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王宝山老师的博文“热门权当职业,冷门成就事业”【1】,谈到了“热门”与“冷门”、“职业”和“事业”的辩证关系,我在下面评论了两句——“给冷门雪中送炭,给热门安个空调。”宝山老师的回复反问我“为何如此呢 ?”其实,这两句话正是我对科研管理者提出的期望。
纵观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次热潮(有时是热炒)都有其形成、发展和消退过程。研究热潮其实不会凭空出现,在它到来之前一定有个萌芽和发展的过程。在“热门”研究方向的萌芽阶段,可能只是被当时的“热门”的光华所掩盖“冷门”课题,一定要有人在坚守着“冷门”在做工作,取得了最关键的研究突破、表现出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后,才会被广泛地认同和宣传,进而发展为众人追捧的“热门”。
相反,即使再“热门”的研究方向,其实也很难维持一个长久的热度。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捡“柴禾”往火堆里丢的人(参与热门课题的人)越多,“柴禾”消耗得越快,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柴禾”来源,便总有“柴禾”烧尽(可以做的有价值的课题)之时,“火堆”熄灭之际,也正是追捧“热门”的人们失落之时。在“热门”方向最热的阶段,不但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和课题组多、投入的人力大,而且各种渠道的项目经费也多,当然其中不乏一些对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重复投资。
因为看到“热门”有众人追捧,有钱可拿,还好出高档次的成果(杂志的IF都会因为“热门”现象而飙高),所以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会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投向“热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冷门”研究方向只能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只有很少的人在坚守甚至无人问津,因为门路太“冷”,那些被认为“过时”或者太“超前”不切实际、甚至被认为“没意义”的“冷门”方向的科研经费申请也很难获得批准,所以冷得要死!
事实上,科研中“冷门”与“热门”的转化,其实和自然界的寒来暑往差不多,有其内在规律。人到了冬天知道穿冬装、生火盆、开暖气御寒,甚至喝点儿小酒取暖。到了夏天,自然要换成清凉的夏装、吹风扇、开空调,吃冷饮消暑。然而科研的冷与热,似乎和常人的习惯大有不同,学术圈里的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冷”的越来越冷,大有把陷入“冷门”者冻死之趋势;“热”的却会持续升温、燥热难当,让越来越多的人被热昏了头。科研管理,为什么不能像人应对四季变化一样,做出些主动调控呢?其实这并不难,只需给冷门“雪中送炭”,给热门安个“空调”。
“雪中送炭”是给那些“冷门”研究方向持续的经费投入和必要的政策保护,让坚守“冷门”的人能安心把工作做下去,这种投入不一定很大,只要保证能够维持队伍不散、成果不丢就基本够了。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很多目前的“冷门”有机会发展为“热门”,十个甚至百个“冷门”中有一个做热了,有重要的原始创新,达到了引领潮流的地位,都好过我们只去简单地跟踪人家搞起来的“热门”。那些没有取得突破的,也不必灰心,至少为人类的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起码的贡献。
“安个空调”是指对于那些投入过大、重复建设严重、人员和资金的使用出现明显的不合理的“过热”的研究方向,要加以控制,通过经济和政策的杠杆诱导“热门”方向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向“冷门”方向分流,避免过热造成的巨大浪费,同时为培育未来的新“热门”创造条件。
~~~~~~~~~~~~~~~~~~~~~~~~~~~
参考:
【1】 王宝山:热门权当职业,冷门成就事业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7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