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学术委员会:研究生毕业第一责任人 精选

已有 6056 次阅读 2025-4-13 22: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能否毕业,谁说了算?我看学生说了不算,导师说了也可以不算,应该是学术委员会说了算。现在让导师作为研究生毕业第一责任人,是导学矛盾的关键。如果是学术委员会说了算,而不是导师说了算,导师就解脱出来了,化敌为友,冰释前嫌,导师成了研究生顺利毕业最有力的支持者、陪伴者和鼓励者。哪怕导师全力以赴给研究生打掩护,千方百计想让学生浑水摸鱼毕业拿学位,也难以得逞。因为,谁也左右不了学术委员会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从目前国情来看,让导师负责太难为他们了。研究生是否有答辩的资格,学位论文是否合格,不要听导师的,也不要让导师签字,导师说了不算,而是评审专家说了算,但他们也只是建议权,最终还是要过学术委员会的关,最终能否毕业、能否拿学位都是学术委员会说了算。让评审人负责,估计评审人也不愿因为百儿八十块钱去担责。研究生毕业后,教育部抽查学位论文时,抽查出问题学位论文。这时谁要负责?我建议导师没有责任,要让学术委员会负责,而导师不用担责。

现在让导师是研究生毕业的第一负责人,抽查出现问题学位论文,导师要担责,这对导师来说是巨大的心理负担,因为,研究生毕业过程中让导师把关,这事儿他们难以胜任。明知学位论文不合格,但大多数不敢和学生硬杠不让送审。如果坚持学术标准,师生就会发生激烈冲突。责任心越大,痛苦越多,苦不堪言,这成为导师的心病,成为心理负担,也成为师生无限拉扯的关键。因此,千万不要让导师签论文发表保证书,他们就是个老师没有那个能力,也不要让导师决定学位论文是否能送审,导师没有那个能力。

这不是说导师没有学术评价的能力,而是掺杂了其他因素,各种人情世故,各种朝下的比烂,降低标准和要求。如果导师不让他们认为不合格的论文不进入送审环节,那就会有无数的烦恼迎面而来,这就太难为导师了。要将导师解脱出来,这些就都交给严格、权威、公正的学术委员会吧。学术委员会将责任揽下来,把关毕业资格、把关学位论文送审、把关最终学位论文是否合格,不合格者休想蒙混过关。导师就不要参与其中,就安心搞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就好了。

将导师从研究生能否毕业解脱出来,这是对导师巨大的保护,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导师也从中获得了自由。导师在研究生是否具有毕业、拿学位资格中不具有决定性作用,这是破解导学矛盾的关键与核心,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导师将这个当做卡脖子工具管理学生。研究生毕不了业,所有怒火和委屈都一股脑儿倾注在导师身上,导师成了两头受气的受气包,这实在是大可不必。研究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学位论文是否适合送审,可以给导师选择,要么传统模式,即导师把关与学术委员会相结合模式;要么导师让学术委员会全权做主!

学生只要能过学术委员会这一关就行,导师只是起到服务作用。如果研究生不满意导师,学院就安排绿色通道进行火速更换导师,不用考虑导师是否同意。如果导师不满意学生,同理火速完成转导师手续。如果没有导师接收,可以考虑成立导师组,集体指导,或者抽签随机派送。研究生能否毕业,能否拿学位,整个过程中要避免让导师签字,而全程由学术委员会掌握。导师就用心指导学生做研究,提供研究条件、给予学术指导就行了。哪怕导师主观想让学生毕业拿学位,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休想蒙混过关。

如果有一天这种场景出现那有多好。某研究生学位论文被学术委员会否了,没能顺利拿到学位,他沮丧地来到导师办公室。导师给高徒斟上一杯茶,然后,慢慢地坐下来,低沉沮丧地说道:我觉得你学术水平很高,学位论文也没有问题,拿个学位应该是绰绰有余。这都怪学术委员会,他们要求太高了,有眼不识泰山,不识货。此时,师徒四目相对,他们就像同一战壕的兄弟一样,研究生得到了莫大鼓励、肯定和安慰,同时带着哭腔说道:“知我者,导师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481858.html

上一篇:路还是要自己走
收藏 IP: 211.145.54.*| 热度|

19 汪运山 杨正瓴 邝宏达 刘进平 尤明庆 王庆浩 崔锦华 冯兆东 王安良 孙颉 武夷山 谌群芳 李斐 姬海鹏 周忠浩 王涛 张林 曹俊兴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IP: 61.163.21.*   回复 | 赞 2 +1 [9]冯兆东   2025-4-14 16:36
研究生毕业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学生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
研究生毕业的第二责任人:应该是导师,导师是第一“监督人”,因而得负“仅次于学生本人”的责任。
研究生毕业的第三责任人:才是答辩委员会。
回复    
2025-4-15 10:07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7.189.17.*   回复 | 赞 1 +1 [8]杜学领   2025-4-14 14:03
信老师的意思我大概能get到,但是……
我认为:
1、研究生毕业第一责任人,应该是学生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
2、要区分形式审查、实质审查以及现实可行性,学术委员会如果无法做实质审查,就没法成为第一责任主体,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院校两级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一般只做形式审查,因为不太可能每个委员把每个学生的论文都看一遍。
3、对于平时工作、学习不积极的学生,导师是否有否决权?当然,导师的否决权和同意权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要么都有,要么都没有。如果都没有,导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关系可能也没必要存在了,这时候才不需要导师来做决定,这方面目前在现实的探索还不多。
4、做通过或不通过这个决定的人选(负责实质性审查的),目前最理想的是同行外审+校内再审,同行外审负责技术性审查,校内再审负责二次审查,但就现状而言,似乎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直也没有很好得到解决,处于“得过且过”状态。
回复  是的。您写的四条我都看了,我也赞同您的观点。的确是个很难办的事情。学术客观性,现在还很难把握,各方都不愿意实质性的参与其中,都尽量保持距离。
2025-4-14 15:40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1.30.48.*   回复 | 赞 1 +1 [7]王庆浩   2025-4-14 11:48
即使这样做,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系统问题,必须系统性解决。就如同缠了几百年的裹脚,不是几个妈妈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几个爹爹可以解决的。
回复  是的,都很复杂。和大的环境有关系,就是您说的,是个系统问题,估计也是个发展问题。
2025-4-14 13:30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58.213.14.*   回复 | 赞 1 +1 [6]刘泽华   2025-4-14 10:51
哈哈哈,好有道理!!!
IP: 119.84.230.*   回复 | 赞 1 +1 [5]周忠浩   2025-4-14 10:01
第一责任人要符合责任自负原则
IP: 124.126.96.*   回复 | 赞 1 +1 [4]李志林   2025-4-14 09:53
同意信老师的观点。但我校有专门机构叫作学位委员会。
IP: 39.144.28.*   回复 | 赞 1 +1 [3]姬海鹏   2025-4-14 09:50
非常有道理
IP: 219.216.176.*   回复 | 赞 1 +1 [2]游奎   2025-4-14 09:50
B.导师放弃权力,全权交由学术委员会做主!——不太可行。

因为:
1、想甩锅?门都没有!如今,大家都是甩锅大师,谁都不想背锅!想让学术委员会背锅,基本不现实!

2、面子问题。凭啥给某人学生不过?谁都不要面子么?撕破脸皮,大家都不好过。

3、如果学术委员会真有如此巨大的权力,那么导师、学生都会去巴结学术委员会成员,导师可有可无了。咋?不听话?还想不想毕业了?——如此会滋生很大的腐败温床。

。。。。等等,其他不利因素吧,暂时想到以上几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吧。
回复  你说的我明白,导师太苦了。
2025-4-14 10:341 楼(回复楼主) 赞 1 +1 | 回复
IP: 180.79.38.*   回复 | 赞 1 +1 [1]信忠保   2025-4-13 22:38
研究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学位论文是否适合送审,可以不一刀切,给导师选择,即A.传统模式,自己做主把关与学术委员会相结合模式;B.导师放弃权力,全权交由学术委员会做主!
回复  目前基本取决于盲审了,我们这里还采用了预盲审!目前对导师要求是“既要...又要”,既要求导师保证、负责,导师又无权决定送审或毕业。很多单位学委会可能无法负责,专业上不容易找到小同行,找同事详细读一篇学位论文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只能按形式审查和论文发表情况硬指标做决定。
2025-4-14 09:4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1 | 回复

1/1 | 总计:9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3 0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