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收到中国科协通知,要求把我的硕士生导师的材料编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导师写出部分初稿,我核实材料并补充了很多内容,精心统合,一个青年教师提供了线索,并审定了文章。该书2002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此后,我虽然在网上写些东西,但是很少正式发表。我曾把散文《上海马路上 [重点推荐]》、《我时常想起 [重点推荐] 》、《曾经的忧郁----出国最初半年散文集》投给《文汇报》、《新民晚报》、《三峡文学》等,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我现在体会到:自己认为好的文章,和普通大众、(非科研教育类刊物的)编辑的标准不一定一样。这些散文,虽然对我来说是情真意切,是宝贵的人生体验,但是对于编辑来说可能是无病呻吟、调子低沉。对于读者来说,一个海外留学生的个人心理体验,他们可能不关心或者体会不到。投了几次都不中,我的信心也没了。
后来,我发现写博客不用审稿,而且即时发表,自由自在。我写博客的目的是整理思想,记录东西。比如我看了有意思的电影,我写影评;我读了有启发的书,我作读书笔记,并且写下自己的感想;我在学习写作和作报告的过程中写下点滴体会。我很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表现方式,以至于一些杂志专栏编辑曾给我写信叫我把博文改编后发表,我当时说还是写博客省力。
2009年科学时报社编辑找到了我,说我的博文《文章背后的故事--终身难忘》被收入《科学网2008博文精选》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后来我写了篇《以前博导教给我的写作“杀手锏”》的博文,没想到被科学新闻双周刊编辑看中,主动帮我缩编发表。经过编辑这么一修改,整篇文章更加干净利落、集中。
我又写了篇《慎重选择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的博文,在科学网上发表后被点击两万次,被科学新闻双周刊和科技导报先后看中。于是我把文章精心修改,在前面一个杂志发表。经过修改后的稿子http://www.sciencenet.cn/skhtmlnews/2009/6/453.html,非常精炼,几乎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并且这篇文章很有典型性,并没有指名道姓。
科学新闻双周刊编辑邀请我写下一篇。我在灵感出现时写了《念好科研合作这本难念的经》。这篇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和导向性。当说到学术道德,国内的报纸总是想到抄袭、剽窃、造假等“现行反革命”,但是学术道德有很多灰色地带,比如你发明了催化剂并证明这些催化剂有用,而隔壁实验室的人拿了你的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机理,急着要发表文章,这怎么说?特别是现在很多中国人和老外合作,有些不自觉的老外把你的课题和原创性连锅端走怎么办?很多人被老外出卖了,还替老外数钱呢。因此我觉得这个关于科研合作的话题值得国内科研媒体和学术界注意。
后来,我在博客上写了《科研教训:应及时丢掉“鸡肋”》,当时写的时候随着思维的流动自然写成,没有修改。没想到被科技导报的编辑看中,说准备在“读者之声”栏目刊登。编辑修改后,我又重新修改。http://kejidaobao.blog.sohu.com/130302066.html我又自告奋勇地把《酸甜苦辣――文章背后的故事》的故事的梗概整理成700字的小故事,主动投稿。
其后,我发了篇《在美博士后的生存状态 》的博文。没想到又被科技导报看中,叫我修改后在“走向职场”栏目刊登。我经过思考,认为这篇博文虽然点击次数高,但是是我信笔写来的,没有详细的逻辑论证。还有些观点可能引起争议。比如我说国外留学生当中也有厉害的,发了Chemical Reviews, Science,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等。有的人就会说:“国外的留学生大多数是技术员,发这样文章的人只是个别现象。”另外,这篇文章归结起来为几句话,但是我“漫游”得很多。
不过这篇文章的范围(即美国博士后)值得参考和重视。现在很多人出国留学。中国的新闻记者又不可能背着摄像机到美国去报道留学生的生活。短期访问的学者也很少用“第三只眼睛”看博士后的生存状态。而给读者介绍这些生存状态后,准备出国的人脑子里有个基本概念,不会把美国看作什么都好;而国内的老师也可客观了解美国博士后。
于是我还保留其范围(美国博士后),但是推倒重来,根据读者的特点和需求写了《在美国做博士后》。我注意避免过多融入自己的主观感想,而是按照过程顺序,从申请博士后、科研生活和职业发展三个方面作些介绍。注意精炼,每段话说一层意思,点到为止。强调知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在文章的内容上,我融入了我的其它相关博文的精华,如融入了你会写推荐信吗?、我所看到的美国博士培养模式、科研道德的“灰色地带”、珍惜生命,远离负面新闻、寻找“航标”和“上下文”、美国“千年博士后”问题的根源等博文的精华。这样,一篇正式发表的文章就涵盖了几篇博文的核心思想,而并非拷贝、粘贴。
我写了篇博文《职业发展,乐趣无穷!》,又被科技导报看中,叫我修改后在“走向职场”栏目刊登。我认为这篇博文的主旋律是好的,但是比较松散,即同样的篇幅里面的要点少。读起来有点轻飘飘,象在玩一样。没有交待“职业发展”的原因,也没有“职业发展”的结局,只是说我体会到职业发展乐趣无穷。于是我“再造”了这篇文章,写出《在申请教职中“再造”自己》。一开始我想以《职业发展,乐趣无穷!》为基础,往里面塞内容,写成“怎么在美国申请教职”的文章。但是写着写着,发现不能得心应手:这样写下去的话,很容易给人一种仿佛大学生拿到出国offer后,个个在BBS上介绍所谓“经验”的感觉。
于是我改变写法:从一个海外留学生的个人经历出发,从他的视角介绍他做了这个、做了那个,在摸爬滚打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对读者有什么启示。虽然读者和我处于不同的环境,但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做好各项准备,如何用心去做事情,还是相通的。我提出我的感悟是:应该在申请教职的过程中“再造”自己。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画龙点睛之笔,其中引用的一段英语更是精妙,正巧是我在写这篇文章前夕读到的,说出了我想说出的话。本文也结合了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改变的力量、寻找“航标”和“上下文”、自我修炼,不必急功近利等博文的精华。
在修改《在申请教职中“再造”自己》的过程中,我几易其稿,发现有巨大提高。文章要写得好,不能象记流水帐一样说我吃了什么,看了什么,做了什么,而一定要有通用性、启发性、导向性,用观点来支撑文章。在修改过程中有一个版本,说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然后就结论说要在申请教职中再造自己。但是我和妻子读了这个版本,觉得总缺少了什么。缺少什么呢?缺少关于成功和失败的交代。于是我就修改了文章,交代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在以为自己一枪命中的时候反而失败了!但是我不但毫不泄气,反而越战越勇,不但修炼自己的内在,而且勇敢走上国际学术讲坛,在这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机会接踵而至......
我也注意这篇《在申请教职中“再造”自己》的语调。我不是教读者“应该”这么做,“可以”那么做,而是说“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是从我自己的视角出发。这样,就不会给读者一种得意忘形的感觉,而是在行文中带着一种“力”,一种沉稳,一种时间的经历,一种磨砺。文章使用平静的语调,记录着我的“实验报告”,其中又透出一种激情和对生活的态度。也许有人会嘲笑说:“申请教职么,就投个简历就行了,何必这么折腾?”我在文章里事先把“补丁”打好:我引述一段英语,说生活的意义不在于你做了什么,你得到什么,而在于你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别人当然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各种想法都应该尊重。
其实,写这些东西是对自己心灵的梳理和经历的小结,是“盘整的力量”。以前写的博文就好像是我平时积累的素材,以前我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仔细斟酌,目的就是要在忘记之前把心灵的感受写下来。到了变成“铅字”之前,我重新进行斟酌,想到很多以前并没有考虑到的东西。通过精心修改,我发现我的很多博文的话很多,但是在变成铅字时可以大幅度精简,取其精华。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可不能拉拉杂杂。如果我不好好修改,就会浪费几万读者的时间,并且影响自己的“品牌”。我的标准是不能为了发表而发表,而要做到拿出手变成铅字的都是精品文章。
后记:以此博文为原型,写成《我为科技导报写稿》,参加“我看科协之五年”征文,被《科学时报》和《科技导报》刊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