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yuanf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yuanfang 1963年出生,男,汉族,博士,教授。

博文

[转载]中山大学张仁铎教授应邀来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做学术交流

已有 1176 次阅读 2024-5-15 17:3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202459日下午,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于学校科学会堂报告厅举行了“科学研究的维度--批判性思维的构建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主讲人为中山大学张仁铎教授。水文水资源学院书记石朋教授、陈元芳教授、王卫光教授、王文教授等老师,我院研究生以及西康路校区相关学院的100多名师生参会报告会由石朋书记主持。本次报告会由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举办。讲座初始,张老师提出了讲座涉及的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为什么批判性思维能力是研究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二是“为什么多样性写作活动是构建和训练研究生批判性思维最有效的方法”;三是“怎样通过多样性写作活动来构建和训练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报告第一部分,张老师指出了当前研究生面临的困境,包括:没有认识到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不能深刻理解科研活动始于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缺乏问题导向式的论文写作,局限于具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没有养成苦想勤写的科研习惯,不知道如何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等。他认为以上困境究其原因是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报告第二部分,张教授幽默的提到他的国外导师的赠言:“Buying a house: locations, locations, and locations; Graduates: papers, papers, and papers”,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论文撰写是构建和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最强有力工具,学术论文的发表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所获得的成果。张老师特别强调有意识地、主动的、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而批判性思维根源在于提出问题本身,主动提出问题有利于激活学生对于问题的好奇心和思考。张老师指出训练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方式:多样性写作活动(学术论文,学位论文,项目申请书等正式写作和各种非正式写作)和学术交流活动。之后,还提到为什么要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优秀论文的本质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而多样性写作活动是与批判性思维紧密联系的。他还详细对比分析包罗万象的写作、资料堆积式的写作和问题驱动式的写作异同点。在报告第三部分,张老师指出代表性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研究计划、学术论文和项目申请书。他特别强调,上述主要成果中,引言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引言的“心脏”就是提出科学问题和提出论点。张教授给在座的研究生的建议就是,科学研究入门应该从写引言开始。紧接着,他提到了其对引言的要求,引言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近几年发表或是有足够影响力的文献,引言需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或需验证的假说。之后,张教授提到了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制定的基本原则,怎样写结论以及讨论部分。总结来说,论文写作就是一个以论点主导的,至上而下,至下而上的过程。论点主导写作是以解决科学问题为导向,其中批判性思维贯穿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张老师总结到,批判性思维贯穿于一切正式写作和探索性写作活动中,其核心目的是凝练及解决学术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需要研究生在行动中不断思考、不断写作、不断修改。将批判性思维在研究计划→学术论文→项目申请书中进行体现。他希望研究生们可以在自己的科研活动中始终贯彻思维主线,实践行动主线,实现成果主线。张教授最后强调:研究生的学术生涯的最核心活动和目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能力,不断出创新性成果;运用多样性写作(探索性写作、论文写作)这一最强有力的工具不断训练和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早日结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硕果:多发论文、发高水平论文!报告的交流环节,与会师生与张老师还就如何全面深入开展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教育、如何在本科生阶段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等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张老师的报告站位高、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是他多年指导研究生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总结,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参会师生认为通过聆听张老师报告收获满满的,受益匪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53-1434241.html

上一篇:[转载]周创兵院士受聘母校河海大学荣誉教授并做客“长江大讲堂”
下一篇:[转载]2023年度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奖励项目评审会在河海大学举行
收藏 IP: 221.226.114.*|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