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能干还是不能干,这不是问题

已有 6216 次阅读 2008-10-17 17:24 |个人分类:平凡生活

引言:

“想当年……”有时候,不由自主就用这个话开了头,夹在对女儿的训示段落中,比如,三年级的女儿还没有学会学习自治和自律,我那“光辉事迹”不就是从来不让父母操心过我的学习吗?

不过,往往还没有接到下文,就被女儿她爸给拦截了:“现在和你那时能一样吗?”

问题不在这里。每个人都不一样,即便是我的女儿,遗传和基因的安排也让她和我有诸多的或大或小不同,不管是长相、爱好、性格还是习惯等等。我也没有期望过养育下一代就是“克隆”自己——那也是一件相当无趣的事情。生命的乐趣就在可以不断发现未知,并享受发现的这个过程。

我得自省自省的是,怎么会在潜意识里冒出这样的习惯用语来?是身为家长在教育方法上的黔驴技穷?(不是)是潜意识还是期望女儿可以复制自己身上的优良传统?(有点)还是人老了习惯性喜欢回忆那些“good old days”?(肯定是)

难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多去回顾和总结吗?

 

我至今搞不懂自己是否能干——通常意义下的定义。

说不能干吧,我5岁多就一个人带4岁左右的弟弟独自上幼儿园,穿过车水马龙的两条街。由于父母都有工作,我们姐弟两在幼儿园是周托型的,每周周末我才带弟弟回家,平时当然要包括照顾和照应他。

7岁上学的我就开始在家里做中午饭,脖子上挂把钥匙,走更远的路上学。有时,母亲上夜班,即便中午在家,也是我独自做饭。那时的灶台高高的,需要自己发火和烧煤,我踩着几层砖头在那忙碌,不知道是什么情形。第一次做的菜大概是酸菜汤,然后自己学会油酥花生米、炒鸡蛋和蔬菜等,凑合着对付。偶尔懒了,就吃酱油泡饭,那个味道也非常香。期间,还把自己的手弄伤过,流着血到处找东西止血。

甚至有时忘记带钥匙了,我会央求邻居把一根竹竿(专门用于类似目的)架在我家的后窗上,我请小伙伴或自己亲自爬上去(不止一次),好在是二楼。一般,我是坚决不到邻居家吃饭的。

还有一次,非常怕生的我,居然走了来回一个小时的路,去从来没有去过的母亲的厂里去索要钥匙,只为了能够拿到锁在衣柜里的白衬衣和蓝裤子参加下午的学校活动。只知道地名和大致方向的我,就那么坚决地一个人走在路上,逼着自己变得坚强,逼着自己丢掉羞怯去问路和判断方向。

诸如此类的壮举,都是在父母不精心的照料下发生着。年纪小小的我,也一直犯错:看看多少次没有带钥匙吧,看看自己爬了多少次窗吧,看看菜刀把手切了多少次吧,看看我的膝盖从小就伤痕累累不见好过吧……

这样一说,可比很多同龄人都要显得能干了不是?

其实,那只是在父母无法照应的时间而已。尤其在母亲那里,我就是一个娇娇女,只要她在场,是绝对不让我染指女红之类的技艺培养,包括缝纫、刺绣、编织、钩针等等,还有各种民间流传的家务活动,比如做粽子、包饺子、做醪糟、做汤圆等等。不管我出于好奇如何央求,母亲总是不肯松动,只让我一心学习就好,后来我便乐得如此,人都是容易变懒的不是吗?而我的姐姐却继承并光大了所有这一切家传或民间的习俗和技能,并演练得炉火纯青——现在谁看见我穿的姐姐牌亲情毛衣不赞叹的呢?什么叫贤妻良母,大概我从开始就已经落后一大截了,有些差距永远弥补不了。

多少同龄女博士有和我类似的经历呢?

学习机械制图时,突发奇想,这门课自己都搞定90分以上,那缝纫和剪裁又有何难!?——这个豪言壮语被家人拿出来取笑多年。因为,自己始终没有时间去操弄那貌似简单的时装设计和剪裁。心血来潮了很多次,就想赶紧给家里捧一台电动缝纫机回来,想象自己如何能干地制作出各种衣服,弥补童年的遗憾——那时,家里那台机械式缝纫机就和我过不去,一上线就会踩倒车,手忙脚乱。

大学里曾有一景,有男朋友的女生坐在床上织毛衣,很温馨的场景,那通常是一个寝室的风气。我们寝室大都是“女强人型”的,学习能干,生活低能。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动了心,开始不耻下问,学习编制和钩针。就在那阵风里,我给父亲织了一条毛巾(或紧或松的针脚,不能近看),给自己钩了一个包,一个毛线洋娃娃(贵妇人模样,长裙和宽帽,红白相间,其创意而非技能得到了我姐姐的认可,不过也是我唯一的作品)。几分钟学会方法,然后自己去独立创作,自由发挥,堆积很多时间。一两个星期之后,多数人都对这样的技能训练不再好奇,熟能生巧而已。然后,生活转入正轨。大家依然生活得比较低能的样子。

虽然7岁我就可以做饭做菜,却没有享受到烹饪的乐趣。至于现在,对于这些事情都是一样的态度,没有天赋,那就熟能生巧呗。特别是在同事(同样是女博士)的熏陶下突然开窍之后,发现做菜也就是可以按一定基本原则并随意发挥的事情,这里面还是有不少乐趣。至于,女博士做菜和其他女性做菜有什么区别,那不清楚,但我们会搞笑的给自己的做菜工作冠以并行处理、优化算法、挖掘配方等术语吧。

我可以在5分钟、10分钟、30分钟、1个小时等不同时间要求下在有限资源里让自己吃到饭菜,并同时让厨房保持原状,否则,收拾一遍狼藉的厨房大概得需要额外半小时。是啊,让自己在厨房进行多事务并发处理的时候,你的体会肯定不一样——几个锅在同时沸腾,这边锅开了得加调料,那边还得打蛋下锅,一边趁着空闲洗几个脏碗,还可能接着同事的电话,同时洗了两缸衣服(需要分理不同衣料),在看电视新闻……

(还别说,我还真让本科生以川菜菜谱挖掘的题目来进行研究,试图发现调料配方等和川菜风格形成的关系,70%多准确性。)

思来想去,自己到底能干不能干?有时也迷惑了。大概,对于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只要不是天赋限制,那都是可以短时或长时就可以做到能干的吧。但,天底下事情那么多,我们又何必为了证明自己能干而处处去干呢?

能干,就干一点;不想干,那就不必去干。一切都是自如的,顺应生活需要的吧,只有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的每个侧面才是根本和首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846-43036.html

上一篇:求助已解答:CSR是什么?
下一篇:女儿的书桌、书柜和书
收藏 IP: .*| 热度|

5 武夷山 杨玲 刘进平 曹聪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