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fg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yfgz

博文

人类情感的控制与引导

已有 4054 次阅读 2009-6-18 14:5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人类情感的控制与引导

人性由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包含人的知性、情感和道德。人类的生物属性决定人有无限有生物欲望,而由人类弱点带来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人类社会运行的理性(知性与道德),由此导致人们的情感受到两种属性的左右,变得复杂多变。当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时生物的欲望会左右其情感,当人着眼于共同的生存问题时理性会左右其情感。而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情感处在理性与欲望之间,具有某个时刻欲望的成分大些,另一个时刻理性的成分大些的那种由环境牵动观念活动而引起情感变化的特征。不管何时何地,对个体情感强烈控制的行为,都会造成个体的伤害。自人类历史以来,在情感控制和引导方面人们一直在付出努力,心理科学领域的巨大成就和浩瀚的著作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在我的认识中,如果将心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与人性引导匹配起来应该更有利于人的情感控制和引导。根据本章前面各节的讨论可知:是人的观念带动神经体液体系活动导致了人的主导情感,即使由智慧系统缺陷致使疯癫的病人,其情感表露亦是因观念混乱或不清造成;那些由神经体液体系本身不正常导致的病态情感也会转到同观念发生联系,让病人纠缠在那些令人不快的观念中间。除病态情感外,人的绝大部分情感起于观念,止于观念。与情感相联的观念的这种作用来源于观念记录着的人体内、外习惯,唤起观念就会唤起连同的习惯,在人体内引起相应的神经体液活动,在外引起相应的人体动作。骄傲与谦卑、爱与恨、意志与信念都会合在观念与印象的双重作用下,经智慧系统调动神经体液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作用)沿着观念记录的那种趋向运动,致使人的情感活动及其外在表露。只要观念作用有足够的强度,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及单位时间内的变化足够大,就足以产生人的情感活动。

对于情感控制与引导的问题,就我的理解:情感的可控性与情感的强度、知性水准、道德感及生理系统特性等联系在一起,情感的引导与社会环境、教育、榜样及人的心理状态相关联。

在人的情感联结系统中,人的思维对观念的形成与调用起控制作用。并且,只有调用了的观念才能在大脑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机制作用下,释放与观念连同的习惯,促使神经体液系统向那个习惯指示的趋向运动,由此导致人的情感表现。由于人类天性中赋有了广泛的神经反馈机制,由神经体液运动引起的情感活动就即时反馈到了大脑,这种反馈信息与大脑接收的其它信息混合在一起注入思维系统过程,思维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后决定观念调用;如果继续调用与前面输出观念的类似观念,人的那个情感就会得到维持或加强;如果继续调用的观念与前面输出的观念属于不同的类型,那么前面那个情感就会减弱,消失直至被新的情感所替代。人的情感联结系统又与人的生理系统特性关联,并且受到人体内环境趋向平衡的惯性制约,以致尽管人的想像敏捷而迅速,但情感的增强或减弱必然延迟一段时间,而人的生理系统特性和体内环境平衡能力又与遗传联系在一起。正是人本身的这种网状联系机制导致了人类情感的丰富多彩和族系特色。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都有着受遗传影响的身体内环境正常生理水准,不管何种原因,只要引起某一项生理活动偏离了正常生理水准允许的波动范围(阀值),就会出现病态反应,并且机体会调动各种因素积极往正常生理水准方向运动,非常努力地试图保持继有平衡;如果因病态不能回到过去的生理平衡状态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机体会自动建立新的平衡以保持生命的继续。对于人的正常情感,由观念引起的神经体液波动不管是增长的还是下降的,应该都在允许的范围内,也应该能在人类知性的范围内,可以通过意志活动调用适宜的观念来控制好那些不利的情感活动;而那些猛烈的情感一旦产生,单纯的观念置换是难以控制的,因为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如果采用突变的生理调整方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这种状况下,适当宣泄与适宜的观念引导才能健康有效,必要时需采用镇静的辅助措施;对于那些病态情感,观念置换可起到情感控制的辅助作用,必须去除病根;对于那些由观念引起,并且造成了神经体液体系损伤的情感,应该调整生活环境灌入新的有利观念,辅以药物治疗来控制;对于由情感共振引起的偏激情感往往需要相反的较为强烈的观念刺激才能控制。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理解人们长期观察得到的那种情感现象了:一个较弱的快乐情感容易转到一个较弱的痛苦情感(反之亦然);一个较弱的快乐情感容易转到一个较强的快乐情感,或一个较弱的痛苦情感容易转到一个较强的痛苦情感;而一个强烈的情感就不容易转到它的相反的强烈情感,强烈情感必须随着情感逐步减弱、消退后才能转到它的相反情感,这种情感过程是由人体内环境中的生理惯性决定的。对于人的任何情感,心灵就像一具弦乐器,在每次弹过之后,弦的震动仍保留某种声音,这种情感的声音要与后来的情感叠加后才能不知不觉的逐渐消逝。

情感控制依靠人的思维,通过思维,一是置换观念分散人对那些不利对象的注意力;二是采取趋福避祸的行为改变环境或做法,以换取新的对象感觉与观念。但思维受到人先天的特质和后天的知性控制,对于先天特质后天已无能为力,而后天的知性人是能有所作为的,并且这种作为对于人类是永无止境的,但对于任一个体这种作为仅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入人性的夏末以后知性提高的速率就会大幅降低,进入50岁以后知性就开始退化了。正是人的先天特质和知性水准的千差万别导致了人们情感的多姿多彩。

由于人体内环境趋向平衡的惯性在生命过程中永不停息,神经体液的活动必然依存着那种生理的规则,人的生理活动的速率也就影响着每个个体的情感敏感度,这种敏感度也同样会影响个体的观念置换效率,这也就造成了人类每个个体对情感控制能力的差别。对于那些情感敏感度高的人,情感易变化,良好的知性有利于他们控制情感;对于那些情感敏感度低的人,他们就易于纠缠在那些较强的情感中,表现出情感控制不住的状况。

情感失控主要有以下情况:一是内环境的惯性使那些较强的情感在采取了控制思想后仍不能停下来,需继续一段时间;二是那些病态情感由于病根在不断影响神经体液的活动,即使思想施加了较强的调控观念也往往无法控制,需要消除病根;三是那些情感共振产生的偏激情感由于共振不断给思维提供强大的情感信号,迫使思维不断调出那种类似观念,观念又不断增强那个情感,以致人自身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崩溃,因此,不管何人,在一场偏激情感过后他原有的性情会发生某些变化,或因此大病一场。

人们的日常情感多变,一方面来自随机出现的外界对象,人为了趋福避祸必须作适宜的情感调整;另一方面是信念不强,意志不坚,由人的怀疑主义精神使情感不定,如果此时情感来回摇摆,那种不确定的心理会出现不安,继而出现惊恐的状况。对于人类这种情感多变的问题,人们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唯有采用引导的方法使人们学会正确树立信念,准确选择行为的目标,做到意志坚强,提高应对环境事件的能力。因此,人的情感引导属于理性的范畴,一方面需要诱导人们具有良好的知性,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人们具有良好的行为技能,再是建立一种促人为善,朴实自然,符合人性的信仰。

对于人们的一般行为,都建立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类似经验的知识构筑了人类的知性。对于任何一个个体,只要有了良好的基本行为技能来适应人类知性的运用就足够保证生存。事实上,任何时代的人群,绝大多数时间和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学习前人经验形成知性,通过知性集成来解决自己的生存发展问题的同时,发现某些尚未成为知识的自然现象,再在人类天性中的怀疑主义精神驱使下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找到那些恒常结合的自然规律,再增长人类的经验与知性,为人类以后的生存发展提供保证。在人类进化的300万年间,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这种重复与发现中行进,也正是这种重复与发现促进了人类智慧系统的进化,以至于那些最原始的人性要素固化到了人的大脑中。如果人们不是在前人知性的基础上行进,而是每一个个体需要从降生之日开始对大自然进行新的探索,毋庸置疑人类还是猿猴。既然前人的知性包含着人的外在行为习惯和内在的神经体液活动趋向,引导人们掌握那些有利于人性向善和人类生存的知性,就可以引导人们选择和产生那种向上的情感,避免那种恶劣的破坏情感。因此,情感的引导是一种理性的引导,需要从理智而广泛的交流,从人性的起源入手,集成有利于人类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及人类社会稳定与探索并举的知性体系,建立符合人性的道德与信仰,使每个人群都具备能根据自身环境选择人类知性并加以运用的机制。我想,只有这样的引导才可能减少人类的痛苦,增加人类的欢乐。当然,开展这样的工作,每个人群在每时每刻都会被人的生物属性加以阻止,同时也会被人的社会属性大声召唤,关键还在人类的理智与时机。人类的经验传承与各类著作,人类的道德体系与执行,是前人在这方面的努力与成果,相信今天的人们和后来者更有条件和更加努力。

对于个体情感的引导,关键在人的基本行为技能训练,知性教育和社会的榜样。人是自私的,人是离不开社会的,人是要与大自然融合的,有了技能,有了道德标准和适宜的生存知识,加上生活在一个道德的社会,人就会善行多于恶行,快乐多于痛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575-238897.html

上一篇:提高知性的路径
下一篇:大陆出版《人性与导向》的消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