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中国科学界需要“科学骑士” 精选

已有 12445 次阅读 2009-11-8 20:3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中国科学界需要“科学骑士”

随着近日院士评选第二轮名单的公布,暂且不论几家欢喜几家愁,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在问鼎中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的争夺战中,选战在公众视野外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白热化状态。不管最终花落谁家,两年一度的院士评选都是中国科学界最隆重的事件。与院士评选呈现出的热闹成为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整体的科技环境的每况愈下,在此关口,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中国科学界到底最缺少的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以院士称号为代表的各类学术荣誉,是国家以制度化的形式对科学家个人多年努力的最好承认,它对于科学界的激励与引导作用都是巨大的。各国科学界之所以纷纷设立本国的院士制度,也正是看中了它给科学共同体带来的正向引导作用。自三百五十年前英国皇家学会(1660年)最早设立会员制度以来的经验也证明,院士制度的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院士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这里要有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即科学建制的运行处于规范状态,它要能保证荣誉的价值远大于它所指涉的物质利益。如果科学建制处于一种普遍的失范状态,荣誉的设立变相地沦落为利益分配的准入证,那么荣誉(院士)制度的设立与追求就会无形中加剧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进一步失范现象。对于我国这样的科研体制不完善的国家来说,任何荣誉背后都暗含着一定的物质利益分配,荣誉往往是获得这些稀缺资源的便捷手段,那么,这些荣誉的存在对于科技发展来说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实在是未尝可知。由此看来,荣誉(院士)制度对于科学共同体以及科学建制的发展来说又是一柄无法回避的双刃剑。

最近陆续曝光的多起大腕级别的学术不端事件,已经充分说明当下中国科技界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失范状态,而且失范的层次已经从个体层面上升到体制层面,在这种背景下,各类荣誉的评选就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科学场域内承认与认同的危机。如果说科学场域内的矛盾主要以获得承认为表征的话,一旦承认机制发生扭曲,那么与承认机制相连的潜在资源分配与占有模式也将发生严重扭曲,这种状况下的评审结果无助于中国科技界整体环境的好转,只是部分稀释了资源的过度集中而已,并进一步加剧了科学界内部的矛盾与资源争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评选制度与考评体制存在严重扭曲的背景下,多增选几个院士对于当下中国科技环境的整体改善的贡献实在很有限。

不由地联想到欧洲自中世纪以降所形成的骑士精神,它对于后来西方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造就了一种以荣誉为基础的科学范式,它所恪守的八大美德是: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诚实,精神,公正。无一例外,这些品格恰恰是中国科学界目前急需的。因为骑士首要看重的不是利益,而是荣誉,为了荣誉,真正的骑士会用生命去捍卫。同理,只有当每个科学共同体成员都内化了这种与利益无涉的捍卫荣誉的骑士精神,中国科技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改善。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种承认机制的荣誉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反观当下的某些学界名人,在各种荣誉的包裹下所表现的傲慢、钻营、贪婪、怯懦、冷漠、虚伪、偏狭与自私,使得一些人为了荣誉背后的利益,竟然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而中国目前的科技体制则助长了这种行为模式:不管荣誉是如何获得的,一旦黄袍加身,则立刻就能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没有有效的退出机制的约束下,荣誉机制退化为管理者调节资源稀缺矛盾的控制阀,它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术荣誉的快速贬值,进而将会导致学术环境的荒漠化。当一种学术荣誉已经无法唤起人们内心的真正尊重感时,这种荣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就如同骑士,当他丧失了荣誉,也将不再被看作是骑士。为了守护这种荣誉,他必须坚持信仰,并恪守上述八种品德才有资格被称为骑士。

对于大范围失范的中国科学界来说,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一两项科研成果或者几个院士,而是精心培养科学健康发展的土壤与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院士,但我们更需要科学骑士,只有这些无畏的科学骑士的大量涌现,我们才能时刻在内心唤起一种对诚实、勇敢、公正、良知与谦卑的无上敬意,也只有当科学骑士大量存在,科学荣誉才是值得尊重与捍卫的,所谓的科学精神才是具体的、可见的,否则中国科学就缺少了一种让人从内心里尊重的风骨与纯洁。

2009-10-28凌晨于上海

说明:本文发表在《新京报》2009-11-7,是为记。另外,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用途,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院士话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269527.html

上一篇:【娱乐频道】让俺们中国人也因吃垃圾食品而抑郁吧!
下一篇:偷换流年之读书与生活
收藏 IP: .*| 热度|

43 周可真 武夷山 杨学祥 张志东 黎在珣 孟津 鲍得海 毛飞跃 王相辉 孙中华 陈儒军 刘进平 张星元 吴飞鹏 杨秀海 吴信 陈国文 毛克彪 李宁 胡尚伟 吉宗祥 杨正瓴 吕喆 黄晓磊 刘圣林 关法春 赵宇 苗元华 何金华 卢洪健 郭磊 陈湘明 李学宽 李永丹 唐常杰 丛远新 王志国 王均云 侯振宇 yanjianfeng yinglu lftkf zhuchi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