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老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c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博文

几篇相关自己新闻的资料备份

已有 4151 次阅读 2009-6-4 23:2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http://news.tsinghua.edu.cn/new/news.php?id=20616  清华学子激情演讲建言百年清华

  【新闻中心讯 研通社记者 陈涛 摄影 崔凯】5月27日晚,“清华学子建言百年清华”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在公管报告厅举行,12名选手通过院系初赛以及三场复赛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选手们紧扣“建言百年清华”演讲主题,就什么是一流大学,如何成为一流大学,以及建设一流大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等问题表达了他们的见解,他们声情并茂的演讲不时打动台下的听众,掌声笑声不断。

  化工系罗成同学在演讲中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本”,他认为“当人民利益在师生心中高于个人的利益的时候,就是一切奇迹得以创造的时候。只有崇高的精神才能造就一流的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这样的奇迹只能发生于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的大学里”。他的演讲引起台下评委和同学们的共鸣,并最后获得此次演讲比赛一等奖以及最佳台风奖、最佳即兴演讲奖和评委特别奖共三项单项奖。

  二等奖和最佳创意奖获得者,计算机系国防生邓益平的演讲题目是“争做安守祖国的螺丝钉”,他的演讲朴实无华,讲诉了老一辈清华人献身国防的朴实故事,和他自己踏着前辈的足迹所作出的人生选择,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在演讲中说:“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面前而没有珍惜,也不是人活着,钱却没有了,而是临近人生的终点,回首过去,浮华之外,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画面。碌碌无为的一声终究是令人痛惜的,投身国防事业,将为清华学子带来永不褪色的记忆。”

  选手们的演讲内容,或从自身经历中选取独特视角加以切入,或瞄准清华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或展望百年清华如何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更好更快发展……与现场的观众形成互动共鸣,参加活动的部分研究生党员表示: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学校发展现状的了解,增强关心学校进一步科学发展的意识,应该紧紧围绕学校科学发展思考问题,为学校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赛后,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理事甄立夫作了比赛点评,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并希望清华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要进一步树立主人翁意识,为学校的发展提出更多宝贵的、富有建设性、独创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演讲培训论坛总干事长颜永平,《中国金融》杂志首席记者孙芙蓉,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庄丽君,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编辑 襄桦)

“清华学子建言百年清华”研究生演讲比赛结束 http://100.tsinghua.edu.cn/thu100/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1862

5月27日晚,“清华学子建言百年清华”研究生演讲比赛决赛在公管报告厅举行。全校各院系的12名选手进入决赛,紧扣“建言百年清华”的主题,就“什么是一流大学”、“如何成为一流大学”以及“建设一流大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等问题发表见解。最终,化工系2007级硕士生罗成获得第一名。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庄丽君、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李一兵、宣传部部长向波涛、研工部部长武晓峰等观看比赛并任评委。
  此次演讲比赛是研究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活动,旨在引导广大研究生紧紧围绕学校的科学发展进行思考,为学校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生部 供稿)

 

 http://xinguangbo.rbc.cn/08/47/200812/t20081219_480818.htm  

关注艾滋病 罗成建网站www.rbc.cn 2008-12-19 15:49:39 来源:新广播报

百姓故事
关注艾滋病 罗成建网站
  罗成是一位一直在关注艾滋病的大学生,他还组建了一个叫爱之城的网站,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几年下来,在艾滋病的领域里,罗成已经俨然是半个专家了。
  罗成最早是怎么想到要和艾滋病打交道的呢?原来,他刚步入大学校园时,听了一堂“艾滋病与中国社会”研讨课。这次听课,让罗成开始关注艾滋病问题。此后,学校举办的各种和艾滋病有关的讲座,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2004年10月,罗成组建了一个网站。这个网站叫做爱之城,“爱之”取自“艾滋”的谐音,而“爱之城”就好像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一样,容纳那些对艾滋病有疑问和困惑的朋友。网站开办时,罗成才上大二,于是勤工俭学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行成了他最主要的课外生活。罗成的努力换来了网站的繁荣,据他统计,网站开办4年来,浏览量已经超过了20万人次。
  在网站运行了大半年后,罗成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到河南艾滋病村去看一看,以便更深入、直接的了解艾滋病。罗成瞒着父母打上背包,独自一人踏上了去河南的火车。河南之行,罗成走进了艾滋病患者的家庭,行程虽只有三天时间,但他感受非常深。此后,罗成更为坚定地在帮助艾滋病感染者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而他的行为,也开始逐渐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在罗成的动员下,2005年暑假,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7名大学生也走进了河南的艾滋病村。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罗成他们撰写的报告获得了认可。在这之后举行的首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作品有奖征集活动中,这份报告获得一等奖。获奖后的罗成并没有停下关注艾滋病的脚步,他说,无论自己以后会做些什么,都不会停止对艾滋病、对公益事业的关注。

□编辑 范晓茜
《资讯早八点》

 

[百姓生活故事]心中有爱 http://www.am828.com.cn/zxz8d/200812/t20081201_479125.htm
www.rbc.cn
2009-02-04 17:03:01
配音:12月1日,也就是下个周一,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天我们故事要介绍的罗成就是一位一直在关注艾滋病的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罗成就开始关注艾滋病的问题,大二的时候,他开办了一个叫爱之城的网站,希望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大三,他又来到了艾滋病高发地区,走进了感染者的家里,去调查他们的实际情况。几年下来,在艾滋病的领域里,罗成已经俨然是半个专家了。不过要说起这艾滋病,其实很多人都多多少少会由于一些不了解而产生莫名的恐惧。那么几年前刚刚上大学的罗成,第一次接触到艾滋病的感染者,难道就一点不觉得恐惧吗?
罗成:第一次还是五一的时候,2005年5月1日,我去河南一个县的普通农村的家庭,夫妻都已经感染了,两个孩子都是健康的。

记者:你当时有没有一种恐惧?

罗成:见到他们之前,我也知道普通的接触肯定是不会感染的,但是真正你要进入他们的家,你要跟他们说话、握手,去了解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点的恐惧感,当我走进他们的家,我看到他们的脸,我走进他们的时候,我一点点的恐惧都没有了,真的。我觉得站在我面前的就是家庭比较困难的、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民。

配音:其实艾滋病问题早就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方的重视,也早已经成为大学里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经常探讨的社会问题。不过罗成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工科学生,那么,最早他是怎么想到要和艾滋病打交道的呢?

罗成:因为我在大一的时候,清华的景军教授开设了一个艾滋病与中国社会这样一个课,我就去听了。因为在我上大学以前,我根本无法想象比如说河南的艾滋病问题、少数民族艾滋病问题、吸毒等等一些,在我当时看来特别新。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是一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关注它。

记者:那是哪一年?

罗成:04年上半年,也就是大一的下学期。

配音:大一的一堂新生研讨课让罗成从此对艾滋病有了兴趣,之后,只要是学校举办的各种和艾滋病有关的讲座,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罗成:在04年10月份,香港智行基金会的杜聪先生来清华做了一个报告,他是专门在河南救助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我听了这个报告特别感动,我当天就组建了一个网站,我想通过网站这样一个形式,向广大的人群去传播艾滋病相关的一些知识,我觉得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这件事会非常有意义的。

配音:罗成创建的这个网站叫做爱之城,“爱之”取自“艾滋”的谐音,而“爱之城”就好像一个充满爱心的城市一样,容纳那些对艾滋病有疑问和困惑的朋友。在网站刚刚开办的那会儿,罗成才上大二,于是勤工俭学维持网站的正常运行成了他最主要的课外生活。

罗成:确实做网站的话,如果时间长了,这个资金投入还是有的,所以我从最开始就在想,自己去做兼职,挣一些钱来支持这样一个公益事业,所以我就千方百计地去找家教,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跑三趟家教。

配音:罗成的努力换来了网站的繁荣,据他统计,网站开办四年来,浏览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次,越来越多的朋友希望通过爱之城了解到更多和艾滋病相关的知识。而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在获得了帮助之后,也希望加入到爱之城来,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罗成:我帮助的一位脱离了恐惧的朋友,他说我想给你一部分支持,后来他就给我打了两百块钱,当时这两百块钱,可以够我这个网站运行一年,我觉得这个事情给我的感触特别深,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人在一厢情愿地做这个事情,他们还是有响应的。后来有些人脱离恐惧了,他去帮助更多的正在恐惧中的朋友,这个队伍越来越大。当时我提出来一句话,也许对于你来讲,你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帮助了一个人,但是对于你帮助的这个人来讲,也许你就帮助了他的一生。

配音:在网站运行了大半年之后,已经升入大三的罗成已经是半个艾滋病专家了,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产生了,他想到艾滋病村去看一看。

罗成:到05年五一的时候,我想到我之前了解到的河南的艾滋病问题,我能不能对他有一个比较深入、比较直接的了解呢?

配音:这一个人跑到艾滋病村,可跟以前纸上谈兵不一样,几年前,人们多多少少还有些谈艾色变的意思,难道刚刚二十岁的罗成就一点也不害怕吗?他的父母又能同意他这么做吗?

罗成:心里怎么说呢,换了谁,还是有一点点紧张的,所以我当时想,要不要和爸妈汇报一下,看他们同意不同意,后来一想,如果他们不同意,我这个计划不久泡汤了嘛,我就觉得,不告诉他们了,没关系,我已经长大了。

配音:就这样,罗成瞒着父母打上了背包,独自一人踏上了去河南的火车。

罗成:三天的时间,虽然接触的时间比较短,而且走了一家,但是这个感受确实非常深,尤其是在05年5月3日的时候,我在郑州见到了高耀洁老人,高耀洁老人为中国的艾滋病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有一个场景我非常难忘,就是当时他的家里有很多的资料、很多书,非常灰暗,但是我在这种灰暗里我看到他的眼睛特别明亮,我看到这双眼睛的时候,我的心里是一种震撼,这种震撼一直让我刻在心里。

配音:高耀洁老人明亮的眼神,也让罗成更为坚定地在帮助艾滋病感染者的道路上继续前进,而他的这些行为,也开始逐渐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罗成:因为在五一之后,我们班上组织了一个活动,就是让我们每个同学去给其他同学讲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些话题,一些社会问题之类的,我当时就选择了艾滋病这个话题,当时就有很多同学比较感兴趣,等到我暑假的时候提出要组织一批人去河南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说,我当时听你讲了,比较感兴趣。到最后去河南的人当中,相当一部分还是我班上的同学。

配音:在罗成的动员下,2005年的暑假,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七名大学生又再次走进了河南的艾滋病村。

罗成:基本上还是按照我五一时候去的路线,但是走的路更多了,调查的资料也更详尽了,因为大家之前对河南的艾滋病问题只是通过新闻媒体,自己亲身去调研的还是没有的,所以这次给我、给大家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配音: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罗成他们撰写的实践报告获得了认可,在这之后举行的首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作品有奖征集活动中,这份报告也从2848份参赛论文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获奖之后的罗成并没有听下关注艾滋病的脚步,他说,无论自己以后会做些什么,都不会停止对艾滋病、对公益事业的关注。

罗成:第一,这个网站肯定我还得继续做下去。第二,自己不管以后毕业了去哪儿,对公益事业、对于艾滋病的关注,我觉得自己还没有不去关注它的打算。
北京新闻广播版权所有

 

以下内容转载自颜永平老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e5d260100ebvq.html

  5月27日晚,“清华学子建言百年清华”主题演讲比赛决赛在公管报告厅举行,决赛分命题演讲和现场抽签即兴演讲两个环节。12名选手通过院系初赛以及三场复赛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选手们紧扣“建言百年清华”演讲主题,就什么是一流大学,如何成为一流大学,以及建设一流大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等问题表达了他们的见解,他们声情并茂的演讲不时打动台下的听众,掌声笑声不断。

   (上图:人文学院蔺庆春同学在演讲)  

    选手们的演讲内容,或从自身经历中选取独特视角加以切入,或瞄准清华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或展望百年清华如何能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更好更快发展……与现场的观众形成互动共鸣,参加活动的部分研究生党员表示: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应该进一步加深对学校发展现状的了解,增强关心学校进一步科学发展的意识,应该紧紧围绕学校科学发展思考问题,为学校的科学发展献计献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校党委宣传部长向波涛在抽取选手的即兴演讲题目。)

   (比赛时间提示的牌子十分醒目。)

 

    化工系罗成同学(上图右)在演讲中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本”,他的演讲引起台下评委和同学们的共鸣,并最后获得此次演讲比赛一等奖以及最佳台风奖、最佳即兴演讲奖和评委特别奖共三项单项奖。颜永平对罗成说:“你今天创造了一个中国的演讲奇迹,在一场演讲比赛中,一个选手一次获得四个奖项,这是我近30年来演讲实践中见到的第一位。”

  比赛前,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庄丽君(左)、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武晓峰(中)与颜永平亲切交谈。

    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理事、著名科学发声专家、演讲家甄立夫先生从语言学与美学的角度为本次比赛做了精彩的点评。

    本博主对本次比赛点评的 “三好”、“三美”和 “三个美中不足”,得到了史宗恺老师和全体评委与选手的认同。

    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并希望清华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要进一步树立主人翁意识,为学校的发展提出更多宝贵的、富有建设性、独创性的意见和建议。

     比赛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后排右三)和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庄丽君(后排右四),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及全体评委与参赛选手合影留念。(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石加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433-236169.html

上一篇:【征集】五一期间清华大学紫苑志愿者校园义务导游
下一篇:由华罗庚看当前人才发展及学术环境
收藏 IP: .*| 热度|

2 王晓明 肖重发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