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白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bai 神经科学博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

博文

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典礼演讲 精选

已有 31648 次阅读 2013-6-26 13: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毕业典礼, 学院, 华师大

 

 

理想,主动进取和勇气

 

华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毕业典礼演讲

 

鲁白

2013年6月25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能够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分享你们人生中这个最庄严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并代表华师大校友,给大家作一个发言,我感到很荣幸,也很激动。谢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刚才我一路走来,看到很多同学在拍照,记下这个人生重要的里程碑。你们的家长,亲人朋友们,都在为你们能从这所亲爱的的大学成功毕业而骄傲。你们也许在握手,拥抱,与老师告别、与同学互致祝贺,寄语未来。你们也许在回味昨天美好时光,在校园中奔波于不同的教室听课,在图书馆夜自习。我猜你们也会有一丝焦虑。在这个人生的转折关头,为自己的未来的担忧。

 

回想当年我从华师大毕业的时候,可没有那么开心。那是我人生的一个低潮。我对拍照,留言不感兴趣。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30年后的今天,会让我在这里给大家作毕业演讲。在过去的几个礼拜里,我一直在想,给大家讲些什么好呢?

 

首先,我要说一句你们的老师都不愿讲,你们的家长都不愿听的话:就是你们在华师大学到的书本知识,90%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是没用的。这是事实。你们如果不信的话,可以去问问早年毕业的华师大校友,或者任何一位大学毕业20年后还在做事的人,就是不能问你们的老师。

 

那么,华师大到底让你们学到了什么呢?华师大的几年经历,到底在你们的人生留下了什么印记?也许你们现在不一定说的出来。作为老校友,今天我想给大家谈谈自己在华师大四年的大学生活,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回想起来,我从华师大所学到很多,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华师大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理想

大学毕业了。你们现在一定被一种很实际的氛围包围着。大家都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多赚点钱。男同学在想什么时候可以买一辆车,甚至买房子。女同学在想找一位高富帅。“理想”这个词离现实生活实在太遥远。但是你们知道吗,金钱,名誉,地位,甚至成功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而为理想活着的人,再穷再苦也觉得很充实,很精彩。他们是活得最幸福的。

 

什么是理想,理想是一种可以用一生来追求的事业。理想不一定要很伟大,但一定是高尚的。你的理想可以是做一名受同学们爱戴的中学老师。在去年华师大60周年校庆时我遇见过一位华师大附中的校长。听说她多少年如一日,不管刮风下雨,烈日炎炎,每天早上她都要在校门口迎接上学的学生。大家也许觉得她很辛苦。其实她在追求她的人生理想:把微笑和关爱带给每一位学生。她才是最幸福的。

 

有人说,理想是要有现实基础的。等到我有了一定的成就和经济能力以后,再去追求理想吧。错了!理想是马,成就是车。你把马放在车的后面,其结果可想而知。理想要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树立,并成为一生的追求。

 

我的理想,是在华师大四年求学中找到的。大一的时候,我听了生物系周绍慈教授的学术报告,题目好像是大脑边缘系统对情感的调控什么的。我就在想,我们的脑子奇妙无比,可以研究很多东西,但用人脑可以来研究人脑的吗?这是一个悖论。我被这个想法激动了很久。后来我就努力学习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越学越有兴趣。大四的时候,我到脑功能研究室做毕业论文。从此一发不可收,对了解脑的结构和功能到了迷恋的程度。于是就想我应该致力于解开人脑的秘密,要成为一名神经科学家。这个理想激动着我,直至今天。

 

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我要借用Stanford大学商学院Jim Collins教授的刺猬原则,即你要想三个大圆圈。第一个圆圈是你要做你最喜欢最热爱的事,你最富激情的事情。第二个圆圈是做你最有能力最擅长的事,你的专长,你的个性特点最适合做的事情。第三个圆圈是做对社会对你个人都最有价值的事情。你要想像刺猬那样,紧紧地盯住这三个圆圈中间相交的部分,就是你应该追求的理想。

 

你们有没有找到自己的理想呢?要是还没有找到自己为之激动的事业,那就继续找吧。正如Steve Jobs 在Stanford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的, keep looking till you found it.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第二,华师大让我学会了主动进取

有了理想,接下来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要制定一个3-5年内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愿景规划。我当时想去美国一所好的大学去读神经生物学的博士学位。第二,是要制定实现愿景的战略。那时的中国与今天很不一样,自由度很小的,这个不允许,那个不可以。所以我在华师大学会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要主动进取。 Take initiatives。还有Don’t take no for an answer。

 

大家也许听说过Randy Pausch 的故事。他是一位年仅46岁的,Carnegie Mellon 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他得了胰腺癌。临死前他作了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叫做“实现你儿时的梦想”,极为精彩。该演讲的视频被点播了几千万次,很多人把这次演讲称为“一生难觅的最后一课”其中有一段有关“砖墙”的论述。他说,人生会有很多困难,挫折,就像砖墙挡住了你的去路。但是砖墙是用来阻挡那些心不够诚的人,挡一下,他气馁了,不想干了,就出局了。砖墙同时也给意志坚定的人,真正具有理想的人创造了机会。他们撞墙,破墙,或者绕着墙走,最后成功了。

 

当时的华师大,有很多砖墙。比如说, 生物系的同学是不允许到其他系去上课的。因为神经电生理需要有无线电电子学的基础,所以我想到物理系去学这门课。我去问我们生物系的领导。No. 一下子就把我挡回来了。后来我就去问教电子学的教授是否介意我们去听他的课,他说非常欢迎。又去问那门课的助教可否安排我们做实验,他说没问题。我又拉了4-5个有兴趣的同学,一起去与生物系领导说。我们的要求既不影响上生物系的课,物理系也同意并作了安排,又不要你花钱。你倒是说说看,为什么不让我们选修的理由。他想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就只好同意了。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譬如我进校时英文很差,被分在所谓的“B”班。但我学习很努力,很快就追上来了。每天上课觉得太浅太慢。于是我就说服英文老师让我们通过考试免修“B”班,再读高一级的课程。那位老师自己想考教师进修班,我就说我们一周来一次帮你练口语。他就同意了。再譬如我和其他5-6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成一个课外俱乐部,讨论感兴趣的问题。现在学生结社很平常。那个时候可不被看成是好事,只能悄悄搞。所以我们经常在晚上去找一些研究做的好的教授谈学习方法,谈研究心得。

 

主动进取,提高一步,就叫自我设计。你最了解自己,最清楚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你应该也可以设计出一条最适合你的路来走。主动进取精神,对我后来的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在中国推动科技进步,都很有帮助。比如我们1998 开创在中国第一个Gordon conference; 还有帮助中科院成立神经科学研究所;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倡导组织海外评审团;这些都不是有什么人有什么计划要我们这么做,而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主意,主动进取的结果。

 

第三,华师大发展了我的勇气

有人说,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不取决于其智慧,而取决于其勇气。所谓No guts no glory.  我觉得这话至少对我适用的。我一向不认为自己聪明,我的智商和其他条件也都很一般。但我相对来讲比较愿意并承担风险,有一定的勇气和胆略。这些是在华师大就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

 

所谓的勇气,首先表现在敢于走与大家不一样的道路,敢于冒风险。那时我们大学毕业,最好的出路是争取公费留学,第二是报考研究生。实在不行,那就希望学校给你分配一个好工作。那时是没有自己找工作的。我选择了自己自费去美国留学,那就意味放弃这些比较没用风险的路。那时自费留学,不需要考托福,也不要上新东方,但要经过学校地方政府的层层审查。华师大的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有时还有人为制造的麻烦。1982年,国家政策突然有变,我自费留学去不成了。更为糟糕的是,我被分配到浦明师范学校去教书,这所学校在陆家嘴,当时是一片农田,很荒凉,没人要去的地方。理想破灭,对我打击非常大。有很长一段时间很郁闷。

 

后来,我想我不能一直这样下去,要想一个变通的办法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于是,我去找领导,说我想报考国内神经生物学研究生。他说我在这儿工作十几年了,大学毕业生在我这里从来就只有进没有出的。要想从我这走,门都没有!我说要是你儿子想考研,你会怎么样?我还说,你要是不同意,我就天天找你磨。你吃饭我坐你旁边,你上厕所我也去。他被我磨的没办法,就说只要上海任何一个学校放人考,我就放你去考研。我马上联络了在上海各个学校教书的同学,鼓励他们也要求考研。最后,我还真的就考上了复旦医学院的研究生。在那儿读了两年后,终于又获得机会,赴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博士。

 

勇气还表现在坦然面对艰难困苦,镇定处理人生危机。我在读中学考大学时反复读的一本书,就是英国作家Ethel Voynich的《牛虻》Gadfly。那是一本关于英雄主义的书,对我一辈子的影响很大。青年牛虻在经历了神父的出卖,亲身父亲的谎言,和心爱的女朋友的误解和绝交后,流亡南美,历经种种非人之苦。这种经历,练就了他“骤然临之而不慌,无故加之而不怒”的英雄气概。我的一生中,也经历了许多一般人不会遇见的危机。没有牛虻精神,牛虻般的勇气,我是走不到今天的。

 

最后,还有一种很难做到的勇气,是告别自己过去的成功,开辟一种全新的事业。我很佩服杨慧珊,两届台湾金马奖得主,在事业的颠峰离开电影,创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脱腊铸造法,十二年后又获成功。我也很佩服体操王子李宁,告别体坛后,又创立了李宁运动品牌。2009年,离开了我已经有相当声望的学术研究领域,放弃了具有稳定收入和研究资助的政府铁饭碗――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我加入GSK中国研发部, 从事新药研发和企业管理的工作。这对我的人生,是又一次巨大的挑战。有人预测,我不适合企业界的文化,肯定要失败。四年来的路,有挫折失误,也有精彩辉煌,还不时惊心动魄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付出的和学到的,可能都超过了在美国八年的总和。回首往事,我为自己的这段经历而欣慰,也为能有勇气迈出这一步而自豪。

 

同学们,你们今天毕业了。在这个人生的转折关头,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追求理想,主动进取,有勇气去走出一条最适合你们自己的路来,让你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255-702884.html

上一篇:孕育人文主义教育的氛围——观普林斯顿毕业典礼有感
下一篇:问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
收藏 IP: 152.51.48.*| 热度|

63 苏红 曹聪 袁军法 黄秋华 曹建军 孙学军 陈冬生 刘家敦 李大斌 冯珞 张启峰 许培扬 陆俊茜 任胜利 赵凤光 常顺利 罗春元 蔣勁松 张忆文 丁广进 陆巍 王云才 罗德海 廖晓琳 王峻晔 黄理 马胜 张成岗 邓昌义 徐大彬 陈金东 贺宪飞 肖陆江 周达 李伟钢 曾洪涛 罗良涛 李宇斌 汪晓军 丁邦平 唐常杰 刘敏 张亮生 陈进斌 吉宗祥 李璐 郭文阁 李明 傅蕴德 易海粟 邹桂萍 魏玉保 李志成 贺乐 韦明钎 傅琳琛 樊采薇 ttee1 seeker99 ZXFWDQN wliming haozhangyu monodram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