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kysdc 地球科学苑-地学科普与地质灾害

博文

科学网上的友谊 精选

已有 30772 次阅读 2024-1-28 18:56 |个人分类:地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这是根据2024年1月27日下午“2023年度十佳博文评选活动直播”上的发言整理的图文版,增加了孟庆仁老师的博客地址,增加了几张与段旭老师一起野外考察时的照片。

我是2008年3月加入科学网博客的,当时主要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围观。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我全身心投入到地震后的相关项目中,直到2009年下半年重新关注科学网,第一篇博文就是在2009年11月写的,比较常规化撰写博文是从2011年才开始的。

在与科学网博友产生互动的过程中,陆续与数百个不同领域的朋友结识。今天我想聊一聊其中的两类朋友。第一类是师长型的朋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科学网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这类的朋友很多,这里我想特别讲两句已经去世的孟庆仁老师。

孟老师是我的学长,都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不过他毕业时我才出生。在孟老师的博文中,我发现了很多珍贵的地质队员的生活记录,同时他还是一位比较多产、多才多艺的博主,在互动中,我们成为了忘年交。孟老师是一位敢于直言、不人云亦云的地质学家,特别感动我的是孟庆仁老师对于权威论断的质疑。例如,他对贵州平塘“藏字石”的所谓“奇观”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提出了与著名专家截然不一样但又是非常客观而科学的看法,发表了多篇博文,字里行间透着老一辈地质学家求真求实的精神。同时,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下,这也正是科学网博客的重要性的表现。许多没有以正式的杂志文章发表的观点,在科学网博客中可以发表、保存和流传。

另一类是志同道合、互补型的好友。因为科学网博客的特殊性,朋友之间少了许多虚的礼仪性质的内容,在博文中以及双方之间或不同人之间的互动中更能反映人的学识、性格、道德水平。许多朋友虽然不属于相近或相同专业,但可以成为专业互补型的好友。例如,我与博物家者段旭老师相识于科学网,很快便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经常在一起进行科普研学活动,已经愉快地合作了十多年。

借此机会,希望更多年青的科学家加入到科学网博客,因为它比经典的学术平台更及时、更友好,形式更多样。可以很学术,也可以很文艺。让我们大家在这个平台增加更多的了解,彼此充电,或许能让你的人生多一点精彩或经历,同时也以另一种方式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增砖添瓦。

我与段旭老师的部分野外工作照片:

20120311九合山庄鱼-段旭 拷贝.jpg

这是2012年3月11日在北京西山时的照片,左上角除了段旭老师外,还有一位科学网博主刘立。左下照片是段旭老师在户外抓鱼的小朋友的战利品中发现了北京地区多年不见的鱼种(参见右下图)

_8104234(16-9)九合山庄-20170814.jpg

想找一张合影照片还很困难,野外一起,却没有太多合照。上边和下边这两张照片是2017年8月带领少年时的小朋友在北京西山研学时的合影,上图是我拍的,自然不在其中,下图是段旭老师拍的。

1682909622-20170814.jpg

下边这张照片拍摄于2012年6月12日,显示的是地震后液化砂泥向上喷出的通道,段旭老师以比例尺的形式出现在照片中。

SDC_1239-20120612.jpg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317-1419683.html

上一篇:土林揭秘
下一篇:央视纪录片《破解地球的奥秘——向地球内部进发》的一些问题
收藏 IP: 117.129.68.*| 热度|

42 尤明庆 宁利中 郑永军 许培扬 徐芳 周浙昆 孙学军 张学文 刘立 汪育才 王启云 王涛 冯大诚 史晓雷 吕秀齐 梁洪泽 汪运山 杨正瓴 武夷山 杨学祥 籍利平 夏向阳 黄永义 贾玉玺 逄焕东 张忆文 李学宽 陈蕴真 王成玉 谌群芳 彭真明 王从彦 崔锦华 王德华 王帅 石勇强 信忠保 徐长庆 段德龙 李建国 朱晓刚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