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 in the Fall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秋天的布鲁斯

博文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已有 6235 次阅读 2008-12-18 22:00 |个人分类:科技出版|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民族, 文化传播

大部分国内的演出团体,出国巡演时或叫慰问演出时,观众基本上是华裔。但《云南印象》在国外创造了奇迹,吸引了西方的观众。因为她优美的舞蹈语言,更重要的,是因为她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些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会给自己起一个入乡随俗的名字。我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尤其是上学后,发现除了中国人以外的各国人发我名字中的桂字音时实在是费劲。为了方便,也起了个英文名。词根与奶奶叫习惯了的小名意思相同,发音接近中文名,其英文中的含义又恰好与中文名的含义一致。一个美国朋友知道后,非常认真地跟我说,不要放弃你父母给你的名字。我好像悟道了她的思虑,没再扩散我的英文名,教人发桂字音倒也挺有意思。

现在,大家谈起科技期刊的水平,好像没有国际化就谈不上水平。实际上,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是国际化的稿源、国际化的审稿、国际化的出版速度、国际化的传播能力、和国际化的影响力。如果只是挂名的几个国际编委,充其量是摆摆样子。

Web of Science收录的期刊中有两类,一类是国际大刊,一类是区域性杂志,即代表这个区域的水平和特色。我们国家被收录的120多种期刊,大多属于区域性杂志。

我国科技实力随着国家持续的投入不断增强,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也备受关注。我们的确有些有国际化影响力的刊物,但大部分科技期刊仍然受到稿源的困扰--不仅没有高水平的国际来稿,连国内优秀稿件也涌出国外。国际化的审稿可以操作,我们的出版速度远低于国际水平。传播能力更是一块软肋。国际化的影响力更无从谈起了,因为读者读不到你的刊物时,又如何能产生影响呢?

实际上,专业领域内科研实力还没达到国际水平时,谈论刊物的国际化是不现实的。反而,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办成区域性的、有国际化的出版速度、国际化传播能力,进而追求国际化影响力的刊物是可操作和可实现的目标。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杂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957-51769.html

上一篇:英语课不许讲中文 外一则
下一篇: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好--兼答游客jielu女士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迟菲 hetianwei cgykjyjzx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