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拉尼娜或将增多台风登陆 秋汛防御不可忽视
2010年07月27日13:12新华网
字号:T|T
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张辛欣)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27日表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正进入拉尼娜状态,受其影响,8月上旬后期开始,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将明显加强,影响我国的台风相对集中,秋季北方降雨量或将增大,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表明,5月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后,赤道中、东太平洋迅速向冷状态发展。7月以来20天监测资料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正进入拉尼娜状态。
“我们知道,台风活跃期一般在7-9月份,受拉尼娜影响,今年8月上旬后期,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强,影响我国的台风将相对集中,后汛期防台风形势严峻。”王永光介绍。
据悉,拉尼娜状态会使台风生成个数增多,随着基数增大,登陆个数也将增多。特别是8月份副热带高压位置在一年12个月中最偏北,台风容易经西北路径影响我国浙江福建一带。
除了对台风生成和登陆的影响,拉尼娜事件也容易造成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秋汛雨量增多。据国家气候中心介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北方地区一直处于秋雨比较多的状况。受拉尼娜事件的影响,2007年10月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雨量偏多。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秋季降水统计显示,多雨频次位于甘肃中南部,山西、陕西一带,降水普遍偏多两成以上。
王永光认为,由于陕西、甘肃等地汛期雨水充沛,在拉尼娜背景下,容易造成降水增多,对流域防汛压力增大。如果秋季发生较大秋汛,丹江口、小浪底等水库秋季蓄水时机的选择对安全度汛至关重要。
http://news.qq.com/a/20100727/001255.htm
拉尼娜来临 棕榈油脱离底部
2010年07月27日08:28 来源:hexun.com 第1页:拉尼娜正在发展 第2页:美豆减产预期增强
自大连棕榈油(资讯,行情)期货7月上旬反弹以来,主力合约期价已上涨了8%,而BMD毛棕榈油期货则大举反弹了12.5%。近一段时间以来,利好消息频现于棕榈油市场,其中拉尼娜导致的强降雨损及产量以及出口增长的消息主导着马来西亚棕榈油市场。对于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而言,在经历了前期的振荡下跌之后,当前利空因素已经消化殆尽,天气升水已经成为市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笔者认为,由于上半年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因厄尔尼诺已经下降了1.7%,而现阶段拉尼娜的发生几乎已经确定,其将继续对单产水平造成影响,棕榈油正在逐步脱离底部振荡区间,后市存在继续上行的机会。
拉尼娜正在发展
始于去年6月的厄尔尼诺在今年5月份结束,但拉尼娜随后将在7—8月间登场,间隔时间之短几乎与1998年相当。近期,绝大多数机构已经预测到拉尼娜正在来临。美国大气海洋局(NOAA)在7月8日发布的月度监测报告中使用了“拉尼娜状况将在今年7—8月间进一步发展”的标题。文中描述到“今年6月期间,赤道太平洋(601099,股吧)的海水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距平反常地下降。虽然整个6月份下降速率减缓,但厄尔尼诺指数与上月相比还是明显变冷。次表面热含量也在整月都低于正常的平均水平。赤道太平洋的中东部次表层海温异常变得越来越明显,并且延伸到了整个盆地东部的一半表面。在整个6月期间,在印度尼西亚形成了强对流,同时此区域的逆流加强,向西扩大到了西部和赤道太平洋。增强的低纬度的偏东信风和反常的高纬度的西风也在整个西部和赤道太平洋盛行。总的来说,这些海洋和大气异常反映出拉尼娜正在发展中。”并且表示,“现在大多数的模型预测拉尼娜现象的条件在7-8月期间继续发展并会持续到2011年一季度。”
此外,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近期的监测结果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下降,热带大气呈现与前期相反的环流状况特征,预计拉尼娜现象将于今年夏季发生,并持续到今年年底。
农产品整体上涨基调确立
从农产品的整体运行情况观察,CBOT小麦(资讯,行情)因欧洲天气问题率先反弹,无疑是这波农产品涨势的领头羊,之后的CBOT玉米(资讯,行情)因美国面积意外下滑而跟随上涨。可以说,谷物类商品上涨是提振整个农产品市场的核心。目前,从油籽作物大豆(资讯,行情)到植物油的代表棕榈油均因天气预期而快速上升,使得农产品板块共同走强,其核心要素就是天气因素,在可预期的作物生长阶段,天气威胁预期会使农产品整体上涨格局继续维持。
12下一页【作者:广发期货 马仰清 来源:期货日报】 (责任编辑:宋沅)
http://futures.hexun.com/2010-07-27/124378167.html
2010年7月末至11月初拉尼娜将快速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我们在2010年4月7日指出,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09年6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在1月25日-4月7日(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没有消失,表明其能量没有释放完毕,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1]。
继续监测表明,直至4月22日,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一直处于增温阶段,但是,到5月3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开始下降,5月6日持续下降,5月10日迅速下降[2-5]。
根据2010年4月29日和5月13日海温异常(矩平)对比,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持续下降[6]。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月12日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是夏季晚期及秋季)[7]。
夏至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实际上,厄尔尼诺的消失表明其持续能量已完全释放;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8]。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9-12]。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13-15]。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8]。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报道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罕见洪水,圩垸决堤;三级响应,二级响应 一场抗洪救灾攻坚战正在南方十省区打响。
6月17日,广西西江出现入汛以来全国大江大河首次超警洪水。21日,洪水淹没了湖南湘江著名风景区橘子洲部分地段。江西第二大河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口,下游乡镇上万人被困,受灾人口10万。22日早,决口长度扩大到400米。
国家防总负责同志在江西抚河干流决口现场表示:今年水情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主要江河洪水量级大,部分河流超过1998年。江西信江、抚河发生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重现期50年;福建闽江发生30年一遇的大洪水。
二是发生洪水河流众多。6月13日以来的暴雨洪水涉及长江、闽江、西江三个流域,江西、福建等110余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9条河流发生超历史纪录洪水。
三是闽江、湘江、资水等南方11条主要江河同时发生洪水,近年来少见。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表示:入汛以来,仅南方地区就连续出现了10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与以往相比,南方汛情局部暴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区一些地区重复受灾,部分地区降雨偏多五成以上。
灾害触目惊心,救灾刻不容缓。截至22日,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洪涝受灾人口5943万人,农作物受灾3720千公顷,因灾死亡364人,失踪147人,倒塌房屋33.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66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均偏多2倍[16]。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全县受灾农作物面积7.35千公顷、受灾人口15.41万人,房屋倒塌85间,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
在南方持续暴雨中,6月25日凌晨开始,广东遭遇特大暴雨袭击,粤东部分地区出现超500年一遇特大暴雨。目前暴雨造成近50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8万人,因灾死亡1人,失踪2人。局部地区内涝严重。
据广东省防总最新消息,自25日零时开始,广东各地普降暴雨,粤东揭阳和汕尾两市发生特大暴雨,揭阳市惠来磁窑站6小时最大雨量达603.5毫米,超过500年一遇,惠来尖官陂水库站达454毫米、陆丰巷口水库站达459毫米,均超300年一遇。
广东省防总初步统计显示,截至26日11时,此次特大暴雨已造成汕头、梅州、汕尾和揭阳等9个市21个县124个镇受灾。全省受灾人口49.63万人,紧急转移7.8万人。倒塌房屋1358间。暴雨造成1人死亡2人失踪[16]。
2010年和1998年相似之处:
其一、2010年的潮汐类型为1-12月全年弱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的潮汐类型为1-11月弱潮汐南北震荡。
其二、2010年4-6月为弱潮汐时期;1998年6-8月为弱潮汐时期。
其三、1998年和2010年都是厄尔尼诺的第二年,拉尼娜的开始年。
2010年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8]。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尼娜事件在2010年下半年快速发展的准备。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气象预报与气候研究中心和巴西国家气象研究所21日共同发表三季度天气预报称,太平洋赤道附近表面水温与4月相比出现下降,太平洋中、西部信风较正常年份加剧,这显示“拉尼娜”现象趋于生成。“拉尼娜”最活跃的阶段预计在下半年,可能会影响巴西东北部、中西部雨季的开始。而在北大西洋区域,海水表面温度继续超过平均值,将影响南北回归线之间区域的天气[18]。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厄尔尼诺有继续发展的可能。 发表于 2010-4-7 4:13:1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9597
2. 杨学祥。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迅速下降 。发表于 2010-5-12 13:10:28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3250
3. 杨学祥。 赤道中太平洋海温继续降低。发表于 2010-5-8 4:18:45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1303
4. 杨学祥。赤道中太平洋海温下降。发表于 2010-5-5 9:28:56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9960
5. 杨学祥。 厄尔尼诺进展。发表于 2010-4-23 4:20:03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5135
6. 杨学祥。澳大利亚气象局: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现象可能发展。 发表于 2010-5-14 4:38:2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83
7. 澳大利亚气象局: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现象可能发展。日期:2010-05-13 13:46 作者: 来源:李磊工作室。 http://www.agri.gov.cn/gjdt/t20100513_1485018.htm
8. 杨学祥。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发表于 2010-5-14 7:22:29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98
9. 林振山, 赵佩章, 赵文桐. 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42(6): 732-738.
10. 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J]. 自然杂志, 2004, 26(3): 151-155.
11. 杨冬红, 杨学祥.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12. 杨冬红,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4):5-12.
13.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2010-01-12 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14. 杨学祥,杨冬红. 2007年下半年地震趋强拉尼娜可能出现(修改稿). 2007-7-24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envir.online.sh.cn/forum/2007/200711652.htm
15. 杨学祥. 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2007-9-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771.htm
16. 南方暴雨已致364人死147人失踪。2010-06-22 20:32:20 来源: 新华网(广州)。http://news.163.com/10/0622/20/69QEMKTQ000146BD.html
17. 粤局部地区出现超500年一遇特大暴雨 近50万人受灾。2010-06-27 09:07:20 来源:新华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0-06/27/content_10025125.htm
18. 张新生。“拉尼娜”最活跃阶段预计在下半年。2010年06月24日08:27 来源:《科技日报》。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1955902.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9247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672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