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c8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zc88

博文

【每日一药】---麻黄

已有 11542 次阅读 2012-10-7 22:21 |个人分类:中医药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blank, target, 膀胱

 
【性味与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本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
    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增强了润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胜。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
    蜜麻黄绒作用更为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
【应用】
  1. 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该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
  2. 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3. 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该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与熟地肉桂白芥子等配伍,如阳和汤。
  【用量用法】 2—9g。宜后下。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灸用。
  【注意事项】 该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喘咳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本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患者慎用。
【药材产地】草麻黄主产于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中麻黄主产于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木贼麻黄主产于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草麻黄产量大,中麻黄次之,商品上两种常混用;木贼麻黄产量小,多自产自销。 【药名由来】

  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无叶草。”“怎么啦?”“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记住了。”“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

  县官命人把师傅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师傅说:“小人无罪。”“怎么能说你无罪?”“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徒弟背道:“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你用的什么药?”“无叶草的茎。”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各家论述】

  1. 李杲: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六淫有余之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腠理闭拒,营卫气血不行,故谓之实,二药轻清,故可去之。

  2.《汤液本草》:夫麻黄治卫实上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证药,其实荣卫药也。肺主卫(为气),心主荣(为血),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3.《本草经疏》: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腠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咳逆上气者,风寒郁于手太阴也;寒热者,邪在表也;五脏邪气缓急者,五缓六急也;风胁痛者,风邪客于胁下也,斯皆卫实之病也。卫中风寒之邪既散,则上来诸证自除矣。其日消赤黑斑毒者,若在春夏,非所宜也。破坚积聚,亦非发表所能。洁古云:去荣中寒邪,泄卫中风热,乃确论也。多服令人虚,走散真元之气故也。

  4.《本草通玄》:麻黄轻可去实,为发表第一药,惟当冬令在表真有寒邪者,始为相宜。虽发热恶寒,苟不头疼、身痛、拘急、脉不浮紧者,不可用也。虽可汗之症,亦当察病之重轻,人之虚实,不得多服。盖汗乃心之液,若不可汗而误汗,虽可汗而过汗,则心血为之动摇,或亡阳,或血溢而成坏症,可不兢兢致谨哉。

  5.《本草正》:麻黄以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故善达肌表,走经络,大能表散风邪,法除寒毒。一应温疫、疟疾瘴气、山岚,凡足三阳表实之证,必宜用之。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也。但甩此之法,自有微妙,则在佐使之间,或兼气药以助力,可得卫中之汗;或兼血药以助液,可得营中之汗;或兼温药以肋阳,可逐阴凝之寒毒;或兼寒药以助阴,可解炎热之瘟邪;此实伤寒阴疟家第一要药,故仲景诸方,以此为首,实千古之独得者也。今见后人多有畏主力毒药而不敢用,又有谓夏月不宜用麻黄者,皆不达。虽在李氏有云,若过发汗则汗多亡阳,若自汗表虚之人,用之则脱人元气,是皆过用及误用而然,若阴邪深入,则无论冬夏,皆所最宜,又何过之有。此外如手太阴之风寒咳嗽,手少阴之风热斑疹,足少阴之风水肿胀,足厥阴之风痛、目痛,凡宜用散者,惟斯为最。然柴胡、麻黄俱为散邪要药,但阳邪宜柴胡,阴邪宜麻黄,不可不察也。

  6.《药品化义》: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及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瞩,为亡阳症。至若春分前后,元府易开,如患足太阳经症,波时寒变为温病,量力减用,人六神通解散,通解表里之邪,则荣卫和畅。若夏至前后,阳气浮于外,肤膜开泄,人皆气虚,如患足太阳经症,寒又变热症,不可太发汗,使其元气先泄,故少用四、五分人双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里。此二者乃刘河间《元机》之法,卓越千古。若四时感暴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人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儿疹子,当解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情肺,大有功效。

  7.《医学衷中参西录》:受风水肿之症,《金匮》治以越婢汤,其方以麻黄为主,取其能法风兼能利小便也。愚平素临症用其方,服药后果能得汗,其小便即顿能利下,而肿亦遂消。东人三浦博士,用麻黄十瓦,煎成水一百瓦,为一日之量,分三次服下,治慢性肾炎小便不利及肾脏萎缩小便不利,用之有效有不效,以其症之凉热虚实不同,不知用他药佐之以尽麻黄之长也。试观《金匮》水气门越婢汤,麻黄铺以石膏,因其脉浮有热也(脉浮固系有风,实亦有热);麻黄附子汤辅以附子,因其脉沉而寒也;通变化裁,息息与病机相符,是真善用麻黄者矣。古方中用麻黄,皆先将麻黄煮数沸吹去浮沫,然后纳他药,盖以其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所以使其性归和平也。麻黄带节发汗之力稍弱,去节则发汗之力较强,今时用者,大抵皆不去节。至其根则纯系止汗之品,本是一物,而其根茎之性若是迥殊,非经细心实验,何以知之陆九芝谓: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也。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强厚;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钱始得汗者。夫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

  8.《本草正义》: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观于《本草》主中风伤寒,去邪热气,除寒热之说,及后人并治风热斑疹,热痹不仁,温疟岚瘴,其旨可见。且仲景麻黄汤之专主太阳病寒伤营者,以麻黄与桂枝井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抑麻黄之泄肺,亦不独疏散外来之邪也,苟为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惜其轻扬,以开痹着,如仲景甘草麻黄汤之治里水黄肿,《千金》麻黄醇酒汤之治表热黄疽,后人以麻黄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诸法,虽曰皆取解表,然以开在内之闭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又凡寒邪郁肺,而鼻塞音哑;热邪窒肺,而为浊涕鼻渊;水饮渍肺,而为面浮喘促;火气的肺,而为气热息粗,以及燥火内烙,新凉外束,干咳嗑燥等证,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全清肃之要务,较之杏、贝苦降,桑皮、杷叶等之遏抑闭塞者,功罪大是不侔。麻黄性质最轻,气味又淡,《本草》虽曰苦温,亦因其功用而悬拟之,不过言其温和升发之义耳。乃流俗畏之,几以为大温大热之药,则李濒湖《纲目》性热一言误之也。而缪氏《经疏》更为过甚之词,竞有味大辛、气大热之说。不知麻黄发汗,必热服温覆,乃始得汗,不加温覆,并不作汗,此则治验以来,凿凿可据者。且亦惟寒邪在表,乃宜少少取汗,以解表邪之寒热。若用以泄肺开暗,亦且无取平得汗,而奏效甚捷,何况轻扬之性,一过无余,亦必不能大汗频仍,留恋药力,酿力巨患。

【药方选录】

  ①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喂粥。(《伤寒论》麻黄汤)

  ②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一升。(《伤寒沦》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③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④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了,秤),桂心二两。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汤。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圣惠方》)

  ⑤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三两,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黄淳酒汤)

  ⑥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为粗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⑦治病疮疱倒者:麻黄(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 本草衍义》)

   【麻黄图片】均来自网络,看得有点晕,故尽量收集于此。

 

藏麻黄

草麻黄

草麻黄1

草麻黄2

草麻黄3

草麻黄4

草麻黄5

草麻黄花

干麻黄

干麻黄1

麻黄

麻黄标本

麻黄汇总

膜果麻黄

木麻黄

木麻黄1

木麻黄2

木麻黄3

木麻黄4

木贼麻黄

木贼麻黄1

蛇麻黄

无叶草

中麻黄

中麻黄1

愈酚甲麻那敏分散片

盐酸麻黄碱滴鼻液

麻黄止嗽丸

麻黄桂枝散

复方盐酸麻黄碱软膏

复方妥英麻黄茶碱片

复方桔梗远志麻黄碱片

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

复方甘草麻黄碱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0580-620178.html

上一篇:清明--纪念我的祖父
下一篇:【每日一药】紫苏
收藏 IP: 222.240.161.*| 热度|

2 杨月琴 陆俊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