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cky2008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博文

换位思考—将中药的理念用于药物的设计

已有 4175 次阅读 2008-7-10 15:56 |个人分类:思路| 中药, 药物设计

     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药研究,历经数代人的不断努力,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近年来,为使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人们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在现代医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方法来研究中药,无疑是有利于取长补短,加速中药研究的发展。这里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合理的应用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和思路,来进行化学药物的设计和研究。

 一、中药的特性

     传统中医认为中药治病是"祛病扶正", "调节阴阳平衡", 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类,使人体相应的发生生理或病理的反映,“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合行论》。中医用药除讲究阴、阳、虚、实外, 还特别注意用药的性、味之别,注意中药的归径等,只有考虑了上述因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中药的药性理论很多主要包括四性(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降浮沉及归经等。五味中,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骨,味与性和归经密切相关,“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李东垣《用药心法》曰:“凡药之所用者,皆以气、味为主。” 气昧相同,作用相近,气味不同,作用各异,一药数味,效用扩大。
       中医学认为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总话,它概括了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生理活动及新陈代谢整个过程。作为药性理论来讲,升降浮沉既有单纯的药物作用趋势的概念,又有参与调整、恢复、平衡脏腑、经络气机运动的含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有主要和特殊的治疗作用。归经不同、药物的治疗作用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人们对于中药的归经有很仔细的研究。
       中医用药完全是根据中药的“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结合患者的疾病特征而对症下药的。如“寒者温之,热者寒之”。又如属于血虚的缺铁性贫血,用四物汤治疗,主药当归含铁量为方中之最。“损者益之,虚者补之”,对各种虚症,则给以相应的补益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药的“四性”、“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与其所含的化合物的类型、含量以及微量元素等因素有关。
      进一步来说中药的四性、五味及归经实际上是与化合物中的相关基团、类型、共存的微量元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而这些基团和结构是可以改变的,改变后的化合物有可能会改变其四性、五味及归经。同样,在新药设计时,也可以借助中药的上述性质、原理进行设计。(持续,下一节继续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66-31825.html


下一篇:换位思考—将中药的理念用于药物的设计(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