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最喜欢的公园就是颐和园

已有 4411 次阅读 2013-6-21 21:59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颐和园

在北京这么多年,印象最深也最好的公园就是颐和园。最早去颐和园,或者说是第一次去颐和园,记得是很小的时候,至少还是刚来北京没多久。那时从车道沟对颐和园没有任何公共交通车辆,记得当时是父亲、母亲、祖母、我和弟弟,还有一个从老家来的保姆大妈。这位大妈很早就守寡,且无儿女。

从车道沟走到颐和园,在今天来看,也不是一个很短的路程。当时主要是顺着长河的河岸就可以一直走到颐和园。现在长河改名叫昆玉河,意思是从昆明湖到玉渊潭的一条河。我那时候特别爱头晕。坐公交车头晕,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也头晕,有时甚至在地上走路,走着走着,也会犯晕。头一犯晕,就感觉天旋地转,整个大地就跟竖起来一样。我根本就站不住,非得趴在地上呆一会儿不可。那次去颐和园,也是一样。走到半路上,头又开始犯晕,一步也走不了。结果是母亲和保姆大妈轮流背着我继续往颐和园走。后来怎么到的颐和园,又看到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后来再去颐和园,就已经是小学三年级了。学校说要组织学生去学游泳。当时北京市人工的游泳场很少,据我所知,在五十年代,似乎只有陶然亭这么一个唯一的人工游泳场。而我们小学校离陶然亭远得可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基本没有可能去那边学游泳。学校就组织我们去颐和园昆明湖去学游泳。那时候,昆明湖在知春亭往南,文昌阁西边的湖面上开辟为游泳场。我记得很清楚,为此,父亲还专门给我买了游泳裤。我们是怎么从学校到的颐和园我也想不起来了,只是记得第一次下水,觉得在水里的感觉很奇妙。不过,那次去只是在水里泡泡,根本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游泳。

后来,是上了初中之后,才渐渐学会了游泳。初中学校里有一个游泳池,是学生们自己劳动修建的,但不太规范,而且池底都是滋泥,池水自然浑浊。所以学会游泳之后,还是喜欢去颐和园游泳。那时候,去颐和园,只要戴红领巾,就只花二分钱门票。不过有一次,我差点出事,我下到水里,不知怎么,突然感觉像掉进一个竖井里,上下都够不着。我心里有点慌,赶紧用手刨扯,可是怎么刨,都感觉是在往上走,可是就是到不了水面。我觉得要坏事,没准今天要把自己撂在这儿了。正慌乱着,突然感觉有个人横在我前面,他的脚好像踩在竖井的井壁上,身上整个横了过来。我正纳闷,突然明白过来了,原来我是横在水下,人家是站在池底上的。我赶紧用脚蹬住我以为的竖井井壁,脚底下一使劲,就站起来了,脸也露出了水面。这一脱险,心里还突突跳个不停。

上初中后,每年学校组织春游,都是去的颐和园。因为颐和园是离学校最近的公园,学校也不需要另外花交通费。同学们愿意骑车,愿意步行都可以,到颐和园东门前集合就行。有一年,大家很希望一起划船,但那天有点小雨。老师怕不安全,就不同意。有的同学还不甘心,跟老师说起刚跟在语文课上学的诗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我们班主任老师就是教我们语文的。老师听了,也不为所动。现在看来,老师确实怕出安全问题。所以宁可让大家扫兴,也比出了问题要好得多。

快到中考的时候,学校不再上课了,我们一班同学中有几个就商量,一起到颐和园去复习功课。结果,去了以后,先游泳,再划船,最后去西堤桑树上摘桑葚。弄得满嘴都是紫的,吃不了装在兜里,把兜里也弄得紫了毫青的。真正复习其实没用多少时间。

参加工作后,每年和中专同学聚会,都是在颐和园。那时候,大家都还没脱离学生气味,也没忙里忙慌地谈恋爱,搞对象,所以大家的时间都还比较充裕。由于当时大家所在的工厂都不是在同一天休息,有星期二休息的,有星期四休息的,所以要赶上共同的时间,只能等到“五一”或者“十一”。而一到这样的公共节假日,颐和园里到处都是人山人海。这样的聚会大约就持续了两三年,大家就开始各自奔各自的小日子去了。后来再聚会,就是奔饭店餐馆了,没人提议说再去颐和园了。

搞对象的时候,我跟老伴也没少去颐和园。我喜欢颐和园,其实最喜欢山后,以及苏州街两侧。那儿环境幽静,树大且多,让人心里十分安静。另外,也喜欢去西堤,那儿也人少,颇有杭州西湖的味道,虽然我到现在也没去过西湖。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年都要去颐和园,有时一年还不止去一次。我喜欢颐和园,不止因为它是皇家园林,更感觉颐和园总能让我尽情享受它给我的一切美好。如果说皇家建筑,那故宫很典型,但在故宫里给人的感觉总是很紧张。如果说山水,我去过广州的越秀山公园。可是那种更接近自然的景观又多少让人心里有些荒芜。而颐和园既有人工的特色,但这种特色又不会让感觉突兀。它把人工与自然结合得特别巧妙。

2000年,技术哲学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我陪着一位来自华东师大的老师在开会的前一天去了颐和园。这位老师以前好像没有认真地看过颐和园。当这位老师看到智慧海上很多小佛像的头都没有了,便问是怎么回事,我说,这是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来这里都给铲走了。这位老师听了之后,很是气愤。

前些年,有时候与会与友人去颐和园,但次数已经越来越少了。门票太贵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01637.html

上一篇:外语与母语
下一篇:书生,百无一用?
收藏 IP: 114.250.76.*| 热度|

7 刘旭霞 武夷山 徐大彬 朱晓刚 李学宽 唐常杰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