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继耘的人文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jiyun 挥之阙如的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博文

文凭崇拜要不得 精选

已有 9192 次阅读 2013-9-19 13:2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凭

文凭崇拜要不得

 

最近,接触到一些地级市(中国典型的)的硕士毕业生。他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当地有名的国有企业都干得不错,有的甚至是企业中层了。但与他们交谈,聆听他们的心声,其言语之间对文凭需求甚大,有的人似乎认为不去拿博士文凭这辈子便白活了。

对之,我颇为意外。一是他们并非理论工作者,有硕士文凭对于企业工作足够了。中小城市的文凭热缘何如此纵深?二是他们为什么把文凭看得如此重要?难道经过在职学习对自己的专业或能力提升空间真得如他们想象得那么大吗?

看上去,对企业工作者而言,一纸博士文凭真是炫目的东西。在中国三四线城市的企业人员中,博士文凭的稀缺程度无庸讳言。拥有博士文凭,带来的光环效应确实明显。比如,我拥有XX经济学博士文凭,那么在当地我可能成为为数不多的有话语权的人(甚至是权威),甚至成为政府部门的座上客。而不管我所言的是否与实践能对接上,能否解决一些问题。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往往是历经多年工作的企业人士所追捧的。何况在物质上他们早已走过初始阶段,博士文凭的确能帮助诸如职称、职位、级别等方面的进一步提高。

但是,这种追逐博士文凭的态势令我愁肠百结。首先,学习对于人来说无疑是终生的,能自觉地跨越自己的局限,甚至一些天然的壁垒去提升自己,是社会人的高层次需求与公民的责任。然而,纯然地追求一些物质上的提高和精神上的虚浮,还是不可取的。为了拿文凭,花些钱,写篇“不合格”(对博士学位实质要求而言)的paper,尔后扩充一些人脉,难道真的可以提升你的能力与视野?真的要学习,拿出高考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拿出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碗族那种百折不挠的毅力,结合工作有针对性地研读不更好吗?

其次,当下的文凭贬值与现实成本又何其大呢?并且极有可能,学非所用,怎值得他们去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去获取只剩下残余价值的一纸文凭?还有,博导数量不足、博士招生规模偏大,现在的培养机制让一些博导们对在职生只有迁就的可能。故此,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拿个文凭的动力便会大大递减。

最后,目前的现状是,中小城市的个人事业在于三分做事,七分为人;一线城市的个人事业在于三分为人,七分做事。那么,在这些典型的中国地级城市里工作,更注重的是熟人社会的为人。往往是,纵有比天高的知识水平,一个人可能得不到社会的重用,这里面渗入的是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所以文凭(哪怕是实质意义上博士文凭)的力量就可能减弱,社会实践的力量就会增强。这种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事实上,拿文凭只说明一个人的态度(现今社会已没有什么现实维度上的壁垒了),肯学习,情商过关,那么对所谓博士文凭的热衷便无异于缘木求鱼。而紧追浮华的世象,恰恰置自身于对文凭本身的嘲讽境地,又何必苦苦相逼呢?只是,我独自慨喟,这种接续于传统科举制的现代浮世绘几时可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6862-726134.html

上一篇:小村之恋——关于乡村生活的潮湿记忆
下一篇:《中国好声音》本土元素欠缺的法理镜像
收藏 IP: 101.86.200.*| 热度|

11 曹聪 徐大彬 刘伟 戴德昌 韦玉程 孙东科 汪晓军 万仁甫 陈博 biofans fighting1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