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博客的奥妙:科学的秋波+民歌的情调

已有 4138 次阅读 2009-3-3 04:01 |个人分类:思想和方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客之道

博客的奥妙:科学的秋波+民歌的情调

不管是东北风还是西北风,

不管是东北虎,还是华南虎,

都是俺博客的歌,都是俺博客的歌!

 

假如你是俺博客的哥哥吆,

你就招一招手,

假如你不是俺博客的哥哥吆,

请你赶快走你的路。

 

Nature说,It’s good to Blog.

经常有网友给俺送来学术信息,

俺再反馈回去,

有来有往就有得到了4倍的收获(网友自己计算)。

 

俺说过,俺是在玩(堆)积木游戏,

不过这游戏是用原子堆垛的。

这游戏真好玩,太好玩啦!

 

江元生先生在他的《结构化学》的序中引用《原子价》作者的话强调说:“认识原子价和电子的性质必须用简单的很容易设想的物理模型,而不是用计算机输出的数字”(江元生,结构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2003年,俺用《魔方》和江元生先生交换了一本《分子轨道图形理论》,这是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载体。

“……因本书出版已有年月,手中已无复本,只得寄赠复制件……”。这是江元生先生写在给俺的书上的话。

俺一没有大计算机,二没有商业计算软件。

但是俺有个魔方,这就是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模型。

 

先把两个原子绑在一起,然后再把它们绑在魔方的特定位置,通过转动(群论的方法)魔方把它们繁殖,就得到了晶体结构。

(注意,俺是用数学方法绑上去的)

这实际上就是原子组装,这很像是在玩堆积木啊!

不过这游戏也只有俺自己感兴趣,能一直玩下去。

每玩一个周期,需要10年的时间。

如何计算的?没有公式,但是实际上是这样的。

 

1982年,俺开始玩魔方,第1次使用Miller indices来描述。

要想研究魔方,首先要创造一个研究用的工具,

创造工具需要很多的时间,而且不能(不宜)发表,

也不应该把自己的研究工具轻易拍卖(发表),

关公的刀是从来也不离开自己的。

1992年积累了本《魔方及其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从1982年到1992年,是10年)

 

要想把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下去,

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研究工具的性能。

俺就想,一定要把魔方旋转到基金委,

既能弄点钱,也能弄个项目番号,

哈哈,2001年实现了这个想法,

2002年积累了本《魔方的科学和计算机表现》(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3年《中国科学基金》发表俺的封面文章。

(从1992年到2002年,是10年)

 

要想把研究工作不断地更深入(拓宽)下去,

最好能和时髦的研究热点扯上关系,

最时髦的热点莫过于原子组装了,

因为纳米热再往前,才是原子组装。

此外,文章还得发表在国外,

让真正的洋鬼子洋大人说几句话,

因为项目评审专家问俺,

洋鬼子洋大人对你这怎么评价。

 

这就是逼土为洋,

俺已经开始和洋鬼子洋大人拉关系了,

洋鬼子洋大人更讲究关系(文章推荐信和工作推荐信)。

需要说明一点:

洋鬼子是贬义词,

洋大人是褒义词,

洋鬼子+洋大人=中性词。

俺尽可能做到中庸之道。

 

想要把研究工作迈向更深入,

这就又要先创造一个研究用的工具,

把这个工具做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用造好的工具来开展研究工作,

又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例如,俺每天在压缩空间群,

(把空间群压缩在魔方里)

3天压缩一个,压缩230个需要3年的时间,

然后才能用这个工具开展原子组装。

这工作只有俺自己干,完完全全地自己干,

因为每天的工作就相当于是描绘龙的鳞片,

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才能把全部鳞片描绘出来,

(画龙)点睛(署名发表)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俺就想,一定要把魔方旋转到国际有名的学术刊物,

这刊物要洋味十足,主编是洋鬼子洋大人。

快了,还需要3年的时间,

估计2012年可以完成,初步的题目是

From Rubik’s Cube to Atom Assembly

(从2002年到2012年,是10年的时间)

 

没有办法,是冬天,还在下雪,

只有独钓寒江雪。

有时候自己独立干要更好一点。

 

在发表费马大定理的证明十年之后,普林斯顿的数学系教授安德鲁·怀尔斯2005829日首次来到中国,并站在了北京大学的讲台上。

(北大学生)问:

您选择独立完成这个证明。为何没有让你的学生和你一起做?是因为没有学生吗?

 怀尔斯:

我每年至少有三四名学生,但他们有他们的研究方向。数学家只是干自己喜欢的事。

 (北大学生)问:

您认为单独干比合作更好吗?

 怀尔斯:

我也有过一些合作,但证明费马大定理时我选择单独干。因为我决定把一生都投入进去,而我的合作者也许在两年后看不到成果就离开了,或者他会同时做多个项目,不管怎样我感觉单独干比较好控制……现代数学更需要合作。

 

现在回答网友的问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handsomeland [2009-2-24 6:26:27]  

从李老反复调侃的烟火中,我隐约感到前人不断约化至今的晶体学体系似乎遗漏了自然界中的某种规律而并不是我以前认为的完备。
晶体学体系中的不完备性、晶体化学规律、可信的测试:三者之间悠悠的联系在我头脑中确立。前两者是我从您这得到的启发,一个晚上读您的博文时间花的不冤,谢谢李老!

答:

在俺这里,请别客气,李老=老李。

实际上,俺那些博文里,闪耀着一些火星,能否冒烟燃烧,还需要很多年时间的等待。

[7]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handsomeland [2009-2-24 4:53:14]  

Bravais,Bragg等人将复杂的原子世界简化为空间群操作、晶胞参数和约化原子坐标。您老逆其道而行之,不知道在解决什么晶体学问题上您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价值。如果确实有独到的用处,建议把您的方法建成一个数据库,加一个操作界面软件,或许比这么多碎片的堆砌效果要好。

答:

没错,您说对了,我是逆着来的。俺是想要把周期表中的原子组装成晶体,而且还预测出晶体结构。

做数据库不是俺自己能干的事情,即使做了,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中国的仪器设备企业的下场就是例子,有钱有势的都买进口的,谁来实际爱国消费国产的?

俺自己能干的,是创造一个工具,然后用来组装原子。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rty [2009-3-2 18:01:49]  

本来NaCl晶体的结构是所有离子晶体中最简单的,但到你这里就成了巨复杂巨高深的东西了,真不知到博主贴这么多数据是为什么。其实它们可以用几行程序就算出来了,即使有人要用这些数据,自己算比从你一堆数据中查出来还要简单。

答:

哈哈,俺是在用NaCl的数据调试俺的计算机程序,俺那计算程序是能够覆盖230空间群的任何晶体结构。程序最后的目标是反过来使用的,把原子组装之后,对应什么晶体结构,就用俺的程序来检验和判断。

最妙的是要用已知的二元晶体组装出未知的三元晶体。

另外,俺的数据很性感(层次感和网络感)。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siccashq [2009-1-11 8:32:20]  

有好点子的人生是孤独的,实现好点子的人孤独是可耻的

答:

俺要强调是一个“独”字,独还不是孤独。

在境界上,独和孤独是不一样的。

独侧重思想世界,而孤独侧重精神世界。

再次之,孤独和单身也不一样。

 

《天仙配》里的董永,

也是有好点子的人,

如果不是遇到玉皇大帝的女儿,

董永注定是要穷途潦倒一辈子。

大款和大官的女儿是不会嫁给董永的,

也只有玉皇大帝的女儿才肯嫁给董永。

 

“实现好点子的人孤独是可耻的”,

您的话等价于

“娶不到大款和大官的女儿是可耻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218054.html

上一篇:署名学者:只有高潮,没有快感
下一篇:“触天触地”和“顶天立地”的科学家
收藏 IP: .*| 热度|

5 武夷山 张志东 廖永岩 刘玉平 陈绥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