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几乎从来不用SCI。在SCI一片热火朝天的讨论中,我意识到自己很少,几乎从来不用web of science 的服务。看到王鸿飞说过以前天天从Thomson 门前过,没意识到这就是引得无数知识分子发狂的SCI的老家。跟我的经历类似。 我也曾经天天从Thomson门前过。很久以后我因为发现他们的数据库有错误,把我的一篇文章引用搞错了,发了一封信。他们回信落款地址是
Market Street.
Philadelphia, PA, 19104, 才意识到就在旁边。
以前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纸本的enigneering index (EI) 。还在国内的时候,就听说EI的论文似乎不如SCI值钱。从来只是把这些 "I" 们当作一个搜索工具,那个好用就用哪个,没关心过他们的档次。因为我是在工程领域,我觉得EI, 现在叫做compendex 要比SCI好用的多。所以过去7-8年,基本上用compendex找文献。后来又发现了elsevier 的Scopus,在citation方面做得比compendex强大,特别是可以批量下载引用一篇论文的所以文章。前两年我用Scopus比较多。但是 我们学校没有购买Scopus,以前读博士的学校倒是订购了,但是需要先登录原来学校的账户才可以用。不是很方便,于是scopus也用得少了,只有集中 查找文献的时候才会用它。
随着google势力越来越大,什么都能搜,还是免费的,我渐渐地就开始用google scholar来做平日的文献搜索了。免费,好用,搜得又全面,就搜索功能来评价的话,我看google应该是排名第一的。
法国开会回来。会上我那个session里面我的论文是评价不错的。这次会议要选出比较好的论文,联系一家刊物集中发一期增刊。我回来跟我那个学生说了, 但见他面露愁容。我奇怪,如果录用了该高兴才是。但是他犹犹豫豫地告诉我说,那个刊物不是SCI的。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看来SCI的问题不只是在中 国,韩国也是如此。如果我这个学生打算回韩国找教职,他就必须要面对SCI的问题。为什么西方人搞出来的这个东西,西方人能以平常心看待,但是却让亚洲人 (不清楚日本的情况)如此疯狂呢。
说实话,最近看到某些期刊在自己的主页上显著位置标出impact factor,就让我心里有种不舒服的感觉。我的一个韩国合作者,也曾是我前老板的博士后,在某一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建议我和我前老板做审稿人。这 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说实话,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合适。我会建议领域内的专家审稿,但是不会建议关系密切的朋友和合作者审稿。当我收到稿件,发现是熟人,文章呢,做得还算细致,但是谈不上太多的创新。提了一些建议,推荐录用了。大多数期刊充斥着既没有新意,也质量不高的文章。这篇文章好歹还算不差。后来他很高 兴地告诉我们,说这篇文章成为那个月的#1 downloaded paper。我跟我的前老板谈起这事儿,他挺不以为然。虽然他也建议发表,他觉得这篇文章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结果,不管是不是下载的人数众多。所以说,技术 上的东西,还是要内行人来评。量化的结果,可以作为参考,要是当作唯一的指标来评价科研成果,就出现很多问题了。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676-242754.html
上一篇:
SCI和出疹子下一篇:
再访高中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