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2+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j 陈永江西安交大压缩机教研室退休教师一生从事化肥厂用大型压缩机

博文

《早年听到的一个故事》

已有 4316 次阅读 2009-7-27 16:05 |个人分类:造假内容剖析|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早年听到的一个故事》
闲得慌,突然想起一个笑话,这是早年听到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欠打”二字还有个典故。而且此事就发生在明·解缙这位后来专门以对联挖苦草包庸吏的童年时代。
说的是张王李赵四个纨绔子弟,在吃喝嫖赌之后去郊游,见前面棠棣树成林而诗兴大发。张某倡议作五言诗以助兴.并抢先说了:“一颗棠棣树”。王某一看树干之上分成两股粗支,急忙抢对出:“两支大桠杈”。他二人自鸣得意于“对仗工整、平仄压韵”,并不觉得俗不可耐淡而无味。即使这么个打油诗,弄得李、赵二人一直踱至树下也蹦不出一个字来,正在此时忽听身后一童子脱口说出:
 一颗棠棣树,两支大桠杈。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原来是一穷人家小孩(即神童解学士)。他替四个草包解了围,使枯木一般的前两句能逢春而再生。
 ——————
继续前行,四人发现远处一牧鹅人赶鹅到河边放牧。他们虽胸无点墨、但硬要附庸风雅以示自己之博学也。
张公子又抢先吟出首句是:“远看一群鹅”;王公子二句为:“一篙赶下河”。而李赵二公子直到河边都无法续其后.还是谢学士童声童气地嘻笑着说:
远看一群鹅,一篙赶下河。
白羽浮绿水,红爪踏清波。
并说:我这后两句是从唐*骆宾王《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信手引申借用而得。你们学前人都学不了吗? 须知骆宾王作此诗时才七岁呐。
羞得这四人惭愧之极逃回城中决心刻苦攻读。
无奈他们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久矣,已是秉性难移了。未几即将举行乡试。四人依然在酒楼寻欢做乐。某日天降大雪,四人酒足饭饱,忽发现窗外枝头落一小鸟,张公子提议作诗并抢先咏出:“窗外雪花飘”。王公子曰:“飞来一只鸟”。李公子一望窗外,雪也有了,鸟也有了,正在搜索枯肠无法应对,忽见乌儿展翅飞去。他接了第三句曰:“飞来又飞去”,这末句自当赵公子对答了。但赵公子在四人中最是饭桶根本无词可对,恰在此时听到隔壁夫妇不和而争吵扭打起来。赵乃对日:“隔壁两口打”。凑成:
         窗外雪花飘,飞来一只鸟。
飞来又飞去,隔壁两口打。
这使另三个饭桶也笑破肚皮齐声喊道:这不压韵这不压韵,应压在坳音上,改为“隔壁两口吵”为佳。即:
窗外雪花飘,飞来一只鸟。
飞来又飞去,隔壁两口吵。
 
赵公子虽再三争执也拗不过,只得认输。
不日乡试题目为“雪”。四人均照抄这四句蹩脚诗而交了考卷。这可气坏了试官,在答卷上一一批了“欠打”二字。
待名落孙山托人索得卷子看了主考批语后,赵公子大恸说:我提出“隔壁两口打”,你们偏说要用“吵”字。看,主考大人给咱们都批了“欠打”,悔不该不用打字啊!
这里的解学士解缙为明代江西人,少称神童。他的一副对联:
   墙头草,头重脚轻根基浅;
 山中笋,嘴尖皮厚腹内空。
既脍炙人口又将与世长存!
             博主7月27日午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527-245888.html

上一篇:《从检举揭发至今两年的主要历程表》
下一篇:《郑重声明》
收藏 IP: .*| 热度|

2 yinglu skymonkey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