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闲说工作—审稿人数据库

已有 7938 次阅读 2009-12-16 21:21 |个人分类:编辑部的故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审稿人

近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整理期刊审稿人资料。网络化处理稿件,从需要安装的Magtech到现在纯粹网络版的Journalx,已经好多年了,四本期刊的审稿人已经有数千人之多,这些保证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法宝。随着审稿人数据库越来越庞大,信息越来越丰富,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越积越多,有影响日常审稿工作的趋势。

首先,现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准确,没有及时的更新机制。审稿人数据库内容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编辑添加,作者推荐后编辑添加,读者自荐后编辑添加。初期以编辑添加为主,后来逐渐有读者自荐,但这些数据缺乏维护和更新。例如,有的审稿人换工作单位了,转移研究方向了,这些信息在数据库中都没有及时体现出来,造成编辑与审稿人间的沟通出现问题。这就造成了很多热心审稿人没有稿子审或者编辑送审的稿子方向不对,让审稿人为难。

其次,到目前为止,这个数据库的维护一直处于自发维护的状态(有点为象wiki),谁都有负责维持,但这有一个极限的情况就是,谁都没有维护。这是一个理想的状况,但由于各个情况不同,工作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没有积极的维护,数据虽然也是越来越多,但错误率上升了,大量的审稿任务都流向了联系方式正确的审稿人,使他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萝卜快了不洗泥,有的审稿质量下降。但这一点不能怪审稿人,是编辑部的工作太粗放了。

再有,什么样的读者可以做期刊的审稿人?很多时候是凭感觉判断,而且每个编辑的标准可能各不相同。我与某人很熟,虽然他才博士毕业但研究工作非常出色,完全可以胜任审稿工作。某人的教授成色不足,学术水平有限,审稿过程中经常充当老好人角色,把关不严。目前的审稿人审核标准是学历加职称,应该说是比较客观,但各人的尺度不同,造成了审稿人水平的参差不齐。

还有就是与审稿专家的交流不够。期刊审稿人很多也是读者和作者,他们对期刊非常熟悉,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意见对编辑部来说非常重要。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沟通,他们的意见也许会反馈回编辑那里,但没有进一步的汇总与分析。而且对于这些反馈意见也没有积极的争取,没有当作是一项常规而且重要的工作来看待,有最好,没有就算了。

审稿人数据库的维护是一个长期工作,但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花一些时间安排专人集中整理。我们将逐条审核审稿人信息,提高现有数据的正确性;同时制定详细的审稿人添加标准,保证审稿人的水平;建立与审稿人经常有效的沟通,通过email和电话与审稿人交流,调查送审工作中的问题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仔细分析收回的信息,为领导决策和期刊发展提供参考。还有一点很重要,安排专人维护数据库,并依靠送审编辑不断扩大数据库。

有一些事情开会经常讨论,老人讲新人也讲,但都没有做好,这就是一条,希望以后不要再讲。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76-279152.html

上一篇:研讨会归来的感想
下一篇:闲说工作-换座位想起的
收藏 IP: .*| 热度|

4 武夷山 赵星 王桂颖 李学宽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