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kysdc 地球科学苑-地学科普与地质灾害

博文

对高山、嵇少丞教授等人关于蹄窝等疑问的答复

已有 31225 次阅读 2016-6-21 12:54 |个人分类:地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蹄窝, 嵇少丞, 京西古道

对高山、嵇少丞教授等人关于蹄窝等疑问的答复


投稿前就想到了,《蹄窝》一文发出之后,会遭到嵇少丞教授的强烈不满,甚至编辑部都会招致抱怨。事实果然如此。最近事情有点多,要完成一项几个月前约定的且非常紧急的任务,所以网上的一切权当耳旁风。更为重要的,我是在等嵇少丞教授的科学质疑,然而等来的是一片非科学的狂噪,甚至是人身攻击。有点遗憾的是,这也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我还用得着读什么心理学著作么?

今天这篇博文一定很长,科学网的博友们做好心理准备。先放松下心情,看3段根据纪录片做成的GIF动画。然后,我来逐条回答网友们和嵇少丞教授的质疑。


动画1:正在形成中的蹄窝,一队马帮行进在窄窄的茶马古道支线上,仔细看看负重的骡子是如何沿着已经存在的蹄窝行进的。此GIF动画版权归CCTV,本博文只用来科普蹄窝的形成。


动画2:马帮行进在已经存在蹄窝的茶马古道上,仔细观察,这些牲口是否会踩向蹄窝。特别观察,真有一匹小牲口没有沿着蹄窝行进,因为它完全没有负重。此GIF动画版权归CCTV,本博文只用来科普蹄窝的形成。


动画3. 骡子驮重物上坡的演示

================================================

先回答科学网高山博主转述的疑问,声明一下:我的答复一律用带颜色的字体,以示区别。

高山博主替嵇少丞教授向我放的几炮如下:

1.   大部分“蹄窝”是否是对称的?牛马造成的理论上是对称的。

问一下高山博主:哪个理论说牛马造成的蹄窝是对称的?这完全是臆想出来的理论。嵇少丞教授完全不接受蹄窝的说法,怎么会有理论?

嵇少丞教授的“对称论”完全是错误臆想。如果完全对称,那肯定不是坡道,而是平道。即使同样的毛驴,同样的货物,上坡时和下坡时的用力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怎么可能完全对称呢。何况我在摘要上就明确讲了,不否认有一点点水的参与。

关于这些蹄窝形态的不对称特征,请参见吕洪波老师的博文,他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

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980561

有这个疑问的人大部分没有好好看过我的文章,也没有看这些天吕洪波老师在科学网上的博文。我的文章和本博文的后续内容,有清晰的蹄窝照片,我说了不算,读者自己会有答案。

2.   在牛马等不可能去到的地方,是否有大量相似的“蹄窝”?

  正是因为蹄窝只出现在牛马行走的古道,所以才可能是蹄窝。这是形成蹄窝的最基本条件。古道两侧没有类似的坑。先反问一下嵇少丞教授,能在京西古道两侧的岩石中找到这样的被你误判为“壶穴”的证据么?嵇少丞教授在多篇博文中提供了各种“坑”、“洞”的照片,都是在江、河、湖、海周边,或者是山上的风化洞等等,与古道没有关系。后面嵇少丞教授的同样疑问,有详细的图示解答。

3.   牛马蹄大小的“蹄窝”与其他过大或过小的“蹄窝”的比例是多少?

  这个问题嵇少丞教授给出了答案,古道上除了蹄窝以外,能发现的最大的自然成因的坑只有钱币大小,也就是说只有cm级甚至是mm级。根本不存在比例的问题。这些小坑根本不是蹄窝,为何将它们与蹄窝搅在一起?难道嵇少丞教授连这样的逻辑和常识都不清楚吗?

4.   在其他国家是否有类似发现?还是国际上首次发现。

这又是一个好问题。请问有谁在欧洲或美国发现过秦始皇的陵墓么?嵇少丞教授说他自己走过很多国家地质公园,都没有发现“蹄窝”。这话说得千真万确!因为那些是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质公园,不是古道。当然找不到蹄窝的任何线索了。

不过我想提供下额外的证据:北京西山有“中国地质的摇篮”之称,从1860年代就有外国的著名地质学家通过京西古道到西山考察。至1970年代,走过京西古道的中国的、外国的地质学家成千上万人次,没有任何人报道过京西古道发现了壶穴。为什么?

因为京西古道是他们进行地质调查的唯一道路系统,1960年代之前,当地的主要交通就是这些古道。那些老地质学家们亲眼目睹了毛驴在路上行走的过程,目睹了蹄窝的形成。否则,京西古道上壮观的蹄窝景观,早就见诸于地质文献了,哪还用我费这力气来写科普文章。

5. 现场考察一下,找几匹马或牛,看看它们是否不愿意踏入有“蹄窝”的地方

最好先看这前面的三个GIF演示,之后这个问题可能不存在了。实证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没有见过,不妨拉几条毛驴试试。或者现场调查一下,看看京西古道有没有壶穴形成的自然条件。壶穴的原理一点也不难,嵇少丞教授做过很好的壶穴成因的科普,可惜他都没有用在壶穴上。先把本博文前的茶马古道视频看完,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做这个试验。但要注意,你把平原区的马拉到山区,会不适应的哟,山里的老人都知道这个理。如果找不到毛驴,为什么不亲自向古道边的老乡问问呢?以前赶毛驴的人称为脚夫,现在北京西山还有一些老人或者亲自赶过毛驴上下山,或者曾经当过脚夫。想做这个实验的人自己去做,因为我亲眼见过毛驴、马匹上、下山,全中国成千上万的人见证过,我不用做这个低级可笑的实验的。

===========================================================

以下回复嵇少丞教授的有关问题

嵇少丞教授的问题有点多,编号也乱,我给他重新做了排序,版权完全属于嵇少丞教授,特此说明。

==========================================================

1.  为什么上来就认定(take for granted)北京西山坡上的洼坑“就是蹄窝?

我与北京西山的接触已经30多年了,我是学沉积学的,普通地质是我最喜欢的课。壶穴的现象我观察过30多年,我见到的壶穴比嵇少丞教授从网上东拼西凑的要精彩得多。“蹄窝”不是壶穴,当然想都不用想。当然take for granted 地认为西山古道(而不是西山坡)上的洼坑就是蹄窝。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反问一下自称懂得西方规则的嵇少丞教授:在你还没有见到过蹄窝之前的2012年,你凭什么想都不想,就认定蹄窝是壶穴?并且连篇累牍地在网上制造这样的舆论?

我知道你自与我争论照片侵权之时到现在,你只见过一次蹄窝,并且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我可是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上百公里。北京西山古道的蹄窝发育处你只去过一处,并且是带着变色镜去的。即使这样,我也认为你能够识别出那些蹄窝的真伪,只不过硬是将蹄窝说成“壶穴”罢了。

这里不得不向博友们提供一条证据,周永胜是第一位在科学网上报道蹄窝的,嵇少丞教授是那篇博文的第一个提问者(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171&do=blog&id=490671)

你不懂或不信没有关系。问题是,你为什么在他博文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没有质疑,而见到我用了“蹄窝”一词,你就急不可待地跳将出来反对?这又是为什么呢?你以为抓到了反击我的稻草,可惜,你又错了。从照片侵权事件之后,凡是我作科普,你就出来想方设法地贬低我,你的言论早已超出了学术争论的范畴。博友们还可以进一步看看我的博文,看你我关于“雨痕”和“泥裂”等问题的争论。看一看,你到底是不认识雨痕等地质现象呢还是故意与我为敌呢。特别可惜地是科学网上见不到争论时你的博文了,但我可给你保留着备份呢。想让我展示出来么?

我经常疑惑:凭嵇少丞教授的学识,不至于连“雨痕、泥裂“等等再简单不过的自然现象都不认识吧?也不至于把一块现代的泥裂和雨痕的“土标本”当成“岩石”吧?那么,嵇少丞教授故意与我作对是为了什么?看来还是因为我无意中揭露了你盗用别人照片的事而耿耿于怀。

但是,即使这样,你也应该找个你有把握的科学问题来找我的茬吧。偏偏总找我最熟悉的地质现象与我争论。正式知会一下,我真的不好意思与你争。我记得在以前的博文中说过,我写过的文章中有许多现在我认为解释错的或不完善的东西,每次出野外带别人看地质现象时,我都提醒别人,我说得不一定全对。所以,希望嵇少丞教授找一找我写的有限的几篇文章,批一批其中的错误甚至可能已经是笑话的内容,顺便给科学界活跃一下气氛,这个是我最乐意见到的。因此我希望您能以正式的科学文章来回复“蹄窝”的争论,这样岂不完美?我可以在《地质论评》上等你,也可在任何一家英文媒体上等你。前提是你让评审者和编辑部看到我的文章和这篇博文。

2.苏德辰明显的缺少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练训,(他虽然是地科院地质所研究员,但是SCI论文记录很少)

   哈哈:嵇少丞教授的这条评论还用得着回答么?大家看看,这就是北美大学教授的逻辑。因为我的SCI论文很少,所以我缺少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进而就能推断我所介绍的雨痕、泥裂、蹄窝等都是错的?“蹄窝”是假的?嵇少丞教授的这种逻辑恐怕科学界(不只是科学网)无出其右者。中国地质科学院可是地学界响当当的一块牌子,您想损我,可别把我们单位也连带上。

3.苏德辰无能回答大家对蹄窝说的质疑,只好装聋作哑。

下面我就来正式回答嵇少丞教授的质疑,让大家看看我的能力够不够。


(1)壶穴中,无论内中有水无水,皆有岩砾、沙粒,正是流水冲动它们在坑水中旋转研磨着洼处的石面,久而久之形成冲刷坑。坑中岩砾与沙粒就是我们要找的“作案凶手”。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嵇少丞教授说得极对,但证据找得不对。

这个坑中的砾石或砂石当然不是形成蹄窝的凶手,也不是形成壶穴的凶手。真正的壶穴中的岩砾绝大多数磨圆度极好。除非是新掉进去的岩砾。古道已经停用数十年了,它们显然是刚刚掉进去的岩石碎块,甚至是有人刚刚放进去的。将蹄窝中的这些岩石碎屑当做证据说明是壶穴?逻辑上通吗?

(2)石面上还有许多比驴蹄、马蹄小得多的冲刷坑,有的直径还不到硬币大小,这些坑不可能是驴蹄出来的、马踩出来的。

嵇少丞教授观察得真仔细,应该加1分。因为这些小坑真的不是驴蹄踩出来的,也不是马蹄踩出来的。

但读者们想一下,蹄窝的直径至少是十几cm,嵇少丞教授的这些坑直径才一两个cm,与蹄窝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嵇少丞教授所指的这些坑与蹄窝完全无关。它们恰好说明古道修完之后的自然风化速度远远比不上毛驴的践踏。以后有机会我把这条证据补充到支持“蹄窝“的博文或文章中,我一定会注明这是嵇少丞教授首先观察到的。谢谢嵇少丞教授。

这里再重复一下前面给高山的答复:

   这个问题嵇少丞教授给出了答案,古道上除了蹄窝以外,能发现的最大的自然成因的坑只有钱币大小,也就是说只有cm级甚至是mm级。自然成因的这些小坑不可能与蹄窝的大小和形态相比,根本不存在比例的问题。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3)西山坡上的冲刷坑具非对称性,即进水处缓、出水处陡,指示水流方向从上到下,这是沉积岩中冲刷构造的普遍特征。若是京西古道,马帮有去有回,双向行走,马踩驴踢出来的就没有这样的非对称性了。还有的壶穴具明显涡旋形状,受地势影响,流水从一侧进入洼坑,涡流裹挟着沙砾研磨坑壁,逐渐形成涡旋形状的壶穴,这是骡马驴踩不出来的。

这次嵇少丞教授完全判断错误。如果完全对称,那不会是坡道,而是平道。即使同样的毛驴,同样的货物,上坡时和下坡时的用力方式是有很大区别的,怎么可能完全对称呢。何况我在摘要上就明确讲了,不否认有一点点水的参与。

关于这些蹄窝形态的不对称特征,请参见吕洪波老师的博文,他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

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980561

另外再补充一下,古道的运输很少是双向等量的。想想看,京西古道上的毛驴最重要的用途是向京城运送煤炭。这些毛驴从京城能够运出等量的货物么?即使现在通讯特别先进的时代,运输的这种不平衡性也是经常存在的。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古河道上右旋涡流形成的壶穴(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问一下嵇少丞教授:您这张画着箭头的照片是谁拍的,在哪里拍的?京西古道上的每个蹄窝我都仔细研究过,并且标注了号码。从没有类似形态的,审稿人和编辑也没有见到过。北京的朋友有空到京西古道走走,看看能不能找到类似的?你故意将不是蹄窝的坑拿来然后批判,这是什么逻辑?

   原来这张照片来自南非,被嵇教授当做京西古道上的蹄窝误导读者,请读者查询 BORKE'S LUCK POTHOLES,地址:https://www.geocaching.com/geocache/GC3N6T1_bourkes-luck?guid=908fa721-bef7-4ff8-a71c-389b1c08d2f9

BORKE'S LUCK POTHOLES.jpg



(4) 刷坑内只见横向圆圈刻痕,却不见纵向刻痕。横向圆圈刻痕是流水冲击岩粒刻画泥岩而成。若是由马踩驴踢,纵向刻痕必不可少。

建议嵇少丞教授补充一下你的照片证据,就是那些在蹄窝中的水平的横向圆圈。那不是流水的刻痕,那是蹄窝中雨雪积水蒸发后留下的印痕。很多水塘都可见到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刚刚放完水的水塘。与流水的刻痕没有关系,不要误导公众。

下边的这张照片水平刻痕在哪里呢?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嵇少丞教授哪里找的这张照片呢?它不但没有指明刷坑内横向圆圈刻痕,反而有更多的马蹄形的图案。另外,这张照片的右上方就是悬崖,石头上有蹄窝,任何流水都不会冲到的地方,也不是差异风化或任何地质理论能够解释得通。建议嵇少丞教授实地走访之后,再引用人家的照片。不然都成了对我有利的证据。


长江三峡的江底壶穴(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这张照片真的很典型。但正如嵇少丞教授所说,它是长江的江底,不是在古道拍摄的,这不又是一个与嵇少丞教授意愿相反的证据么?难道你想将这些搬到京西古道的路面上吗?再次谢谢嵇少丞教授。如果你说这张照片是在加拿大的道路上拍的流水构造,我马上不再提“蹄窝”的事。

(5)西山坡上任何洼坑都不具马蹄形状。冲刷坑形状受两组节理走向与岩石层理走向控制,可以形成菱形,三角形,哑铃形等。

我看到的情况与你说的完全不一致,请大家看看我的照片,看看我的文章。我对所有的蹄窝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绝大部分与节理完全没有关系。审稿人和编辑部的专家也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没有人支持你的观点。即使蹄窝旁边现在碰巧有沿着节理破碎形成的新坑,也是对蹄窝的一种破坏,不能用这个来否定原始蹄窝的形成。这点道理大家都应该清楚吧?

建议在北京附近的博友,周末不妨实地考察一下,看看这些坑与雨水或河水的关系有多大?地质学不神秘,稍有生活经验的人就会得出结论。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6)马在硬地与岩石上行走不会留下痕迹,只有在松软的土壤与沙滩上才会留下痕迹。

这又是嵇少丞教授的结论。嵇少丞教授可知道可曾听到过“水滴石穿”的道理?地质工作者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水滴沿同一个地点长期滴落可把石头滴出洞来,何况坚硬的马蹄?嵇少丞教授明显知道马掌的强度要比普通岩石强得多。只要日复一日反复踩踏相同的地点,蹄窝是容易形成的。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叫做“踏石留痕”,说的就是这个理。有些古老建筑物的台阶石因人的长期踩踏都能形成凹坑,更何况驮着重物的骡马铁蹄长期踩踏呢?

(7) 马行走的蹄迹是有规律性,即“马步”,马蹄踩点不是等间距的,见下图。西山坡蹄窝分别具有这样的规律性吗?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规律性怎么没有?我的文章中的多张照片都显示出蹄窝的规律性。为了公正和省时间,先看我论文中的照片,过两天有时间我再补贴在这里或者另外成文,大家看看有没有规律?不相信照片的,实地查看验证。

(8)有的“蹄坑”出现在驴马明显地不可能去的地方,例如,倾角较陡、并不是路面的山坡上。苏德辰的文章故意隐瞒这样事实,对自己观点不利的事实一概不录,这就是学术道德问题了。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不好意思,又要卖弄一下我对古道的了解知识了。顺便做下普及宣传。

西方有句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绝大部分中国的古道都不是一次性建成的。古道特别是政府(朝廷)出资的古道每年都要维护修缮。京西古道上有多个碑刻记载着古道的修建史,甚至还有修建者的名字。

山区古道最大的难点在哪儿?主要是垭口处。削低垭口、降低坡度可算是对古道最大的工程。降低坡度,就是把原来的坡尽可能铲平。这个过程中,古道上更老的遗迹一般要铲掉(井陉古道和河南崤函古道也都有分期施工修建的证据)。但会在边部遗留一些。嵇少丞教授找到的这两个蹄窝正是遗留的老蹄窝。其实不止这两个,还有更多,但全部都在通往牛角岭关城的路线上,不在路线旁。我有更清晰的照片,读者可以鉴别、欣赏。嵇少丞教授为什么不放一张取景范围大一些的或者全景的照片呢?别人能够判断你这张照片的位置么?

除了削高的做法,还有加宽的办法。京西古道峰口庵段就有明显的加宽证据,我的论文中有此论述。论文中大概没有提到的有一点:就是有些蹄窝过深怎么办?一个是凿掉。但这种办法比较笨,因为凿掉的同时,路面变得锋利,有可能会给牲畜造成一点点伤害。最简单的办法是垫上光滑一些的石片。

(9)苏德辰"下雨后专门去"牛角岭拍的照片,可见“蹄坑”与斜坡上的流水槽子(C)受控于岩石中两组共轭的剪切节理。A、B两凹穴紧靠岩壁,驴马驼若走在苏德辰指定的“穴”位上,其身体必然撞上岩壁,更不谈这些畜牲身上还驮着向两侧外延的货物及包装。放着好好的“路中间”不走,这些畜牲偏偏找死往石头上撞,自杀寻解脱?俗话说,老马识途,就是驴子也不傻。“蹄窝”沿着岩石的劈理(薄弱面)分布。驼马驴聪明地能利用劈理?

不想增加大量的照片了,大家看嵇少丞教授的原始博客吧。

看来嵇少丞教授还是观察得不够仔细。即使用你去过的牛角岭为例。牛角岭的蹄窝印不只一行。毛驴行走时也不完全都是驮着两侧外延的货物,如果真的驮着很大很宽的货物,当然不会沿山边行走。这点“常识”毛驴是懂的,看来有人不懂。再看看前面第一个GIF,那样窄的路,骡子都可以驮着货物行进,京西古道所有的主干道路况都比视频中的古道宽得多,牲口如何不能行走?


李学宽先生镜头下的黄河岸边的壶穴(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这些照片又是反证。它告诉大家,壶穴发育在河道或流水经过的地方,不在古道上。所以,还是让李学宽拍一些太行山古道上的壶穴或蹄窝,让大家鉴定一下。



河边石灰岩中的壶穴,许多太湖石就是采自这样的地方,太湖石的通透是壶穴造成的。(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这些全是水边形成的,完全是水的作用结果。全国的博友们在古道上见过类似的地貌么?只有在河水或雨水经常冲刷的地方,才会形成这样的坑。顺便纠正一下:太湖石是碳酸盐岩,其溶蚀坑应该是喀斯特溶洞的一部分,别当成壶穴误导大众。

(10)冲刷坑起源之地总是出现在岩石层面与两组共轭或多组节理交界处,那里原为薄弱地段,形成初始的洼坑,然后岩砾砂粒进入,被流水带动开始冲刷刻蚀,坑越来越大,坑壁越来越光滑。

请你给出古道上的证据。本人和审稿人、编辑等在古道上看到蹄窝的都与此无关。

(11) 如若西山坡上的洼坑是蹄坑,为什么分布如此不均匀?只是非常局部的地方才有?如真如苏德辰断言“数百年间”“每天仅运货拉煤的骡马毛驴就有数千匹”,难道这些畜生只踩个别地方,然后“飞”走?

嵇少丞教授真的没有仔细观察古道,也没有仔细看我的文章。大部分古道的路面是由块石铺砌的,块石之间的缝隙和高低错落,自然成为毛驴行走时的着力点,不需要走在固定的位置,因此不容易形成蹄窝,但仍然有,只是少。特别是在大的块石上,因块石长期磨蚀,表面光滑,如果不沿蹄窝行走,势必打滑。久而久之,在大的块石上也就形成了蹄窝。而垭口处的古道坡度都比较大,牛角岭就是鲜明的实例。雨雪天和负重的情况下,不沿蹄窝行走,只有打滑摔跤。见过行人的台阶么?平路上不需要,坡路上是必需的。儿童乐园中有滑梯,只为娱乐,普通人谁能背负数十公斤货物而在光滑的滑梯上行走呢?

(12)如果西山洼坑是打了马蹄铁的马蹄踩出来的坑,马蹄铁与坑底及坑壁不断摩擦, 其底部含铁量必高。可是,苏德辰却拿不出这样的证据来。

请嵇少丞教授拿出反方证据,证明废弃了数十年的古道蹄窝中会保留铁粉而不被冲走。但是要明白告诉嵇少丞教授的是,多人在古道上捡到过马蹄铁,我就捡到过两个。嵇少丞教授是地质学家,应该知道古道上的岩的硬度比马蹄铁软的多吧?

(13)对于上述质疑,苏德辰一条也无法反驳, 只好装聋作哑,避而不谈,这就不是什么正确的科学态度问题了。

嵇少丞教授,我的上述反驳够不够一条或一条以上了呢?我这是正确的科学态度么?不要随便给人扣帽子。

不要把别人的忍让和宽容当成胆怯。知道我在等你么?嵇少丞教授。

(14)古道车辙痕印证京西古道蹄窝并非壶穴?

可笑的苏德辰抄袭山西老闫的观点——“秦皇古道车辙痕印证京西古道蹄窝并非壶穴”(西山老闫_新浪博 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e10102wfa6.html),在图1中用两张石头路面的车辙痕照 片,一张是河北井陉的“秦皇古道车辙”, 另一张是北京西南卢沟桥花岗岩路面的车辙痕印,以期证明北京西山坡上的洼坑是“京西古道蹄窝”而非壶穴。然而,正是这些照片却有力证明蹄窝是不可能的。古道上的车辙痕是古时候马车留下的,但是车是马拉的,为什么车留下辙痕,而马却没有留下蹄坑?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

古道车辙痕在欧洲也多有发现,但是从来没有报道过与之共存的骡马蹄窝。为什么蹄窝、蹄坑只是中国报纸上出现过,而在欧美文献却从来没有用过对应的词汇(Hoof holes),欧洲的地质学家也从来没有像苏德辰一样误把山坡上由暴雨冲刷的壶穴当成蹄窝,以示自己发现了古道的佐证。

可笑的嵇少丞教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先弄清楚苏德辰是否抄袭了“山西老闫”的观点。

首先他不是“山西老闫”,他是“西山老闫”,看清楚了再引用,你引用老闫的照片上还清楚地打着“西山老闫”这几个字。不要经常出现明显的错误或误用。

再来说说抄袭。嵇少丞教授不妨亲问问老闫,我抄袭了他的观点没有?事实上,他首先审阅了我的论文草稿,之后,他去现场验证了我的观点、支持了我的观点。

既然嵇少丞教授乐意提起抄袭事件,请老读者们回顾一下抄袭事件,新的读者学习一下嵇少丞教授人肉的本事。实在不知道,就翻看一下我以前的博文。以后有时间再向大家普及一下如何鉴定被盗照片。

发现嵇少丞教授盗用照片的事情已经过去数年了,至今嵇少丞教授也没有正式就盗用照片一事道过歉,看来嵇少丞教授总怕大家把这点臭事儿忘了,用百姓的话,这种行为叫什么来的?所以嵇少丞教授最好不要在我面前提抄袭二字,因为你实在没有资格。

仔细观察,嵇少丞教授提供的照片车辙中间也有一串浅坑,我把嵇少丞教授的原始照片处理了一下,标上了浅坑的位置,特此公开说明。我不想凭这点证据就下结论定其成因,这不是我的风格。但是我推测这些浅坑与踩踏的因素有关。请网友们也代为查验。


(此图来自嵇少丞博客,白色的箭头是我加上的)

请嵇少丞教授利用身在体制外的优点去现场调查一下这些坑的成因,然后别忘了给科学网的老朋友们科普一下你的调查结果。如果科学网不让登录,你还可以让戴德昌转发呀。他这么地忠于你。不懂电脑病毒却说CIH病毒是台湾人专门对付大陆的,不懂地质,却乱给别人扣帽子。嵇少丞教授还应该给大家普及一下戴德昌老师的做法,到底他是文科作法还是理科作法,还是文革的作法。嵇少丞教授有戴德昌这位大张旗鼓反对跟风添眼的人士做粉丝,我有点“忌妒”。

钢铁浇注的车轮或包了铁皮的车轮几百年在古道石头路面上不断地机械研磨,当然可以留下沟槽,因为载重车的圆车轮的与石头的接触点上的压强比马蹄下面的压强高很多,再说众马不会来来往往总踩同一点,这就是有车辙沟痕的古道上没有蹄坑的原因。这么浅显的道理,可惜苏德辰研究员就是想不到。

再来说古道上为什么少见蹄窝。注意我的用词,是“少见”,不是“没有”。

嵇少丞教授不愧为科学家,知道载重车的圆车轮与石头接触点上的压强比马蹄下面的压强高很多。

因为车轮的压强大,车辙轨迹又更统一,所以车辙的痕迹保留很多。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辙痕太深,到了“拖底盘”的深度后怎么办?怎么办?

古人自有古人的办法。嵇少丞教授没有跟大家讲,我就讲一讲。

一般来讲,车辙过深的情况主要在垭口的地方,平原区出现车辙过深的情况时,直接找石料或泥土垫平就行了。如果山上的垭口处车辙太深,最简单、好用的办法就是把车辙中间高的部分凿掉。这样,既降低了坡度,又解决了拖底盘的问题,一举两得。所以,垭口处也经常是关卡设置处,不仅仅是守关收税,修路也是重要的职责。由于经常遭遇凿路的情况,车辙中间用于牲口行走的路面很难长期保留。所以才少见蹄窝。

还有,凡是车能够通行的古道,其坡度不可能太大,至少远小于京西古道牛角岭关城附近的坡度,但还是有坡度。牲口要负重前进仍然需要助力点,所以仍然可有蹄窝,只是不如京西古道典型罢了。我的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验证,就在河南的崤函古道上,就保留了一串不典型但明显与风化坑不一样的蹄窝,见下面的照片。


崤函古道照片,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至少有3个“台阶”,分别用数字代表。最早的古道在第一层,因车辙下切严重,铲掉后为第二层路面。之后又有第三层。这只是从宏观上的分析。其实古道的维护修理期次要远远多于3次。图中下方镜头盖处开始,有一串蹄窝。蹄窝的形态特征非常明显,与周围的各种风化成因的小坑之间没有过渡关系,下图为其中的一个完整的蹄窝照片。

还有一个问题:凿一次,古道的路面要下降数十cm,如果凿三次,路面下降约1米,再凿下去,有些路面就成了坑了。这个时候,不能凿,而要采用石块垫起的方法。井陉古道上看到的辙痕已经是盖在石头下面的老古道了,清朝的古道多是用块石铺上去的。中国人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就是把路面的石头都尽可能凿成6边形。辙痕到一定深度后,就把石块起出来,转一个角度。再形成深的辙痕后,重复一次。这样,一块石头可以用三次。这样高明的办法还没有在西方古道上见到过。

网上还有一些人的马甲给出了驴拉磨盘而没有形成蹄窝的照片,简单回复一下:这些磨盘还在转么?磨盘下面的路是原始的么?大家自己分析一下吧,算个智力游戏。去问问农村的老人,他们是如何对付磨坊内驴子行走导致磨道出坑的。设想一下你是那里的居民,你能让磨道磨出蹄窝来吗?要知道,拉磨的驴子和骡马可是带着眼罩不看路行走的。

上述这些答复嵇少丞教授满意么?肯定不满意。还要继续发博文或进行网络轰炸么?希望嵇少丞教授静下心来,写一篇科学的回复,或者你完全可以不引用我的文章直接写一篇正式的“蹄窝”成因新论。好多人都和我一样迫不及待想看呢。

最后,再次谢谢嵇少丞教授启发我思考了很多事情。也希望科学网的博友从蹄窝事件上找到自我,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轻信我的观点,也不要迷信所谓“权威”的观点,有时间还是亲自观察、调查、思考一下。

如果不是嵇少丞教授率先发博文将蹄窝说成“壶穴”并误导大众,我不会花费几年时间到西山古道考察蹄窝并写这篇关于蹄窝的论文。为什么要写呢?因为嵇少丞教授攻击我“误导大众”,不仅到处贬低我个人,还在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误导大众和年轻学子。我们不能让地质学的学生将蹄窝当成“壶穴”吧?既然有误导,就得正本清源,这是地质人的责任。地质界的朋友要敢于担负起地质人的责任,少做指鹿为马的事情。

最后,用我几年前的那句话结尾:“指着壶穴的照片说蹄窝,它当然不是蹄窝;指着蹄窝的照片说壶穴,那是胡说”。这句话依然有效。

===================================================================



井陉古道上的辙痕,注意,数字代表明显的由老到新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古道。



京西古道牛角岭关城西侧的全貌。左侧为章雨旭教授。照片左侧区域明显高过右侧。左侧是后期修护古道时废弃的,因此上同遗留了几个蹄窝,被嵇少丞等人认为是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与前面的茶马古道比一比,这个坡度太容易了。嵇少丞教授说:“有的“蹄坑”出现在驴马明显地不可能去的地方”纯属误导,为什么他不展示全景的照片呢?手机就能拍清楚。上图中阴影部分为前期古道遗迹。



这是京西古道峰口奄段的古道和蹄窝,看看有没有规律?明显的两期古道的证据。

再看看两侧的石头,有类似的东西么?


科学网编辑部:我的这篇博文向所有科学网用户开放评论功能,只要不违背三条红线,请尽可能保留这些评论,越是谩骂的评论越要保留。不妨让大家看看马甲军的表演。

===================================================================

参考链接:

苏德辰:是蹄窝,不是壶穴—北京西山古道蹄窝成因考:http://www.geojournals.cn/georev/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66203012&flag=1.

章雨旭:北京西山古道上的蹄窝--现场审稿: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19683&do=blog&id=979272

吕洪波:北京西山古道蹄窝形成过程解析: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040&do=blog&id=980561

高山:蹄窝成因-少一点站队多一点证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985411.html

嵇少丞:这样的”考古“可以休矣!http://jishaochengvip.blog.sohu.com/322059151.html

嵇少丞:为啥欧美古道上没有蹄窝?http://jishaochengvip.blog.sohu.com/322077412.html

刘炜:秦皇古道的車轍證據: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87371&do=blog&id=986043

苏德辰:由“蹄窝”的真假说一说“大牛科学家”是如何做科学的: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553922.html

laokanke:回顾一场由博文回复引发的血案: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8555&extra=page%3D1

苏德辰:“雨痕”和“风动石撞击坑”的科普——兼答嵇少丞教授的质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1900.html

苏德辰:“泥裂”的科普——兼解嵇少丞教授的一个疑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2043.html

苏德辰:雨痕的不均匀分布及视觉错误——答张学文老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742384.html

周永胜: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171&do=blog&id=490671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985939.html

上一篇:奇美天成丹霞山
下一篇:地质有多美?
收藏 IP: 114.243.248.*| 热度|

68 郑小康 赵美娣 陈楷翰 秦四清 尤明庆 李颖业 徐令予 陈子才 陈冬生 杨正瓴 姬扬 吕洪波 袁海涛 吕喆 张叔勇 李学宽 蔡小宁 王天一 刘洋 章雨旭 余国志 陈小润 史晓雷 姚小鸥 姚青 彭渤 邵鹏 魏焱明 王大元 赵建民 徐晓 韦玉程 武夷山 杨学祥 李志俊 肖重发 张磊 冯大诚 韩枫 朱志敏 徐明昆 杨光 鲍博 李亚平 庄世宇 李土荣 李健 袁贤讯 李英杰 张尉 张操 朱晓刚 刘光银 尉剑俊 ghzhou5676 gaoshannankai wuji2017 gduji biofans yunpeng3 pppoe201 aliala chenhuansheng chaijf ndgeo dulizhi95 ddsers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