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我与上大共成长

已有 1785 次阅读 2024-7-4 22:54 |个人分类:往事钩沉|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今年适逢上海大学新合并组建三十年。屈指算来我入职上海大学已近27年。“大抵龙飞云必动,请观二十七年前。

 

19979月,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进入钱伟长先生领导的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力学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博士后研究。数月后,力学所安排了博士后的合作导师,程昌钧教授指导我进行黏弹性结构混沌振动及其控制的博士后研究。后来了解到,程昌钧教授受钱伟长校长委托,创建了上海大学力学系,在1997年初正式担任力学系主任。她全面负责数学、物理、力学综合班的教学工作,并于1996年秋季开始首届招生;她还主持开展了上海大学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力学系教育体系与课程建设内容改革的设想与实践”。在平时交流中,程老师反复跟我们宣讲钱伟长教育思想,要拆除“四堵墙”。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钱先生强调高校有教学和科研两个任务,但要由一支队伍承担。因此教师既要搞科研,又要搞教学。后来我学习了《钱伟长论教育和教学》,其中言简意赅地写道,“你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1999年秋季学期,首届综合班力学专业本科生有50学时“振动理论”课程。虽然我还没有出站,程老师考虑到我的专业背景,安排我主讲,这样我在出站前夕就开始给本科生上课。当时力学所在延长校区,综合班的课在嘉定校区上,上课要乘校车往返。校车有时经停仍在建设中尚未投入使用的宝山校区,那里还能见到大片农田。“振动理论”课采用我的博士生导师刘延柱教授领衔编著的《振动力学》为教材,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作为第三作者参与该教材的建设。基于我在攻读博士学位前讲授“机械振动”课的教学经验,以及从事非线性振动研究的体会,调整了教学体系,拓展了教学内容,尤其是增加了非线性振动包括分岔和混沌等内容。在主讲“振动理论”的同时,参加程昌钧教授主持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弹性力学课程建设”,在程老师指导下承担弹性力学试题库中部分试题的选择和求解的工作。该教学项目为自己提供了学习锻炼全面提高素质的良好机会,有效地促进了自己的成长。

 

由于振动力学和弹性力学的教学工作,我分别作为第二完成人和第四完成人的教学成果“振动力学教学内容革新与教材建设”和“弹性力学课程建设与试题库” 2001年均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科研工作也取得同行认可的进展。2005年在中国博士后制度建立20周內之际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博士后”。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程昌钧教授不仅作为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授业解惑,也是钱伟长教育思想的传道人。我特别自豪的是,继程昌钧教授在2000年在上海大学率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后,我在2015年成为上海大学该奖项的第二位获奖人。“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我也努力把从前辈学到的传授给更年轻一代,并取得一定成效。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丁虎,留校工作后,不仅相继获得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而且获得中国力学学会徐芝纶优秀教师奖,所负责的“振动力学”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丁虎教授的博士生已经在指导博士生,“江山代有才人出”。

 

“物换星移几度秋”,“流光容易把人抛”,二三十转瞬即过。个人欣慰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在钱伟长教育思想指引下,上海大学由昔日地方性大学发展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我个人也由新入职的博士后成长为国家级领军人才。饮水思源,我与上大共成长!

 

 

撰稿人个人介绍[从略]

 

 

有图片版本见:上海大学泮溪师苑·我与上大同成长

 

后记

 

本文是命题作文。学院党委领导代表教师工作部约稿,并转给我征文通知(见后附)。作为已过退休年龄的老员工,为学校写这种忆旧文字只能当仁不让,于是答应了。当时已经过了截稿时间近十天,我又拖了两三周,总算在截稿时间一个月后交卷。贴出时,编辑修改了标题,因此我把正文中的引文相应删去了。这里贴出的是修改前的版本。我一直以为征文主题是“我与上大共成长”,这里仍将错就错。顺便一提,18年前,读高中的女儿参加学校所在社区的来沪人员征文“我与上海同发展”,获得三等奖(女儿中小学时的校外获奖证书)。她那篇写得有些太颂圣,我还没有在博客里贴出,以后找到了贴。

 

 

关于开展上海大学“我与上大同成长”主题征文的通知

 

各二级党组织: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聚力之年、提质之年、攀登之年。学校即将召开第四次党代会,也将迎来上海大学建校102周年,上海大学新合并组建30周年。为生动展现我校教职工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增强大家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励大家赓续红色基因,追卓越创一流,经研究决定开展以“我与上大同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征文内容

 

围绕学校新合并组建3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回顾自己入校以来的职业生涯,抒发自己与上大“同成长”的所思所感,讲述自己对学校红色基因、钱伟长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及育人文化等的理解与传承,表达自己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与祝福。

 

二、征文对象

 

进校十年以上的教职工代表我与上大共成长(含退休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三、征文时间

2024415日至202458

 

四、相关要求

 

() 征文紧扣主题,题目自拟,体裁不限,正文篇幅以1500字以内为宜,并提供与文章或作者相关的图片34张,图片写清完整注释。

 

() 文末需另附撰稿人的个人介绍,含学院\部门、岗位、姓名、入校年限等基本信息,300字以内。

 

() 请各二级党组织将审核确认的征文电子版于58(周三) 17:00前,打包发送至邮箱[从略]。原则上每个单位选送征文13篇。邮件和附件主题统一以“学院\部门+主题征文”命名。

 

联系人:[从略]

联系电话:[从略]

 

党委教师工作部  党委宣传部 工会 离退休党委

 

 2024415

 

 

助课生涯

 

九十年代初的论文奖励

 

九十年代初的论文奖励()

 

讲过的课程1

 

讲过的课程2

 

30年前的一则简讯

 

九十年代初学校的“承包”和“聘任”

 

意外礼物

 

钢院往事:同学的记忆

 

第一次分手

 

博士后证书

 

参加课程建设项目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期刊论文清单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六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的发言

 

在上海大学庆祝第二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与主持人对话

 

平淡而充实的职业生涯

 

在“从教三十年教师颁证仪式”上的发言

 

关于年轻人在力学所的成长----所庆三十周年视频访谈

 

力学教学小品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奖感言

 

乐观为研 致力前行

 

“振动型能量采集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简要介绍

 

泮池之师2019

 

美言不信

 

教学的思考与追求

 

上海教育电视台访谈摘要

  

在“钱伟长教育思想与上海大学改革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

 

纪念钱伟长先生系列活动直播!科研“不厌,教学“不倦”

 

在首届“吴兴华数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吴兴华数学奖”纪念册留言

 

“超越自己,未来可期”

 

孙明敏:以职业精神示范学生,用求知热情感染学生

 

“非线性振动与控制团队”入选上海大学首届研究生“卓越导学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力学技术研究院访谈

 

致敬新时代领跑者

 

关于“振动控制团队”的“上观”报道

 

校级教学成果奖:30年的回顾

 

中国高被引学者: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440969.html

上一篇:沈阳市博物馆之时光
下一篇:世纪公园
收藏 IP: 114.93.192.*| 热度|

6 杨正瓴 许培扬 王安良 郭战胜 郑永军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