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mi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mingcheng

博文

经典力学框架中的黑洞问题

已有 618 次阅读 2024-10-16 16: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经典力学框架中的黑洞问题.doc

1、    经典力学框架中的黑洞问题

虽然黑洞这个名字直到1968年才由美国科学家惠勒(Wheele)提出来1 。然而,有关黑洞研究的历史却可追溯到200多年以前。在整个18世纪,科学家们大都相信牛顿的光粒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光是由光源以极高的速度发出的粒子组成。

1783年,英国科学家米歇耳(Michell)假定光粒子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受到引力的作用,他计算了一个具有太阳密度的天体必须多大,才能使逃逸速度大于光速。米歇耳得出,直径为太阳直径500倍的这样一个天体,其逃逸速度应该超过光速。如果这样的天体存在,光也不能逃离它们,所以,这样的天体人们是看不见的。2

    1795年,法国的拉普拉斯(P·S·Laplace,1749~1827)首次提出了“黑洞”的概念,他认为,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186公里/秒,如果地球的半径r缩小到几厘米,其密度将非常大,地球表面物体的逃逸速度将超过光速3×10的5次方公里/秒,这时,外部的光可以射到地球上来,但地球上的光却无法逃逸到太空中去,太空外部的人看不到地球云层反射的光,地球就成了宇宙中的一只“黑洞”。同理,如果宇宙中有某些天体的密度特别大,也就会变成宇宙中的“黑洞”。

1798年,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Laplace)也独立地推导出与米歇耳相同的结果。米歇耳和拉普拉斯所提出的看不见的天体,就是今天所说的黑洞。

米歇耳和拉普拉斯的工作都是建立在牛顿引力理论基础上的。由于米歇耳的研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因此,用牛顿力学得出的黑洞一直被称为拉普拉斯黑洞。

拉普拉斯黑洞可以这样理解:每个星球都有一个逃逸速度,所谓逃逸速度就是物体摆脱星球引力场所需要的最小速度。一个星球的引力场越强,其逃逸速度就越大。用牛顿力学很容易计算出一个质量为,半径为的球状星球的逃逸速度为                  (1-1),公式(1-1)的推导我们将在后面给出。当一个星球的逃逸速度超过光速,即 c (1-2)时,如果这样的天体存在,光也不能逃离它们,所以,这样的天体人们是看不见的。拉普拉斯黑洞的概念最初就是这样产生的,根据这一思想,可以给黑洞下一个定义。

定义1.1:一个星球,如果它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即光也不能从其表面逃出,这个星球就是黑洞。

黑洞的另一定义出自广义相对论,按照广义相对论,物质决定时空如何弯曲,而光和物质的运动将由弯曲时空的曲率决定,当曲率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线就无法跑出去了,广义相对论中黑洞的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下面是钱德拉塞卡(Chandrasekhan S)给出的黑洞定义。

定义1.2:黑洞将三维空间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以称之为视界的二维光滑曲面为边界的内区域,一个是视界以外渐进平直的外区域,而且内区域的点不能与外区域的点交换讯息。

虽然有关黑洞的定义不只一个,但是定义1.1是最基本的,因为这个定义给出了黑洞的最重要的物理特征——光也不能从其表面逃逸。

由于本书主要研究什么样的星球不是黑洞,所以上面两个定义并不使用,我们将要使用的是下面这个定义。

定义1.3:一个星球,如果它的逃逸速度小于光速,即物体可以以小于光的速度从其表面逃逸,那么这个星球一定不是黑洞。

不管黑洞如何定义,无论是用牛顿力学的方法定义,还是按照广义相对论的方法定义,定义1.3均能成立,因为,所谓黑洞是这样一种星球,任何物质都不能逃离出去,如果物质可以以小于光的速度逃到无穷远处,那么,这个星球显然不是黑洞。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黑洞概念与星球的逃逸速度密切相关.

笔者认为,根据引力质量与电磁质量之间的关系,引力质量与电磁质量没有相互作用,因此在经典力学范围内不存在黑洞.

参考文献:

【1】Wheeler J A. American Scientist, 1968, 56:1

【2】Michel, J. Philos. Trans. 1783, 74:35-5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9997-1455607.html

上一篇:物理学理论发展趋势
下一篇:2.黑洞的广义相对论基础
收藏 IP: 60.217.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