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tmicr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etmicro

博文

心病还需心药医

已有 5253 次阅读 2011-5-8 17:1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 心病

        因为长时间以来造成的心理方面的疾病,并不是能简单的用精神方面的药物治愈。现在的生活方式与以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迫于对物质的追求,不断在社会中挣扎,为了求生存,早已抛却了精神层面的关注和投入,也没法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的城市化进程中,从原来的老房子中搬进所谓的钢筋混凝土造就的商品房中,成为“城里人”。在生活工作得到不同程度上的便利之后(包括很多变的愈加不便的),却在悄然间失去了很多往昔的快乐和精神财富。邻居间彼此生疏,和亲友们相距遥远。生活中只剩下了物质层面的维持。这些对于已成年的人来说,损伤并不能从表面上看出来(暗伤)。但对于思想和交际都正在萌发阶段的人群来说,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相信大多数都能慢慢的适应这种新环境,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毕竟还有一批无法适应这种环境,他们慢慢步入了一种杯具的境地,抑郁、自闭、精神分裂。受到亲友和邻人们的冷落和异样眼光,他们则在这种被他人不理解和难以理解的训斥、责问(难)与幸灾乐祸中——进一步走向另一极,于是更加自闭,行为异常;他们在生理上与正常人往往无异,到了医院也检查不出异样。说实话,现在的医生谁愿意、谁能够负责任的花时间和精力来认真为一位病人寻找真正的病因呢。他们往往只是简单的被归结为精神一类的疾病,建议转精神和神经病院住院治疗。这样写不是要责问这些医者,他们也都还只是普通的人,也都在浑浑噩噩的度命而已,不能要求这样高。
       话说回来,这群杯具的朋友实际上是得了所谓的“心病”,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简单的把病人往医院一推,寄奢望于现代的医药来简单解决问题。结果不言而喻,简单的办法收到简单的效果,或者不收效,更有可能收到反效。这样一来就成了所谓的社会问题。虽然我也并不知道确切的治疗方法,但我认为家人和亲朋们应该更为负责任的去思考他们的问题,而不应该用责难和不理解来训斥、冷嘲热讽、幸灾乐祸、作为谈资。他们在谈笑风生中使病人的情况更为糟糕,似乎他们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兴奋——你们看,我知道那个家伙与众不同,再简单地说上一句“他(她)怎么会这样了呢”,就完成了思维过程。
        思维过程到这里就嘎然而止了,不再动脑筋了,不得不感慨,这就是平凡生活的世人,这就是世道。其实,家人和亲密接触的友人们仔细分析的话,应该能找出更为有效、更为具体,适应于不同状况病人的治疗方法。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慢慢恢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说一下子就能恢复地和正常人一样的。这需要耐心和细致,需要不断的做细微的调整。当然,如果你们只是单纯从效益角度出发去思考,对此不抱一点信心,觉得太繁琐,觉得没时间,那一切就都白讲了。
        借用心网的两张图片,我觉得这种图片看了让人感到温暖和力量。其实,真正恰到好处的关心所能给病人带来的温暖感受才是最好的治疗药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3277-441923.html


下一篇:深圳华大基因公布最新德国致病性大肠杆菌O104菌株的基因组序列
收藏 IP: 58.241.131.*| 热度|

2 文双春 张永忠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