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暗物质与宇宙104-万有引力

已有 41 次阅读 2024-8-13 08:54 |个人分类:暗物质与宇宙模型-第二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暗物质粒子由正反粒子构成,暗物质与正反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解开现代物理与现代天文的唯一正确路径。

万有引力

场态粒子由于引力存在而聚集在星系周围,由于斥力存在而散布于整个宇宙空间,且存在一定的密度梯度。所有的显态粒子都沉浸在场态粒子的海洋中。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不断相互作用,相互诱导振荡并通过交换光子传递能量。

当没有任何显态粒子时,场态粒子会绝对均匀地散布于整个宇宙。此时,场态粒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相互平衡,电荷、质量、运动、分布等均处于良好的对称状态。

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斥力变化快。显态粒子是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粒子,显态粒子的原子核相当于永久偶极,一个个不停运转的电子相当于瞬时偶极。显态粒子的永久偶极和瞬时偶极对场态粒子的吸引力显著大于场态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致使场态粒子由于显态粒子的引力作用而聚集在星系、星体周围,由于斥力存在而散布于整个宇宙空间,且存在一定的密度梯度。

显态粒子的各种偶极对场态粒子具有显著的诱导力,会表现出明显的吸引力,因此会只是场态粒子的密度升高。显态粒子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密度升高,达到了一定密度梯度后,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这种密度升高向外传递过程中存在球面衰减。

场态粒子能够不断诱导核外电子跃迁到其他轨道,核外电子不断诱导场态粒子成为瞬时振荡场态粒子。场态粒子成为瞬时振荡场态粒子,并可通过与周围的核外电子或场态粒子相互作用并向外辐射能量而恢复到原始状态。显态粒子会与周围的场态粒子相互作用,不断相互诱导振荡。显态粒子与场态粒子间、场态粒子之间不断通过交换光子而相互作用传递电磁波。

场态粒子存在密度梯度时,宏观上主要表现为梯度密度产生的引力和斥力的差值。显态粒子均有使场态粒子密度升高的趋势,致使星体与星系周围场态粒子的密度升高且存在规律的密度梯度,就形成了密度恢复均匀分布的势。

总之,场态粒子因其超对称结构而形成典型的对称双星系统。场态粒子半径极小,且为电中性。场态粒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因其超对称结构而使引力和斥力平衡。当没有显态粒子时,场态粒子均匀分布。显态粒子是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粒子,如氢原子是典型的恒星-行星系统。场态粒子与显态粒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随着距离增大引力和斥力均减小,随着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只是斥力的变化速度大而已。由于显态粒子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质量较大粒子相对静止,而质量较小粒子绕着质量较大粒子运动。对于半径极小的场态粒子而言,原子核相当于永久偶极,一个个不停绕核运动的电子相当于瞬时偶极。永久偶极和瞬时偶极对场态粒子有显著的诱导力,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密度提高后,引力和斥力才能达到一个平衡。显态粒子因天然质量对称性破缺,诱导场态粒子密度升高,在向外传递的过程中存在球面衰减,衰减与同心球面面积成正比,因此存在密度梯度。存在密度梯度的场态粒子存在恢复均匀分布的势。两个超距存在的显态粒子,均会使场态粒子密度升高,且均因球面衰减而存在密度梯度。所有的宏观力、长程力或超距力均表现为粒子间各种作用力的叠加,必然表现为引力和斥力的差值。双向密度梯度存在的场态粒子具有恢复均匀分布的势。此时,引力和斥力的差值只表现为引力而不表现为斥力。由于恢复对称性的势,引力均只指向密度升高最大的方向。这也更好地诠释了万有引力的超距作用,更完美地解释了万有引力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的根本原因。万有引力是场态粒子因密度梯度产生电磁力的引力与斥力差值,不是基本力而是电磁力的复合力,本质上仍是电磁力。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uj1rIXC74H0gUlBw2lrgA?pwd=vw8s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超精简版PP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Zp5A-LzBygGHRKEq31GpCw?pwd=73dq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458-1446251.html

上一篇:暗物质与宇宙103-弱相互作用力
下一篇:暗物质与宇宙105-范德华力
收藏 IP: 192.214.1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5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