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有利于2023年厄尔尼诺发展

已有 885 次阅读 2023-10-18 07:39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2023年09月20日 03:44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美国《商业内幕》网17日消息,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卫星图像显示,9月中旬南极洲的海冰面积创下历史新低。

  北极和南极地球的海冰均在减少。在南极洲,继2017年和2022年检测到创纪录的最低水平之后,海冰面积在2023年至少两次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截至17日,卫星数据显示,南极洲周围仅存在1689.2万平方公里的海冰,比9月份的平均海冰面积少了150万平方公里,也远低于之前的南极冬季记录低点。消失的区域大约是不列颠群岛大小的5倍。相比之下,1986年同一天检测到的海冰面积为1783.4万平方公里。

  报道称,南极洲在很多方面都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上升了3.2℃,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多。据南极和南大洋联盟称,其海洋升温速度也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快。20世纪80年代,南极洲平均每年损失400亿吨冰。到2020年,这一数字扩大逾6倍,达到每年2520亿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洲陆地冰的消失导致海平面上升7.2毫米。科学家警告说,不稳定的南极洲可能会对地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迫使全球气温上升,从而给人类带来潜在的毁灭性后果。

  南极洲巨大的冰层调节着地球的温度,其白色表面将太阳的能量反射回大气层,并冷却其下方和附近的水。专家表示,如果没有冰来冷却地球,南极洲可能会从地球的“冰箱”变成“暖气片”。

【编辑:田博群】

https://www.chinanews.com/gj/2023/09-20/10080720.shtml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2023-02-20 15:15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科学家16日报告,南极冰盖面积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支撑南极洲地面冰盖的较厚冰架暴露在海浪和温暖的气温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表示,近日南极洲的海冰面积降至191万平方公里,为197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的历史最低纪录是2022年创下的。


NSIDC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融化季节可能还剩几周时间,预计在达到年度最低水平之前,还会进一步下降。”

海冰融化对海平面没有明显的影响,因为冰已经在海水中了。但是,海冰环抱着南极洲的巨大冰架,这些冰架是淡水冰川的延伸,如果它们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继续融化,将在几个世纪内导致灾难性的海平面上升。

NSIDC表示,大部分南极海岸的水现在没有冰,使冰盖边缘的冰架暴露在波浪作用和变暖的条件下。

南极在夏季解冻和冬季结冰循环期间,经历了显著的年度变化。过去40年,全球变暖使格陵兰冰川和北极冰盖快速融化,南极大陆没有经历这一过程,但自2016年以来的高融化率引发了人们的担忧,显著的下降趋势可能正在形成。

此前,南极冰盖面积最小纪录是在去年2月创下的,当时漂浮在南极海洋上的冰层面积首次降至200万平方公里以下。

据欧洲哥白尼气候监测器(C3s)信息显示,今年1月份的冰层面积已创下历史新低。

尽管2022年全球范围内受到拉尼娜天气模式的降温影响,但该年仍是有记录以来第五或第六个最热的年份。

https://www.sohu.com/a/643396024_12147988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77400.html

         潮汐组合对厄尔尼诺的控制值得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384039

         近期数据表明,由于南极半岛异常变暖(黄色区域变大),海冰异常变小,减弱秘鲁寒流,厄尔尼诺发展快于预期。

       NOAA发布的2023年4月气候情况表明:

       全球平均海洋温度在4月份创下历史新高,比长期平均温度高1.55华氏度,仅比2016年1月强厄尔尼诺期间创下的海洋温度纪录低0.02度。

       南半球今年4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

       全球平均气温是174年来记录中第四热的四月,比20世纪平均气温56.7华氏度高了1.8度。

       今年4月也是连续第530个月气温高于20世纪平均水平。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4POD7LI051198AK.html

       南半球今年4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南极红光、南极红雪和火山爆发

已有 270 次阅读 2023-5-16 15:46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388243

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作用

南极半岛在3月达到平均最小海冰覆盖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的海冰覆盖面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南半球在2月达到它夏天的最低点,而北半球则在9月。

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

      20143月南极半岛在3月达到平均最小海冰覆盖面积,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在3月增强,而在9月达到最大的海冰覆盖面积将导致厄尔尼诺现象减弱,除非9月南极半岛海冰增多受到抑制。


1.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5496.html

       2023年2月和9月南极海冰异常减少是2023年厄尔尼诺形成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杨学祥.  厄尔尼诺现象的构造基础与激发因素.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4):367-370

杨学祥.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世界地质, 22(4): 380-384

杨学祥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世界地质, 2004, 23(1): 28-34

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自然杂志. 2004,263): 151-155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5):1680-168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6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071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406321.html

上一篇:2023年10月17日夜报:南极半岛海冰季节性减少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长期上升区间
下一篇:2023年10月18日早报:南极半岛海冰季节性减少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长期上升区间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