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ilemoonca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ilemooncat

博文

来自地球母亲的一封信:你们有多特别

已有 3427 次阅读 2016-5-8 09:19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球, 母亲节, 行星, 宜居, 母星

亲爱的孩子们:

我是你们的地球妈妈,谢谢你们的母亲节问候,我已经收到了。

思索再三,我也给你们写一封信。我想告诉你们有多特别,多幸运,妈妈很爱你们,也希望你们能珍惜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

根据目前你们的认知,只有我能孕育你们,适合你们居住。我知道你们现在正努力探索宇宙,寻找地外行星。比如,尽管Kepler卫星只搜寻了天鹅座和天琴座内的一小块天区,但目前已经找到了4706颗候选体,其中确认的地外行星有1041颗,但处于所谓“宜居带”且类地的地外行星却只有个位数。

Kepler卫星搜寻的天区,图片版权:NASA

我知道,你们目前判断一个地外行星是否适合宜居的标准之一,是否存在液态水,很大程度上是与我进行对比。

我想告诉你们,为什么我这么适合孕育你们。

我的能量之源——太阳蛮“温和”:

我生活在太阳系当中。这里的能量之源——太阳性格憨厚。

和它的兄弟姐妹相比,它的性格比较温和。表面温度约5700开尔文,从诞生到现在,已经约50亿年了,为我的诞生、以及你们的生命演化提供了足够长的时间,未来还能继续温和地为我们提供能量几十亿年。比它更重、更热的恒星通常寿命更短,有的甚至只能稳定几千万年,在它们周围的行星即使刚有了生命的萌芽,还没等变得坚强,就和主星一起说再见了。

太阳的性格温和,还表现在它的亮度不会大幅度地发生变化,不会让我一会太热,一会太冷,不会太影响我的表现。

我处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蛮好”:

你们都知道我还有6个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之前还有一个叫冥王星的弟弟,可惜你们嫌它不像行星,把它降级了。我们离太阳的距离不同,我差不多处在“刚刚好”的位置吧,温度不至于太低,让所有的水都变成了冰;温度也不至于太高,让所有的水被蒸发了。

根据目前你们的研究,认为液态水是让生命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我到太阳刚刚好的距离就很重要了。其实呢,说距离刚刚好,也有点不谦虚。其实让行星上面有液态水,是要求行星到它的主星——恒星的距离在某个范围内,而不是唯一的值。我刚刚处在这个宜居带的中心偏内一点。你们现在找到的那颗编号叫Gliese 581的恒星周围也有行星处于宜居带上。


图中浅蓝色区域对应了宜居带区域,图片版权:NASA

我身材蛮好

哈哈,妈妈说身材蛮好,孩子应该不会笑话妈妈吧。就只说一点身材蛮好的表现吧:质量不大不小。

行星质量太小,会造成无法在其表面穿上一层保暖、抵御宇宙中高能辐射的大气。你看看火星就知道了。

行星质量太小,通常其直径也更小,忽略其它影响因素,会发现它的热量更容易被散出去。我想,这和大部分北欧人比非洲人更高大的部分原因有相似之处。

如果我的热量不够,我可能很难在内核开启我的“小发电机”(这里有点复杂,以后再慢慢和你们说),就难以形成地球磁场。一旦没有磁场,高能粒子、尤其是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就很容易侵害到你们。

那是不是质量大就很好呢?哦,不是的,孩子。如果行星质量太大,穿的衣服又会质量太大,太厚,散热性能不好,会让行星上的温度过高。

而我的质量蛮好,使我穿的衣服既能有效防高能粒子对身体的辐射,还能舒适地保温。

还有,还有……

还有很多因素,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一年四季,有春夏秋冬,让你们体验四季的美丽。大部分地方都能有白天黑夜,让你们可以工作、生活得有规律。当然,这些的重要性,要见仁见智啦。因为,在一个环境更恶劣的地方,我相信你们也能努力做到欣赏美丽和规律地生活。我相信我孕育出的孩子们是优秀的,会越来越优秀。

孩子们,优秀不代表你们一定要如何如何征服我。我希望的是,你们和我和谐相处,和我孕育的其它生命物种和谐相处。爱护液态水,爱护大气,爱护磁场,爱护生命,爱护我的一切美,好吗?你们长大了,目前反而更让我操心了,环境的污染、其它生物的控诉,让妈妈的心力憔悴,皱纹更深了,头发也白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的郁郁葱葱。庆幸的是,你们记得在母亲节给我写信,说谢谢我,我很开心。让我们一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吧。

也祝愿你们找到更多和我相似的兄弟姐妹。我也期待看到生命在那里的孕育和繁荣。


你们的妈妈  地球

2016年5月8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54494-975747.html

上一篇:霍金的微博No.2,你怎么看
下一篇:七夕节,如果可以,请看星空
收藏 IP: 219.233.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