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村游民 trespassers will b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cun     在信息时代的思想雷区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聊

博文

数字马王堆?(之三 完)走入数字文化遗产的黑洞

已有 3131 次阅读 2010-7-16 12:54 |个人分类:阅读信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马王堆, 竹简, 纸张, 数字遗产黑洞, 数字考古

比特相对于日新月异的数字基础设施不可避免地衰老着,这对于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都是个挑战,其中也蕴含着商机。可是,从长期看来,就其对整个社会文化传承的影响而言,比特的衰老几乎可以说是个无解的问题。要让包括照片、视频、网页等等在内的广义上的数字文档在几百上千年以后还能被读出、被呈现,这个要求之高、涉及面之广,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这还是假设存储介质不变,假设数据被正确读出和呈现之后,那时的人们可以理解。)我有个搞信息研究的朋友说:我们正在走进文化黑洞,而这恐怕并不是危言耸听。

举两个擦边球例子。阿波罗登月计划期间,曾经有多次绕月飞船扫描月球表面,寻找合适的着陆场,图像被以模拟方式记录在磁带。近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人们试图重新读出这些图像数据。幸运的是,首先在电子垃圾场找到了幸存无几的专用磁带驱动器,然后又得到当年的工程师的帮助,包括幸好还有一家公司有个老家伙活着,号称是全世界唯一能够翻修此种驱动器磁头的人,如此等等,终于把图像读出来加以数字化了。(不过,涉及阿波罗11号的部分图像,大概是因为当年看得太多,已经没法恢复。)[详情见英文网站:http://www.moonviews.com/archives/loirp/]如果再晚个五年十年开始做这个事情, 当时设计和制造这些系统的工程师或许都死掉了,驱动器也都拆掉埋掉了。那究竟如何把这些图像读出来,能不能读出来,恐怕都是问题。(好在这个磁带还是模拟格式的,如果是数字格式的话又要增加好些层次:模数转换、解码、解压缩、文件重建等等,那又要增加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个主要是涉及硬件的例子也说明了一点,就是读写设备的寿命(比如5寸软驱),通常不如存储介质(5寸盘)的寿命。

第二个例子是我的有一位朋友,从80年代开始以来,用了20多年的HyperCard(互联网兴起以前最流行的超文本系统,QuickTime的前身)。这期间,他所有的读书笔记、随感、计划、草稿等等都是用HyperCard它,还编制了各种小脚本,增添一些自己需要和常用的功能。可以说,他半辈子的智力劳动成果,都在那HyperCard堆里了。2000年乔布斯上台后,停止了HyperCard 3.0的开发,搞得他没办法。他现在只好还在用一台PowerBook G4(苹果公司转向英特尔CPU之前用PowerPC的笔记本)运行Mac OS 9(相当于Windows 2000吧),出门还得携带另外一台笔记本,用来做其他事情。最近还因为丢掉了PowerBook G4的电源而着急。(苹果笔记本的电源接头经常在变的,很讨厌。)这老哥看样子这辈子是陷在HyperCard里头了。这里当然有个人问题,不过也至少说明了貌似纯软件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硬件也好、软件也好,人们在设计设备、软件和格式的时候,通常都不会仔细考虑长期的兼容性,更不要说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技术更新,很多时候都是短视的,深深地嵌入于一时之需、一时之欲的。而且从销售的角度来讲,当然是卖得越多越赚了,所以兼容性不要太好(比如苹果笔记本的电源接头),不然就少有人买新东西了。

其实两千年前,纸张兴起逐渐替换竹简的时候,就有可类比的问题了。纸张作为存储介质,其寿命比磁盘、光盘好很多;而且,读取纸张上的文字和图画信息,不需要专门设备,所以也没有多少“基础设施依赖性”。然而,跟龟甲、竹简甚至绢帛比起来,纸张的寿命通常短得多,保护难得多。(参见这篇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548b2d0100bzg7.html)这样的问题,当年两汉魏晋期间,纸张逐渐取代竹简的时候,人们恐怕并没有去担心,而更多考虑的恐怕是如何经济方便如何来了。

李泽厚老先生在讨论古代思想时,曾经说到可以指望地下,意思是今天的很多难题将来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献材料可以帮助解决。可是,从地下我们恐怕是挖不出太多纸质材料的。这样,魏晋以后的佚书,很可能是再也找不回来了,因为都是在纸上抄来又抄去的,纸张年久毁掉之后,书也就没有了。相反,像郭店竹简那样更老的战国时期的材料反而保留下来了。这样,因为当年技术的进步,反而可能带来今天考古上的空白。

假设天有不测风云,反映咱们今天时代思潮的新浪网或者科学网的服务器硬盘备份突然给埋掉了。两千年后,未来的考古学家们将备份硬盘发掘出土,而且发现介质保持完好,那他们是撞上了电子媒体时代初期的数字马王堆呢?还只是撞上了数字文化遗产黑洞的一角呢?

他们有可能从这些硬盘里发掘出各种数字文物宝贝,从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时代,甚至重现今天博客上的热闹吗?为此,他们需要重建多少今天的数字基础设施呢? 还是说,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不知道硬盘上什么是0,哪里是1。因为关于今天的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建造的信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技术遗产的一部 分----早已被那黑洞给吞噬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3866-344519.html

上一篇:电脑人心 之 引言(四)AI的降生
下一篇:电脑人心 之 引言(五)AI的成长:牛皮版
收藏 IP: .*| 热度|

2 刘洋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2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