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允许个人、非盈利性机构转载,媒体转载请提前致信:tongpingya@263.com。
2009年玉米种子市场形势概括为4句话:种子满足供应,价格从高走低,商家利益分化,市场扑朔迷离;特别是由于良种补贴面积全部覆盖,操作方式尚不明朗,给种子市场布下很多不确定因素,种子产业可能面临急剧分化和遭遇“逆淘汰”厄运。
一、玉米种子满足供应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资料,2008年度玉米制种面积301万亩,比上年减少44万亩(减幅12%)。西北地区气候适宜,玉米制种获得了较好收成,制种产量估计10.2亿公斤,加上有效库存6.1亿公斤,2009年玉米种子市场可供种量16.3亿公斤。
2009年预计玉米种植面积4.45亿亩,需种量约11亿公斤,余种5.3亿公斤。
玉米实际制种量可能略大于此数,因为每年国审加省审玉米品种不下二三百个,新审定品种单位或购买品种权企业,都要千方百计设法制种确保一定的销售量,以获取适量的投入回报。每家企业都清楚种子供过于求,但存在竞争意识和侥幸心态,寄希望其他品种或企业削减面积。从2003年至今年玉米种业发展形势看出,杂交玉米供种量一直呈现供大于求趋势。
种子企业根据玉米面积和品种特性确定制种量,这是计划性;品种能占据市场多大比例,这是竞争性。从这个视角说,玉米制种量适当供大于求、种子总量过多与优势品种紧俏并存是正常现象,农民希望买到高产优质种子,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种子供大于求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二、种子价格从高走低
据有关部门资料,2007年玉米种子销售价比上年下降约10%,2008年销售价又比上年下降约6%,2009年的种子价格存在极度变数,总体来说种子价格仍将从高走低。
有两个因素使促种子价格波动。一是农资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二是制种基地农民对亩产值要求持续抬高。西北地区制种基地每亩包产值从2002年1000元上升到2008年1400元,个别地方1600元。企业从制种基地收购种子每公斤4元,加上运费、代繁费、包装费每公斤成本价升至6元。从理论上说,2009年的种子价格应该上涨,但实际市场价格不涨反降,种子生产成本高企,市场售价低位运行,这一高一低挤压了种子企业的利润空间。
相对于国际种子市场价格来说,中国的种子价格是偏低的。这几年农资产品价格上涨过高,惟有种子价格持续走低,这是很不正常的。
良种补贴操作方式是影响种子价格的不确定因素,若仍然通过招标指定品种、限定价格,对于某些高价位品种和新育成品种将是一场灾难。例如山东省农业厅2008年限定玉米补贴每公斤种子售价7.0元,对获得全国科技奖的高产优质品种金海5号来说,因为制种产量偏低,市场售价每公斤12~14元,种子企业将无法生存;对于郑单958来说,每公斤市场价才5.5~6.0元,而限价比市场价还要高出1~1.5元。行政干预打乱了市场自由竞争格局,生产企业可能被迫低价倾销,大路品种微利甚至无利,从而对其他玉米种子价格造成压力。加以处于供大于求买方市场,种子销期后延,种业老板不再注重市场占有率,而是关注种子盈利率,随着播种进程商家竞相降价促销,采取各种措施早销、快销、多销。
三、商家利益明显分化
在种子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形势下,生产商、代销商、经销商都面临苦苦难捱的日子,忧心忡忡,步履艰辛。
1.多数生产企业日子不好过。玉米制种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超前性,当年销售的种子一般在两年前就要列入自交系、杂交种生产计划。2008年制种面积减少,原因之一是许多大型种子企业都积压一定数量的种子。二是政府实施良种补贴造成市场不稳定性。如果企业不中标或中标数量少,都要蒙受重大损失。三是品种竞争力不强的企业会自动压缩制种面积,下年制种基地落实将遇到困难。
2.育繁推一体化中小型企业勉强过。这里所说的中小型企业,一般都有种质资源、经营1~2个自主产权品种,数量不多,借助地方保护和价格优势赢占部分种子市场。
3.代销商和经销商日子最难过。在良种补贴操作方式下,品种的选定和数量的决定权在基层农业部门,“统一供种”,“一村一品”。有的县农业局甚至直接让生产厂家供种到村,取代了代理商以及各类经销商。可以预料,如按此法执行大批的代销商和经销商因无法生存将改行或失业。
四、市场前景扑朔迷离
春节前后一直是玉米种子营销热火朝天高峰期,但今年种子市场却遭遇最冷的“寒冬”。经国务院指示,农业部下发了一个改进良种补贴项目的“征求意见稿”,估计还要“折腾”一个多月,才能拿出“官员调研、农民自愿、专家论证、公开推介”的实施方案。尽管春耕播种季节即将到来,但种子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今年玉米种子怎么补法?补什么种子?成为玉米种子市场扑索迷离的未知因素。生产企业收不足定金,经销商不愿交预付款,县农业局门前“人少车稀”,农民翘首企盼补贴款能直接发到手中。2009年这个春节可能是农民、经销商、种业老板和县农业局长苦苦难捱的日子!这是中国种业史上少有的“寒冬”。
玉米良种补贴覆盖全部面积已成定局,不少经销商和代销商作好了转行、出局准备。生产型企业采取主动迎战策略,有的上市公司改变已往召开经销商会议的作法,在旅游景区直接召开县农业局长会议,投入高额公关成本,做好确保为补贴种子稳定进入县域的准备。有的地方已经私下里收定金、定品种、划面积了。
让种业老板困惑:高产优质种子为何难进入市场?让经销商困惑:种子市场为何迟迟不启动?让科研人员困惑:新审定品种为何不予推广?让农民困惑:今年政府又要指定种什么品种了?农业部实施良种补贴“项目”可能发生荒诞的“逆淘汰”,也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一是深谙“公关”伎俩的企业淘汰遵纪守法的企业;二是“大路品种”淘汰新审定的“产权品种”;三是假劣种子淘汰货真价实的品牌种子。“逆淘汰”给蓬勃发展的中国种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市场经济的方向在种子产业可能会被完全逆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3-209738.html
上一篇:
中国种业遭遇最冷的“寒冬”下一篇:
中国有“农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