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wangbio

博文

产前诊断——从母亲血浆中准确检测胎儿DNA

已有 11428 次阅读 2010-11-22 15:42 |个人分类:思而不学则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今天偶然遇到一篇关于产前诊断的前瞻性文章。顺藤摸瓜,就大概了解了一下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无创性产前诊断中检测胎儿DNA的好方法。主要就是从母亲血浆中检测游离其中的胎儿DNA。
 
 先从香港中文大学李嘉诚基金会的Y.M. Dennis Lo(卢煜明)最近发表的一篇“13年心酸回忆录”开始吧~先贴张他本人照片,但愿没侵犯肖像权!

 
 
 1997年,Lo用煮沸裂解的方法在怀孕12和40周的孕妇的血清和血浆中发现游离的胎儿Y染色体DNA,前提肯定是怀的Baby是男孩!这在无创性产前诊断方面,可以说是足以令人兴奋的!但却还不知道婴儿的DNA是如何进入到母亲体液循环中的,并且DNA浓度是否足以提供临床诊断?
这里顺便记一下人家的快速煮沸裂解法提取DNA:200ul的血清或血浆在99摄氏煮沸5min,再最大速离心沉淀细胞裂解物,取10ul的上清就作PCR模板了!

    1998年,Lo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向直管领导申请资金购买了一台当时来说还是很先进的实时定量PCR仪来检测孕妇血清和血浆中胎儿DNA和total DNA。据Lo回忆,这是亚洲的第一台Real-time PCR。这之后他建立一整套相应的protocol,并成为后来血清检测的标准PCR流程。

    亚洲第一台Real-Time PCR仪做的事情   

    用这台“先进”仪器,孕妇怀孕的第七周就能检测胎儿的DNA。并且随着孕龄的增加,DNA浓度也会增加。其中更令人振奋的发现是孕妇血浆中的胎儿DNA浓度平均能达到3%—这表明足以有可能从孕妇的血浆中做胎儿的孕前诊断。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孕妇血清中的胎儿DNA浓度要低于血浆,表明孕妇血浆更有价值。其中原因,Lo怀疑是凝固过程中振动造成的影响。

           

    接下来看,发现这里面的挑战还真挺多!

    先看一下原理示意图:

 



a. 胎儿血浆中的父本DNA(红色)和母本DNA(绿色)数量是相通的。

b. 胎儿的血浆通过脐带“遗漏”至母亲的体液循环系统。因为母本DNA本身就是来自孕妇,所以母本DNA就会融入孕妇血液循环的背景DNA中,但父本DNA就很容易检测出来。(到这块就理解为什么代孕是不被法律允许的,物质交换情况太复杂了,保不准谁的DNA污染谁的......)

c-d. 检测胎儿的DNA(如Y染色体上某个基因)就能了解胎儿是否遗传父亲的某种遗传特质,不仅是疾病,也有可能是某种天赋。

 

      尽管这种检测有潜力,但父本DNA本身是胎儿在与孕妇物质交换过程中“遗漏” 至孕妇血液循环中,所以含量很少,DNA片段长度也很短。Lo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早先1998年,Lo拿着他那亚洲第一台Real-time PCR仪,用着96年的Taqman探针在孕妇血浆血清中可以扩增出Y染色体上SRY基因中的107bp-524bp,并且确定了血液中游离的胎儿DNA片段大多数都小于193bp,少数可长至313bp。另外孕妇的DNA基因都长于201bp。在怀孕早期,血浆中游离的胎儿DNA浓度平均达到3.4% (range 0.39%–11.9%),后期高达6.2%(range 2.33%–11.4%)

 Am J Hum Genet 98 Lo用Taqman察看血清中DNA的长度

     

     就在今年,Stanford大学的Fan很“识时务”地上马"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在这个领域中。测序的数据表明孕妇游离的DNA片段大部分在162bp左右,部分长至340bp;通过Y染色体测序,其中胎儿的游离DNA在130-150bp,还有长至250bp的。

     

 

     就像Clinical Chemistry的评论一样,孕妇血浆中游离的DNA的长度分布是个难题,即便是最先进的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也有其Linker-ligation过程中的不足,仍然没能彻底解决这个Puzzle!但医学的临床应用不会因为科学家的钻研精神而停滞脚步,美国已经开展相关临床检测了。剩下的就让"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之后的技术来进一步阐释吧~~



Clinical Chemistry 10年评论 难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054-386367.html

上一篇:天堂可以等
下一篇:[转载]Nature News 关注实验室恶意破坏者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