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科学家对好奇心都情有独钟,这是因为他们切身体会到了它的好处。美国化学家陶布说,一名科学家必须有好奇心,有动力而且执着。另一位美国化学家欧拉也说,好奇心促使人类做许多事情,尤其是科学。美国生物化学家伯格则说,教育对人一生最大的影响是帮助你发现好奇心和培养你寻找有创造性答案的直觉。
然而好奇心属于孩童。好奇心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但它发端于人类的童年。所以保护好孩子们的好奇心不受损害,激发和促使孩子们的好奇心转变为自觉的科学素养,就显得犹为重要。洛克指出,儿童的其他嗜欲应该小心地抑制,但是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贝尔纳则认为,当孩子年龄还小,天生的好奇心还没有被社会传统磨掉的时候,不对他们讲授科学,就会失去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持久兴趣的最好机会。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夫林在回答清华大学学生提问时说:“每个人从小孩起就有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到成年后就减少了,要注意这种变化。如果把儿童时的好奇心全丢了,成年后就没有创造力了。所以保持儿童时的好奇心非常重要。”
2008年4月13日刚刚去世的“黑洞之父”美国物理学家惠勒,4岁时就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天他问母亲,“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在宇宙上我们能走多远?”母亲的回答当然无法满足小惠勒的好奇心,但母亲的回答丝毫伤害儿子的好奇心。惠勒清楚记得他当时的心理反映是什么样子的,他说“这让我内心产生了无比的好奇。”不过惠勒的行为并没有停留在想象上,而是开始了向书本请教。印象最深的就是读了约翰·阿瑟·汤姆生的《科学大纲》。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惠勒同时开始了自己的科学探险,在屋里点燃自制的瓶装火箭。好奇心是个好东西,孩子们时常会拿它干出意乎寻常的事,或者任凭思绪漫无边际地飞跃,小惠勒就干过不少这种离奇的事,比如为了弄清楚1.1万伏高压电是什么感觉,他居然想到直接用手去碰高压电线。
好奇心是因何而推动科学发现的呢?其实上述惠勒的例子已多少向我们说明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这样认为,他的科学成就来自“研究问题神圣的好奇心”。他说,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呢?巴甫洛夫的话给出了答案:“我们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这就是科学好奇最好的回报。
当然,好奇心的产生或许是容易的,但要将其保持下去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需要一定的条件。奥托在《人类潜在能力新启示》一文中指出:“我们应当激发求知的好奇心,需要新的经验,需要冒各种风险,深入人类潜力的各个领域及发展中心。在发展中不怕冒险。”
其实仔细想想,道理就这么通俗易懂。大凡人类好奇的东西,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之所以好奇就是因为想象力难以达到,之所以好奇就是因为它充满着惊险与刺激,之所以好奇还因为充满着探索过程无穷乐趣。要满足好奇心的需要,当然少不了学习,也必须承受一定的风险,这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否则好奇心如果那么容易得到满足的话,也就无所谓好奇了,科学探索的乐趣也就没有了。所以历史上在好奇心驱使下一路走向科学顶点的,只是人类中极为优秀的少数分子。因此,拉普拉斯说,“对于现象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使人们一直追索到彻底明了现象的原因与规律,只有近代欧洲的科学家才有这种精神。”科学好奇心既是人的心理在某段时间里一种情绪化反应,更是人的精神世界在一生中的追求,科学的诱人之处也在这里。
然而应试教育是好奇心的天敌。如今的孩子成天围着分数转,学龄前就开始展开分数比赛,一直到完成高考这个阶段性任务,考试成了伴随孩子走完少年的紧箍咒,完全束缚了孩子们对科学好奇的心境。好奇心虽说很珍贵,但它也很脆弱。与分数比起来,好奇值几个钱,父母心里比谁都清楚,一分之差命运从此截然不同,一个进了重点,一个成了所谓的差生,一个进了高等学府,一个沦落为失学青年。在应试教育的现实面前,分数就是金钱,分数主宰命运,沉重的学业负担就够孩子们疲于奔命的了,何来心思好奇与幻想。用父母的话说就是,哎,别傻愣在哪儿了,还不抓紧时间做作业。
我国青少年好奇心的失落,教育要负主要责任。问题是一代人失去好奇,科学由谁来继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