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年9月24日发布
我们现在往往一说起教育和学术领域中的弊端及其克服措施,就不加区别地全部归之为机制问题,好像机制可以概括一切,机制解决了,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机制当然是重要的,我们常说纲举目张,问题在于机制并不代表一切,有时候纲举了目并没有张。何况机制的改变和完善是有一个过程的,别的不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提法的变化围绕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间关系的提法,就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机制本身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我国机制改革不是突变而是渐变的过程。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是这样,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激励机制、教育考核机制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如果说问题在机制上,那么我们要研究问题在于机制的改革滞后了还是机制的改革超前了,或者机制改革的某些环节脱轨了?机制是需要适时改革的,但是在我国这么一个国家,无论涉及政治改革还是经济改革,或者涉及思想文化领域的管理机制改革,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急剧变革,有可能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10多年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休克疗法引起大混乱、大倒退的教训值得注意。
机制中的问题和弊端是需要积极解决的,在笔者看来关键是要把握住对一种主要倾向掩盖可能存在着的另外一种倾向的判断,在于把握住度。例如80年代,教育和学术管理领域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干好干坏一个样,讲课多少一个样,研究成果多少一个样,在这种主要倾向的情况下,需要倡导成果量化的激励机制,那时的量化机制起了积极作用,可是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将量化的功能不适当的扩大化、绝对化,这样绝对化的量化机制却给带来教育和学术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这不是用根本问题在机制一两句能够说清楚和解决问题的。
整体说来,在机制改革过程中,就教育和学术领域来说,重点是松绑,是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加大教育和学术单位的自主权,但是在监管方面却不是松绑的问题。不同的问题要一个又一个地解决,如果没有具体促进机制良性变化的措施,等于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何况有时有了适应的机制,并不按照规矩办的事举不胜举。改革开放30年了,如果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逐一对症下药研究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就在机制改革上迈出了可喜的重要一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