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道家的没落是伴随着儒家兴盛而来的。道家的神秘境界,和继承其宗义的“道教”一起,成了一种让人敬而远之的哲学。有些学者直言不讳的说:“道教是失败者的精神家园”。
而我看来,抛弃那些迷信的成分,道家,尤其是庄子,只是在试图阐释一种类似于“塞翁失马”的哲学:失去先机不等于失败。
《庄子》讲了很多寓言故事,申徒嘉、叔山无趾,就是这样的故事主角。他们因为先天原因和年轻莽撞,造成了他们身体的残疾,但是却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有了高于圣人(譬如孔子)的人生境界。
道家的故事主角往往有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所以追随它的人,总是有“咸鱼翻身”的企图,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者将其认为是“失败者的哲学”的原因。
但需要阐明的是,哲学不过是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人生的遭遇,只是给予人一个思考和选择人生哲学的契机罢了。
道家的哲学经义所要告诉人们的是“坦然面对,淡然处之”。失败者往往自满于过往的成就,从而架空自己的“平常心”,而人生也将从这条心理防线开始溃败。
机会寓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失败和错误只是人生道路上必经的风景,正如成功一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4 2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