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l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lly

博文

名校情结

已有 3782 次阅读 2013-4-28 16:5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名校

  从小就被灌输要考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是有出息的好孩子。直到大学毕业才知道211和985真正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区别。直到读了博士,才看到好大学出来的学生和普通大学出来的学生差别到底有多大?从内心来讲,我没有歧视普通大学或是追捧某一所名校,只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看看自己的现在,思考一下未来。


  中科大本科生与哈工程本科生

  实验室有一个中科大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今天听了他做了有关RNA二级结构预测的报告,集计算、生物、物理、化学于一体的报告内容,虽然我没太听懂,但是不得不佩服他小小年纪(90后大学生)能掌握如此广泛的知识,也许能被保送上研究生的学生,学习能力都很不一般吧。。。我弟弟和他一样大,哈工程船舶专业,今年也是大四毕业生,虽然父母很希望他读研究生,将来能有更大发展,但是他死活也不想在读书了,那就随他吧。可是和实验室的师弟对比一下,我觉得他还欠缺很多,至少他目前没有能力用英文讲一次报告。。。也许哪一天我有兴趣听听他做一个专业报告,讲讲轮船发动机、讲讲热能,我也会有点懵,在萌生一点钦佩之情。

 不好说将来谁更有前途,只能说在一个积极向上、高标准严要求大学影响下的毕业生,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更专业的水平,更强的学习能力,还有很多目前还没发挥出来但有一天会派上用场的潜力。

 


 Duke博士与ibp博士

 课题组来了一个留洋博士,每次组会都很积极提问、讨论,使原本沉闷的组会多了一点生气。。不太清楚他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只是觉得知识面很广,理化生基本全通吧。。。和我认识的博士相比,似乎更像一个做科学的人。中西的教育模式真的差这么多吗?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不希望被别人问太多问题,但其实,提问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提问人解了惑,被问的人也更更深刻理解自己的报告。不提问其实是一种懒惰的表现,因为没有思考就不会有问题。

 

 脑与手将人分为不同的层次

 勤于用脑,并且勤于动手的人一定是金字塔顶端的高层次人才;适当动脑、适当动手的人应该是第二层次的人,当不了大领导,但是还是有做领导的资质的,不爱动脑、但是勤于动手的人也许能算作第三层次的人,这个层次的人只能管好自己,但是管不好别人,做个好员工还行,领导就免了;不动脑但是还愿意动手劳动的人也许就要沦为廉价劳动力了。

 

 知不足而进取,自己的道行太浅了,做一个勤劳的人,思考、实践,这样的生活才会更有滋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36777-684867.html

上一篇: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下一篇:高考,德拉与你同在
收藏 IP: 159.226.118.*| 热度|

4 曹聪 徐大彬 刘淼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