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挑 ...

博文

浙江大学团队研究表明:一次性纸杯释放微塑料,中国人这习惯更危险,人体100%发现!

已有 552 次阅读 2024-9-22 14:05 |个人分类:地球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浙江大学团队研究表明:一次性纸杯释放微塑料,中国人这习惯更危险,人体100%发现!

原创J. Hazard. Mater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2024-09-22 13:52:50

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次性纸杯使用背后的潜在健康风险,尤其是与微塑料摄入有关的问题。该研究由蒋超教授和陈琼博士领导,成果近期已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的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微塑料,通常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日益严峻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微塑料不仅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还广泛存在于人类的食物链中,甚至可以在人体的各种组织中被检测到。此前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已经进入了人体的血液、胎盘乃至精液中,表明微塑料具有穿透生物屏障的能力。

研究团队筛选了市面上五种常用的一次性纸杯,并在这些纸杯中倒入热水后,检测到了大量释放的微塑料。通过进一步的小鼠实验,研究者们发现,这些微塑料会对母体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每天只需用一次性纸杯喝上3.3杯热水,就能显著改变盲肠微生物组、代谢功能和免疫健康状况,甚至增加流产的风险。此外,微塑料还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组织偏好性积累,主要集中在胎儿、胎盘、肾脏、脾脏、肺部和心脏等部位。

image.png

“研究表明,即使是适度使用一次性纸杯饮用热水,也可能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功能的显著变化,进而影响代谢和免疫功能。”微塑料已经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存在比想象中更加普遍。

面对微塑料的潜在威胁,科学家呼吁:“虽然目前尚未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微塑料会直接引发人类疾病,但从预防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尽早采取措施减少微塑料的接触。”他建议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容器,特别是在加热食物或装热饮时,避免使用纸制容器,因其塑料内膜较为脆弱,容易在高温下释放微塑料。蒋教授还强调,对于准备怀孕或已怀孕的女性而言,应当更加警惕微塑料的风险,因为她们可能是微塑料潜在健康风险的主要受影响群体。

为了减少微塑料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公众应提高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使用玻璃或其他非塑料材质的餐具。与此同时,希望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共同推动相关食品安全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保护公共健康不受微塑料的侵害。

这项研究不仅为理解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提醒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不应忽视潜在的长期健康风险。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或许会有更多关于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新发现,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当前的生活习惯,还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挑战保持警觉。

丁香园采访蒋超教授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Dvm25Ja5AfNFHboilxWxDQ

更多信息请阅读

Chen, Q., Peng, C., Xie, R., Xu, H., Su, Z., Yilihan, G., Wei, X., Yang, S., Shen, Y., Ye, C., & Jiang, C. (2024). Placental and fetal enrichment of microplastics from disposable paper cups: Implications for metabolic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during pregnancy.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478, 135527.

image.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52161.html

上一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斯坦福大学开发了一种自动识别矿物工具——SandAI,为揭示地球的秘密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下一篇:佛罗里达大学生物系团队研究表明——元素与同位素特征助力固氮植物快速识别
收藏 IP: 210.77.6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