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也谈奥巴马主要政策主张

已有 4764 次阅读 2008-11-6 06:58 |个人分类:美国问题研究(07-11)

也谈奥巴马主要政策主张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116日发布

 

以主张“改变”上台的奥巴马新美国总统的主要政策主张究竟是什么,估计谁也说不清楚。原因是:

 

第一,迄今奥巴马的新政策并不清晰,有时让人感到空话改变多,空头支票支票多,全部否定旧政府政策言辞多,建设性主张少。

 

第二,竞选口号绝不等于施政纲领,例如对华贸易奥巴马宣称要采取对华强硬态度,但面对现实危机实施这样的对策能否行得通,对美国是否有利都是个问题。

 

第三,奥巴马的改变本身就是实用主义的,带有随机应变的意味,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取胜战略到体现全民总统意愿,这中间有巨大的改变要说要做,至少在这此投票中45%以上的选民投了麦凯恩的票,奥巴马必须改变口号,适应反对选民的诉求。

 

第四,目前媒体和专家宣传奥巴马主要政策主张有时带有选择性,和奥巴马愿意不一定相吻合。例如下面附上的新华网20081105日《背景资料:奥巴马主要政策主张》和美国驻华大使馆提供的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资料中《候选人关注的问题》(见影印照片5幅)就不大一样。在议题中有气候、经济、教育、卫生保健、移民、国际关系(含伊拉克、安全、贸易)。举例说,对华贸易政策美国驻华大使馆材料称奥巴马“支持和中国贸易建立劳工和人权标准。”

 

***********************************

背景资料:奥巴马主要政策主张

20081105 13:39:5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11月4日电(杨晴川 王薇)美国媒体公布的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显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在4日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并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以下是奥巴马竞选期间在经济发展理念、金融危机、税收、对外政策等方面提出的政策主张。

  经济发展理念

奥巴马的主张基本延续民主党传统政策,扩大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缓和贫富矛盾,创造共同繁荣。

  金融危机

除了支持布什政府救市计划外,他还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救援计划,包括承诺未来两年内向创造就业机会的美国公司提供临时税收优惠,公司每提供一个新的岗位就能获得3000美元的税收减免;允许美国家庭提前从养老金账户提取总额不超过1万美元的资金;对陷入困境但仍在努力还贷的购房者,将其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宽限90天;呼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

  税收方面

奥巴马承诺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保持布什政府提供的减税政策,但将增加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裕家庭的税收。

贸易方面

奥巴马主张重新修订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加强有关劳工和环境方面的条款,取消把业务转移到海外的公司的税务优惠,同时给予雇用美国人多的公司税务奖励。

能源

同意有限度开采近海石油,但把重点放在新科技上;建议在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同时给从事这类研究的公司提供税务优惠。

对外政策

奥巴马的总体外交和安全政策思路是注重以谈判商协及多边合作解决重大国际问题,重新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并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和委内瑞拉等国的领导人谈判。

他一直反对伊拉克战争,并在竞选中承诺,如果当选总统,会在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撤出美军作战部队。他还承诺当选后对阿富汗增兵7000人,并曾表示如巴基斯坦不对巴阿边境的恐怖分子采取行动,美国将单方面发动未经巴允许的打击行动。对伊朗,他认为通过外交手段与伊朗领导人直接接触,比单纯加强制裁更有利于解决伊朗核问题。

在对华政策上,奥巴马认为美国需要与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主张深化美中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问题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环保和军事交流。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1/05/content_10310593.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5649.html

上一篇:目睹美国驻华大使馆组织08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揭晓活动
下一篇:关注奥巴马的对华政策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