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回顾 | 无影之影:波普尔三个世界里的
平行人类及其平行哲学与平行科学
2025年3月7日上午10:00,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科学与哲学”论坛在哲学所报告厅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老师应邀来所做学术讲座,题目为《无影之影:波普尔三个世界里的平行人类及其平行哲学与平行科学》。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增一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哲学所张增一老师主持讲座
在这次报告中,王飞跃老师深入探讨了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平行科学和哲学的创新理念,并指出未来社会将由不同类型的智能体共同参与和治理。他强调,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正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尤其是在去中心化智能系统、教育改革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将为未来带来深远影响。
王飞跃老师讲座中
王飞跃老师首先回顾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提出当代的人工智能技术正从“老AI”向“新AI”演进,尤其是从以生物人主导的社会结构,逐步发展为包含数字人和机器人等不同智能体的协作模式,这种模式为生产、生活和管理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他强调,“平行智能”是未来社会的核心结构,不同智能体之间既独立又协作,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王老师认为,我们当今面对的是帕斯卡尔的“新赌注”问题:AI 不可解释, 但可治理,必须治理。
在报告中,王老师还深入剖析了“去中心化自主科学研究”(DeSci)与传统“中心化科研”(CeSci)的区别,指出去中心化模式的优势,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如何推动知识共享和科学创新。他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从AlphaGo到ChatGPT和Deepseek的突破,强调这些成就源自于去中心化科研模式的实施。王老师认为,随着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模式也需要进行根本性转型。未来教育体系将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技术支持,发展出“平行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将不再以传统课堂为中心,而是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智慧教学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的人才。
在此基础上,王老师进一步提出了“平行哲学”的构想,并结合莱布尼茨的“Monad”理论,提出了“Monadao”和“Monadaology”这一新概念。王老师指出,平行哲学不仅是对人工智能与社会变革的哲学回应,更是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探讨人类、机器、数字世界以及自然界之间相互关系与共生模式的体系。正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与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所体现的那样,个体与整体、独立与共生的关系在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得到新的演绎。在这种哲学框架下,王老师提出的Monadao作为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一种新形态,是指由独立智能体(如个体、算法或机器人)共同参与并管理的系统。在Monadao中,每个智能体都保持其独立性,但通过共识机制与其他智能体互动,实现智能协作和自我管理,推动社会的去中心化治理。而Monadaology则是研究这些去中心化自治体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哲学学科,为未来的社会治理、科技发展和伦理探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飞跃老师讲座中
王飞跃老师认为,这一创新理论体系,不仅为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哲学反思,也为社会治理、教育体系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思想框架。平行哲学和Monadao理念,体现了一个去中心化、跨界协作的未来社会图景,预示着人类社会和智能体之间将形成更加紧密和高效的协同工作模式。
最后,王飞跃老师提出“进化悖论”问题:如果达尔文正确,人类之进化,是不是平行世界的穿越?进化就是漫长的虫洞?
报告结束后,王飞跃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探讨了报告中提到的许多有趣话题,包括道德经、AI for Science、约翰惠勒的“it from bit”等等,逐一解答了听众的种种疑问。主持人张增一教授风趣地评论说王飞跃老师的报告让大家“脑洞大开”。最后,本次“科学与哲学”论坛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清华大学王巍老师提问
现场部分师生合影
1/1 | 闁诡剚妲掗锟�:1 | 濡絾鐗犻妴锟� | 濞戞挸锕g粩瀛樸亜閿燂拷 | 濞戞挸顑勭粩瀛樸亜閿燂拷 | 闁哄牜鍋婇妴锟� | 閻犲搫鐤囧ù锟�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