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伟的箫雅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小伟 供职于兰州交通大学!爱自己!爱未来!爱21世纪的英语新教材!

博文

在科研实践中培养究生的创新能力

已有 7592 次阅读 2008-4-16 14:44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如何提高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很好的向前发展,已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问题。作为导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联系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年轻人在进大学之前所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创新能力非常缺乏,进人大学以后,虽然开始重视创新,但由于大学招生规模的影响,导致每个学生所能受到的教益和得到的实践机会实际上在不断减少。然而,创新能力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和锻炼,而真正有条件培养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就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生在这个阶段所培养起来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将来事业的格局和成就。下面就从科研意识、方法和精神三方面结合实际情况来谈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很多研究生对科研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一种以为学习好自然可以做好研究而循规蹈矩固步自封;另一种则恰好相反,认为科学研究是件高深神秘的事,会产生莫名的畏惧感,从而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这两种误解都源于对科研没有正确的认识,是科研意识的问题。所谓科研创新,就是做出不同于以往和现在的成果,就是超越;创新是艰苦的,绝非轻而易举可得;创新必须全面深刻了解、理解前人成果,但绝不能满足于已有成果;创新归根到底要有所发现,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证明这种新发现。科研意识对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要努力去培养。例如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可以要求研究生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即:面对大量的文献如何根据需要去取舍从而提高效率以避免过于繁杂的阅读而出现所谓的“文献负效应”?文献所提供的科研信息、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在解决所提的问题方面有哪些优势?文献提供的数据是否能够支持得到的结论以及文献的精读和粗读把握的原则是什么等等。查阅文献重在面宽,以防遗漏,研读文献却要精深。只有会查文献、会读文献,研究生才有做好文献综述的可能,才有进一步展开科研工作的可能。研究生在开展研究工作时要有清晰的科研思路,但我们也深知科研思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科研意识的引导,需要辅以持之以恒的坚持。
创新当然包括科研方法的创新,研究生阶段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很多,譬如指导研究生掌握研究课题的选择方法、掌握论文的写作方法及学术报告的陈述方法等等。选题是学术创新中至为重要的环节,在指导研究生选题时,要求研究生牢牢把握选题的重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原则。研究课题的重要性体现在是否有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可能性体现在所提出的科学思想是否与现有的知识相矛盾,是否可能获得有意义的结果;现实性则是指是否有现实可行的而又可望成功的具体研究方案。在选题的基础上,取得有意义的结果,就要撰写论文,如何撰写学术论文,一直是研究生培养计划中被忽略的问题。在论文撰写之前,应该告诉研究生怎样的论文才是一篇好论文;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要指导研究生如何掌握构思要点、基本撰写方法和技巧,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如何避免常见错误并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在论文完成之后,要求研究生去认真检查,不放过可能出现的任何一个小问题;在论文投稿过程中,让研究生了解论文的投稿、评阅和发表过程,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学生第一次作论文,导师要严格把关,遇到问题重在启发而从不越俎代庖,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培养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自行解决问题的自主意识。研究生的系列进展报告是其三年中科研思路和方法由表面到纵深的体现及所取得研究成果的一个定期的反映,这是必须要强调的,通过进展报告可以让研究生体会到:一个好的学术报告如同一篇好的论文一样,应当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即要体现“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如何研究的?发现了什么?发现意味着什么?”;学术报告毕竟不同于研究论文,是视听同时进行,并且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因此,学术报告主题不能分散且内容不能太多,不能让听众忙于看幻灯片;学术报告的目的是介绍科研的最新进展,因此,要尽量选择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如设计可以说明现象的示意图等,向听众传达想要表达的科学内容并使之留下深刻印象,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导师的职责,是应尽可能地运用自己拥有的学术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创新所需的养料。创新是一种精神,它源自丰富的知识积淀和充分的符合规律性的思考,而导师就是榜样。有时学生不在身边,在平时的信函往来中,就具体问题、小到一个文件名的命名和一个邮件主题的写法,只要是学生犯糊涂的地方,我都一一指出,这不是事无巨细的包办,而是让他们作一个科研上的有心人,只有从小处着手埋头实干,才能放眼未来有所发展。同时,作为导师,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拓展视野,开阔眼界。例如鼓励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让他们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建立定期的研究讨论报告会制度等等。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导师一方面要积极扶持,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把关,杜绝学生在科研中弄虚作假的行为。当然,作为导师也确实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上多关心自己的学生,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其中包括帮助他们克服科研中的困难。但我依然认为,年轻学生既然选择了科研工作这条道路,就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扬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就应该确立更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总之,作为导师,重要的是给研究生指出一些思路,鼓励他们按照提供的思路去探索。可以不必限制他们的具体工作,但他们的思路要正确,鼓励他们创新,鼓励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就是要他们要有广博的基础,不要只懂得一点,所以要求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广度,有学科的深度,还要有哲学的高度,另外还要有远见。这样的人才才是我们需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387-21870.html


下一篇:求助论文一篇:J. Appl. Cryst. (1992). 25, 578-581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