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panp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bpanpan 内得心源,外师造化。

博文

拾遗之三:如果工业革命是从中国开始

已有 4995 次阅读 2013-6-17 22: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化自信

按:最近很忙,答辩结束临近毕业,仍然有很多事情,已经要结局的,即将要开始的,还有约定的承诺。很多的感动,还有一位让我尊敬的长者,让我体会到久违了的感动和力量。很多的心情来不及记录,还是翻出压下好久的一篇东西,提醒我的内心:这个文明的中国,是你的牵挂。
       如果工业革命是从中国而不是英国开始,那现在的世界会是一副怎样的图景呢?
      有一部科幻小说曾这样设想,在经济繁荣,政治清新的北宋初年,朝廷依靠高效稳定的文官统治,以墨家学说(而非朱熹的儒家理学)为治国理念,凭借国家的力量推动多项技术发明成功。从水力为动力的纺织机开始,轰轰烈地推动了国家商业蓬勃发展,直至蒸汽动力在中国出现。后续发展就不在赘叙,可以预想,华夏的历史顶峰将会提前到来。
       历史的发展当然不能设想,我们只能尽量将自己设身处地的置于前人所处的环境之中,揣度他们所作出的种种选择。也许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甚至光怪陆离的现实,扮演好我们的历史角色,作出我们自己的抉择。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文明或者文化有优劣之分吗?
       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因为这涉及到如何对待自己的态度。这篇科幻小说的作者之所以产生写作此文的创作冲动,显然来源于历史的事实:自1840年被迫屈辱地开放封闭的大门以来,我们所处的中华文明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远远地落后了。如果事实如小说中所述,这个问题就不这么迫切了,无论是否优劣之分存在,我们将不会怀疑自己文明的价值,正如美国人对他们的文化自信一样,或许我们会自诩为“墨子的选民”,认为自己对拯救世界富有责任。
       还是回到现实吧。既然落后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承认文明有优劣之分,那么中华文明是劣等文明的结论就自然成立。恐怕这是一个令人愤怒和伤心的结论。优劣涉及到价值观的判断,而一种文明的价值观的复杂和珍贵很难由自身或另一种文明使用“优劣”这样的两分法来决断。因此,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是有问题的。如果有人这样提问,要么是用习惯代替了思考,要么是如希特勒之类,用心险恶。
       换一种说法,文明或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吗?
       我们都承认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发展有先后快慢之分,自然就可以评价一个文明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况之中,是处于自身发展进程的前段还是后段。
       有这样一种句式非常的鼓舞人心:“***的发展水平处于我国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并在一家电视台的新闻词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种作用于自身的纵向比较法非常为李开复老师所推崇,他的一本书就叫《做最好的自己》。对个人的发展来讲,这有助于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感受到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快乐;但对国家而言,只做纵向比较是远远不够的,大清朝慢慢悠悠的发展了几百年,头两百年天天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后一百年天天处于历史发展最不好时期。
       虽然不同文明之间的横向的比较十分必要,但又十分困难。困难在于差距会让人难受,但如果否认差距将会让我们的后代更加难受。比较令人信服的方法是,设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人类发展中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学会了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不同对象的同一属性,从而至少在一个领域中有助于我们从信口雌黄的政客的话中挑出真伪,如经济,或物质文明。
       “中国崛起”这个词就是基于如上原因诞生的。2013年和中国有关的许多数字都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如GDP,外贸盈余,外汇存底,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还有很多人十分看重的科技研发投资,教育投资……。当我们看着这些数值增加的速率时,心情可能如股民看着沪深股票指数的上扬一样。
      有了这些数据的坚实支撑,我们自现代史开篇以来第一次可以和传说中的欧美列强平起平坐了.赶英超美不也是在我们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的目标了吗?又一个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相对西方文化,现在的中华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
       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句里,没有了文明,而有了文化.
       同样,当回到十九世纪,我们再问一句,英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孰先进孰落后?
       一个是处于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顶峰的强壮青年,野心勃勃,充满活力和欲望,自认为属于文明社会;一个是处于封建时代末年的顽固老叟,固步自封,骄傲愚蠢.但是当割地赔款的协议签下,火烧圆明园的恶行开始之时,它们的文化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无论人们以何种回答诉之公众,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还将显现内心真实的答案。它困扰着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我们的表现告诉我,我们缺乏文化自信。
       文明固然有先进落后,但有一种文化确是游离于这种评价体系之外的。一个文明无论处于哪种发展状态,其中的个体和群体始终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对自身的探寻,人与人关系的探寻,对群体的探寻,对社会的探寻,对人的探寻。有谁遇到过完美的世界?正是人的不完美,社会的不完美,世界的不完美,让无数人为之痛苦,为之着迷。人类历史发展至今,科技革命和制度进步正将物质文明推向无以伦比的高度,但几千年前人们提出的问题仍然被现在的人们继续提出,他们碰到的问题仍将被我继续碰到,他们已经作出的选择,我们仍将继续作出。我是谁?他是谁?我们是谁?他们是谁?当这些困惑,这些选择,还有人们在其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被用各种手段记录下来之时,这些曾经的故事就成为永恒的经典为人们所久久传颂 。
       如果说非要给这种文化进行比较的话,两个字:真实。是真实还是虚幻的记录了当时的心灵?是故意丑化还是故意美化,还是逃避现实?
       在这样的标准下,任何文明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回到当代中国,却发现这样的文化产品太少了。当我们把自我的评价体系摧毁,等待着他人给我们作出评价时,那我们缺少的就是自信。我们正在创造的和正在经历的,是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真正的文化,就在其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496-700398.html

上一篇:拾遗之二:基本遗传算法、理想主义及其他
下一篇:风气与激光 ——博士代职感悟
收藏 IP: 112.90.151.*| 热度|

2 方锦清 强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