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素质教育”与“数字教育” 精选

已有 7065 次阅读 2010-8-17 19:13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素质, 数字,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记不清多久以前了,我国的教育界开始强调要实行“素质教育”。这个“自上而下”的大方针贯彻落实得如何,估计每个牵涉到教育的人都能有点儿自己的看法,不管您老是教师、家长、学生还是教育主管官员,每人心里可能都有笔帐。起因大概是因为全国全社会都看到了当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痛下定决心要改革,要走向“应试教育”的对立面“素质教育”的。虽然“应试教育”的很多问题都已经暴露,俺也亲自分析过不止一次了,但我必须承认,对“素质教育”的精髓的理解显然仍有待深化,所以关于“素质教育”我说不出多少道道来,不过我还是想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说几句,那就是“素质教育”的撷英(谐音)“数字教育”。因为在我看来,“数字教育”或许才是当前教育的主流。
“素质”是什么,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妨见仁见智都说几句,我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说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连“道哥”(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那个贼头老大)都说了——“素质,注意素质!”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做出有违公德之事,旁人最常规的一种批评就是仨字——“没素质!”在大庭广众之下获得如此评价的人,如果知道害臊并在心里应该默念“下不为例”了,这大概算是一种成功实施的公开化“素质教育”。不过,要证明自己有“素质”其实也很不容易。例如,若干年前我曾在网上看过一则报道,说有俩女士在飞机上因为一点儿小纠纷开始掐架,互相指责对方没素质,最后为了证明自己的素质高于对方,俩人开始用多门外语(据说至少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等)对骂,如此“比拼素质”的结果,徒增笑料耳。教育界提出的“素质教育”,当然不是我说的这些市井俗人套路的东西。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其中,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1】现在强调的“素质”,看来就是当年俺上小学时就开始提倡的要“德智体美劳”这“五好”的高度概括。遗憾的是,从我接触到(亲身经历+道听途说)的一些人和事来看,“素质教育”的形势绝对不容乐观,正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为“数字教育”了。
说到“数字教育”,则必关注“数字”,用另一种比较科学的表述便是“量化”(当然,这不是“量子化学的简称)。现如今家长和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得比较多的就是让学生在正常的学校课堂教学之外再安排很多学习任务(上各种班),例如“钢琴班”“小提琴班”“萨克斯班”“电子琴班”“舞蹈班”“画画班”之类的和美学有关的班,“奥数班”“外语班”“作文班”“围棋班”等与智力培养有关的班,还有“乒乓球班”“游泳班”“体操班”之类与体育素养有关的班,当然也有参加“读经班”的,这个倒是疑似与道德素质培育有关,但目前与劳动技能素质培养有关的班好像尚不多见。以后家长们凑在一块议论各家孩子素质的时候,就要比拼一下孩子参加“班”的数量和级啊段啊之类的战绩了,这些显然都是有“数字”依据进行的“量化”比较,一般都是多的和高的胜出。可见,“素质教育”现在其实是被“数字”化了的教育。
在对“素质教育”的高声呼吁之中,中小学生们、甚至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们,其实一直都在接受着“数字教育”的洗礼和考验。道理很简单,现在任由谁想升学,您都必须面对升学考试或者推荐保送,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破格录取或者走后门耍猫腻)成功升学的都是分数高于某个阈值的同学,推荐保送也必须有已往高人数筹的考试成绩作为依据,如果不重视考试,对分数不当回事儿,那就没机会升学了。所以,“数字”(分数)早已经成为教育的中心,老师和学生都得围着它转,这时咱说教育是“数字教育”,应该不过分吧!为了更高的考分这个“数字”,学生们要以“头悬梁、锥刺股”之毅力寒窗苦读。为了升学率这个“数字”,老师们要废寝忘食地勤奋工作,甚至点灯熬油、起五更爬半夜地给学生辅导(据说有些还可以顺便赚取价格不菲的补课费)。为了让孩子能在高考录取中取得比多若干分(还是“数字”)的优势,有的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动用全部社会关系去弄各种加分甚至作弊。为了出人头地,将来有个更好的出路,大学生们也在努力多学选修课,多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研究生们拼命地多做实验多出数据多写文章。为了排名“数字”靠前,这些年里大学也都在拼命地征地、贷款、盖楼、扩招和买人,要的不就是想让各种“评估指标”能更上一层楼么!以上这些,不都是在为追求更多、更高以显示更强的“数字”而努力?因此,“数字教育”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数字教育”或者说教育的“数字”化,可以让很多人有了准确(虽然不见得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样也便于比较和判断。但在同时,这种“数字”化也导致了教育的异化,容易把本该全面、协调的发展变成了对某些简单的数字指标的追逐,长此下去,所发生的比较极端的恶果可能是表面上的“数字”真的蹿升上去了,内在的“素质”却悄悄地滑落下来了。所以,我们要的应该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而要审慎、理性地对待这种“数字教育”。
~~~~~~~~~~~~~~~~~~~~~~~~~~~~~~~~~~~~~~~~~~~~~~~~~~~~~~~~
参考:
1http://baike.baidu.com/view/7714.htm


奥数之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353921.html

上一篇:不怕比较,就怕比拼
下一篇:明星组合,闪亮登场!照耀科学网!
收藏 IP: .*| 热度|

22 武夷山 刘洋 罗德海 诸葛淑媛 卫军英 刘进平 赵明 张焱 杨秀海 杨顺楷 刘雯 许磊 孙庆丰 杨正瓴 苗元华 张天翼 鲍海飞 刘晓瑭 麻庭光 丛远新 刘广明 zhangcz07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