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mi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mingcheng

博文

光电效应

已有 317 次阅读 2024-9-13 09:5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7.光电效应.docx

光电效应

1887年赫兹在研究光波性质时发现,如果用紫外光照射电极,那么电极间的放电就变得容易“点着”了.演示这种这种现象时,将一个阴极置于真空管内,并用光照射它.这时就开始有电子从阴极飞出.这些电子向正电极(方向)运动,产生很微弱的电流.研究这些电流与入射光的颜色和强度间的关系是很有意思的.像图?所示的那样测量出电流和电压,就能够确定释放出的电子的数目和能量.根据麦克斯韦理论我们可以期望,光源的功率越大,释放出的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也越大.但这却与实验观察到的完全不同.

总电流的大小表征着放出的电子数目的多少,它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但对于阴极来说,单个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颜色(即它的频率)有关.即使是很很弱的光源,只要它的频率足够高,也能引起很大能量的电子的发射.另一方面,低频率的光,不论,不论光源的功率多大,无论如何也不能引起电子的发射.这样的结果是与麦克斯韦理论相矛盾的,因为根据麦克斯韦理论,光也好,电场矢量或者是振动的光波也好,都是依靠电场作用于的力而传递能量的.如果光源很弱,则分布于整个空间的电场矢量也很弱.对于这样弱的电场来说,要打出足够能量的电子将需要很长的时间.可是在实验中看到的事实是:不管紫光的强度如何,只要它以射到阴极上,立刻就发出光电子.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从微观看来,不管什么光电效应,归根结底,乃是光与电子相互作用带来的结果.二者相互作用,各自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于光而言,它或被吸收,或改变频率和方向;对于电子而言,发生了能量和状态的变化,从束缚于局域的状态转变到比较自由的状态,从而致使物质电特性发生了变化.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证实麦克斯韦所预言的光波的存在的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当用紫外光照射他的装置时,电极之间发生电火花要容易一些.赫兹作了进一步研究,但没有坚持下去.一年后,霍耳瓦克斯证明,这是由于出现了带电粒子的缘故.后来,人们知道这种粒子就是电子,紫外线可以从金属中“照出”电子,可见光等也有这种本事.至今,人们把由于光照射固体而从表面逐出电子称为外光电效应,或光电发射效应,被光逐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http://210.34.16.248/dxwl/course/chap20/2/body.files/image002.gif

B:光电效应实验图像

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光是一种粒子.

B:photoelectriceffectexperimentimage

外光电效应是把两个金属电极即阴极K和阳极A安装在抽成真空的玻璃泡中,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上直流电压并串联一个灵敏电流计G.当光不照射阴极K时,玻璃泡内阴极K和阳极A之间的空间无载流子,如果不顾及暗电流的话电阻为无穷大,没有电流流过G.当有光照射阴极K时,便有光电子从阴极飞出,在电压作用下,飞向阳极A,G中便有稳定的光电流流过.

1899——1902年赫兹的助手勒纳德利用各种频率和强度的光,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了三条实验规律.1.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金属阴极K时,只要阴极与阳极之间有足够的加速电压,光电流正比于光强.2.每种金属各自存在一个足以发生外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当光的频率大于这个频率时,不管光多么弱,都会立刻发射光电子,不存在时间滞后.当光的频率小于这个频率时,不会逸出光电子;3.光电子从金属表面刚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1/2mv2与光的频率有线性关系,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光电效应三条实验规律,除了第一条能利用波动说解释以外,其它两条实验规律与光的波动学说发生了剧烈冲突.

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新理论,究竟超过他同时代自然科学家的思想境界有多远,这从1913年柏林第一流的物理学家们的评论中可以一目了然.当爱因斯坦被任命为柏林科学院院士时,他们在赞扬了他在科学上的多方面成就后,要大家特别重视他的光量子假说:“他在探索过程中,往往会超出预想目标,比如在光量子假说方面就是这样,因而对他作出评价不会太困难;在精密自然科学中,一次冒险也不作,便不会有真正的创新.”

虽然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是对Planck量子概念的极大支持,但是Planck不同意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这一点流露在Planck推荐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的推荐信中.“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在近代物理学结出硕果的那些重大问题中,很难找到一个问题是爱因斯坦没有做过重要贡献的,在他的各种推测中,他有时可能也曾经没有射中标的,例如,他的光量子假设就是如此,但是这确实并不能成为过分责怪他的理由,因为即使在最精密的科学中,也不可能不偶尔冒点风险去引进一个基本上全新的概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9997-1450930.html

上一篇:玻尔对应原理的意义
下一篇:爱因斯坦对于光电效应的解释
收藏 IP: 60.217.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