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年,特别是近年,中国研制新药的人和经费好像很多,国务院16个重大专项之一是新药研制,几十亿到百亿的数量级。
我心存疑问:
1) 现在很多人用大量经费后,
有几个做的工作,
能比得上
1920年代,
陈克恢一个人、用很少的经费、在困苦的中国,做的工作?
如果绝大多数人的工作耗费了更多时间和经费却不如陈克恢的工作,为什么?
怎么改善?
2)赞扬中药是宝库者,
为什么不能省下做争论和广告的时间,
放弃以中药特殊论来回避扎实的研究,
以更多、超越陈克恢的工作,
来证明中药的作用、
从中获得有利于全人类的药物?
K K Chen (1981). Two Pharmacological Traditions: Notes From Experience.
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21: 1-7.
(doi:10.1146/annurev.pa.21.040181.000245)
(注,不是诗,是长句断句,以便阅读清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19228.html
上一篇:
珍稀品种:杰出女科学家下一篇:
魏淑凌著《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