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不隔之美

已有 3529 次阅读 2009-8-31 13:10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童庆炳


        如果谈到中国现代文论的开山祖,那么我们就会想到生活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王国维了。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建立的“境界”说,既是古代文论的总结,又是中国现代文论的的开篇。“境界”说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诗词的“隔”与“不隔”。王国维认为“隔”是不够美的,“不隔”才是美的。
        王国维在评论宋代词人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略商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的句子时,不无遗憾地说:“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雾里看花”是“隔”,那么什么叫“不隔”呢?他在评论欧阳修的词《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时,说:“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他突出地举出的诗句是“池塘生春草”和“空梁落燕泥”,认为这两句“妙处唯在不隔”。称誉喜欢即景吟诵直抒胸臆的苏轼,说他的诗“不隔”,批评喜欢在诗中用典过多而使诗晦涩难懂的黄庭坚,说他“稍隔”。原来在王国维眼中,即目写景抒情,做到“语语如在目前”,这就是诗词的境界的“不隔”之美了。这么说来,大学问家王国维跟普通读者的心是相通的,那种在诗中引经据典,故意卖弄学问或卖弄深沉,让读者拐弯抹角去揣摩作者的意思的诗,即普通读者因读不懂而不喜欢的诗,王国维也不喜欢。王国维比普通读者更利害的是,普通读者面对那令人费解而读不懂的诗作只能叹气,大学问家的王国维则给它一顶不大不小的“帽子”--“隔”。
        文学创作需真情实感。在这个问题上,不论大作家还是小作家一律平等。我觉得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隔”,实际上就是作家创作时没有或缺少真情实感,可又硬要写,没办法,那就用生僻的典故之类东西来“凑”,或故意写得高深莫测,让一般的读者似乎觉得那东西高不可攀,以为是自己欣赏能力和水平太低,不配欣赏他们这“高深”的作品。所以我觉得我们如果遇到那些不易看懂的东西,不要先瞧不起自己,一味责怪自己能力和水平太低。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真是自己缺少起码的知识,一是你遇到的作品是“隔”的,也就是真情实感不够而用典故或晦涩的词句来凑的东西。
        古代诗学家早就指出过,最好的作品应该是“直而不野”(刘勰语)的,“皆因直寻”(锺嵘语)的,这里的“直”,就是“直面”的意思,直面景物,直面感情,直面人生,直面世界,而其用语又能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浅近鲜明,明白如话,这也就是“不隔”之美。例如下面这首王国维也着重提到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任何读者都容易读懂这首诗,原因是作者没有用任何一个典故,草原的天、地、风、草和牛羊,构成一幅鲜明而自然的诗意画面,让人一目了然地“直面”那辽阔的草原的景色,让人真切地体味大草原的辽阔所蕴含的那种说不完的况味,景景如在目前,语语如在目前。王国维评论此诗时说:“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不隔”之美的核心既然是真情实感的充溢,这对诗人、作家来说就不是容易的事情。没有对生活的体验,哪来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哪来脱口而出的浅近鲜明的言语?这两样都没有,哪来“不隔”之美?所以“不隔”之美,如“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之类,真是“成如容易却艰辛”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52454.html

上一篇:不写之写与“等等原则”
下一篇:雏菊与雨果的遐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