绮 李毅伟 徐令予 李静芳 庄世宇 范毅方 晏成和 苏德辰 王勇 喻海良 吴斌 马志超 曾勇 杨学祥 xiyouxiyou guhanxian szhuzg cumter zjzhaokeqin wqhwqh333 xlianggg hmao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