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没有图的几何 精选

已有 3786 次阅读 2011-1-18 08:27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我们往往给每一步几何论证配上一个图形……五十年以前,几何书都是这样的;如今,这种图形完全(或者说几乎完全)绝迹了。好像有这么一种理由:作者相信他的读者看书时手头是不离一张纸一支笔的,一边读着一边就画出了必要的图形,甚至还画在脑子里。然而,大学考试的实践告诉我们,这种图形既没画在纸上,也没画在脑子里。

 

    这是M. Berger(法国几何大家)的一段话(Geometrie, 1979),书找不到了,痕迹还在:Berger的几何没有他说的那么好读,那蛋糕里的葡萄干儿不知有多少——这是希尔伯特对哥廷根数学俱乐部演讲的要求,细节也忘了。刚才找了Berger的另一部名著,Geometry Revealed,讨论了很多“正规”几何课本不大谈的“游戏数学“的东西,如晶格、拼图、填充……

 

    我第一次看到没有图的几何书时,感到十分惊讶。就像爱丽丝看没有插图的故事书一样,“那有什么意思呢。”后来也习惯了脱离图形的几何语言,不过也许只是“习惯”而已——它们所隐含的图形,的确是“既没画在纸上,也没画在脑子里。”我有时甚至都分不清是在学语言还是学几何。Lebesgue回忆他的老师说,

 

当时,几何天赋卓著的大师们,千方百计地隐藏曾给他们带来启示、使他们漂亮的抽象结果得以存在的那些简单而原始的思想……几何学如果成了单纯对代数方程、微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的讨论,就失去了它应该作为一种艺术——而且可以说是一种造型艺术——的魅力。

 

    这种感慨,越来越“稀声”了,不但几何的面目变了,真正的“造型艺术”,如绘画和雕塑,也不那么“造型”了。抽象绘画的先驱康定斯基就把“色彩与形态”从造型中独立出来,说它“不应当完全遵循物质规律……而应当遵循内在需要的规律,这样的规律也就是精神规律。”(《艺术中的精神》)

 

    其实,将几何“解析化”的笛卡尔就借别人的话说,“几何是把好的推理运用于坏的图形的艺术。但这并不是玩笑,而是值得认真思索的真理。”几何的抽象与绘画的抽象,也许代表了某种文化的“对偶”,这样说来,没有图形的几何,仍然具有它“应该作为一种艺术的魅力”,仍然洋溢着“艺术的精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405392.html

上一篇:旧书蒙难记
下一篇:满庭芳•雪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22 陈湘明 杨华磊 丁甜 吉宗祥 唐常杰 李学宽 金小伟 陈辉 戴越 鲍海飞 陈绥阳 黄晓磊 武夷山 赫英 张志东 陈国文 齐霁 鲍得海 柏舟 杨正瓴 luxiaobing12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