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feng32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feng329

博文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全流程实战案例

已有 844 次阅读 2024-11-18 10:49 |个人分类:生态服务评价,生态模型,社会价值,能够量化美学、生物多样性、休闲生活、文娱活动|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企事业单位:

依据《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HJ1173—2021为希望掌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技术的专业人士设计。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学员将熟悉评估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流程,特别是评估技术方法中,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防风固沙量、生境不可替代性等计算方法,以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公式计算为体系进行讲解,使学员理解如何应用不同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进行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分析,并能够准确解读评估结果以指导实际环境保护工作。

【目标】

1、掌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技术工作流程、适用范围、相关政策等。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技术流程及衔接。

3、掌握相关数据处理软件ArcGIS及ENVI相关操作流程。

4、掌握评估气象、土壤、地形等数据的获取方法与处理方法。

5、掌握评估技术方法中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防风固沙量、生境不可替代性等计算方法。

6、熟悉评估结果的解读与应用。

=课==纲=

1章:概述与适用范围

了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背景与适用范围

·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背景制定依据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适用性:适用范围涵盖全国及省级行政区域的陆域生态系统

·  环境保护法规对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要求及意义

2章:基本概念与术语

掌握关键术语和概念,为后续评估学习奠定基础

·  生态系统服务:涵盖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

·  各服务功能的定义与实例分析(如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的功能性差异)

3章:总则

理解评估的原则、目标和范围

·  评估的规范性、可操作性、先进性及经济技术可行性

·  使用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进行生态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分析

·  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的设定方法

4章:技术流程

熟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技术流程

·  从评估区的空间范围划定到数据准备的技术流程

·  指标提取、模型运算到评估结果呈现的完整流程图解析

·  各流程步骤的重要性与衔接

image.png 

5章:评估指标体系

掌握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  主要评估指标及其定义:如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防风固沙量等

·  表格解析:各指标的功能和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6章:评估技术方法核心内容

1.相关软件安装及数据获取

1.1 ArcGIS软件与ENVI软件安装及界面介绍

2.水源涵养量

2.1.方法概述:水源涵养量用于衡量生态系统通过截蓄降水、增强土壤渗透以及补充地下水所增加的水资源量。

2.2.收集降雨和蒸散发数据:

通过遥感或气象站获取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降雨和蒸散发数据。

2.3.计算地表径流:

利用水量平衡方法估算地表径流,尤其是高降雨区域。

2.4.计算各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

将所有生态系统类型的水源涵养量相加,得到整体水源涵养能力。

3.土壤保持量

3.1.土壤侵蚀原理

介绍土壤侵蚀类型及土壤侵蚀形式,重点介绍土壤侵蚀预报模型。

3.2.土壤流失方程

介绍中国土壤流失方程与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3.3.降雨侵蚀力因子

介绍降雨侵蚀力的主流计算方法和研究现状。

3.4.土壤可蚀性因子

介绍土壤的颗粒组成和有机碳,以及如何采用EPIC模型来计算

3.5.坡长坡度因子

3.5.1 数字高程模型(DEM)简介

3.5.2 坡长坡度因子(地形因子)公式的构建

3.2.3 基于DEM的坡长坡度因子提取

3.6 植被覆盖因子

3.6.1 基于ENVI5.3软件的植被覆盖度提取

3.6.2 旱地植被覆盖因子计算

image.png 

4.防风固沙量

4.1.方法概述:

利用修正风力侵蚀方程(RWEQ)计算固沙量,衡量生态系统通过降低风力侵蚀对防风固沙的贡献。

4.2.步骤说明:

计算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使用气象数据确定气候因子(WF),根据土壤成分计算土壤可蚀因子(EF)和土壤结皮因子(SCF)。

4.3.计算潜在和实际风力侵蚀量:

代入相应的参数,得出潜在和实际风力侵蚀量。

4.4.计算防风固沙量:

二者的差值即为防风固沙量。

5.生境不可替代性指数

5.1.方法概述:

生境不可替代性指数用于评估区域生态系统中物种分布的独特性和保护价值,使用Marxan选址运算模型计算。

5.2.运算模型:

使用Marxan软件的选址模型,依据约束条件进行迭代计算,得出各区域的保护优先级和生境不可替代性指数。该指数是0至1的连续值,值越高表示保护价值越大。

5.3.步骤说明:

5.3.1 选择指示物种和数据准备:

根据历史数据选定指示物种,确定每个物种的分布区域。

5.3.2 设置约束条件:

为各物种分布设置保护目标,限制保护成本阈值等条件。

5.3.4 运行Marxan模型:

进行100次迭代运算,生成每个区域的不可替代性指数,数值越高表示该区域对物种保护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越强。

7章:评估结果解读与应用

掌握评估结果的解读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  不同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的结果解读技巧

·  评估结果对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  实例分析:基于评估结果的决策应用与关键生态保护区的识别

通过本课学习,收获与掌握:

1.独立完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估工作

2.根据评估结果为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运用所学技术方法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详情微信:6231 455 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7877-1460537.html

上一篇:生命周期评价流程梳理 工作流程从项目开始到得出结论的全流程梳理 建模思路与方法、模型结构与生产工艺流程之间的关系、特殊
下一篇:PHREEQC在物质的反应迁移模拟中应用及实例练习【PHREEQC模型 培训】
收藏 IP: 123.18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