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胡振宁:多元服务团队促进青年馆员核心能力培养

已有 1207 次阅读 2023-9-7 10:25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圕人堂文摘

图谋按:新业态环境下,如何培养青年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3年5月,笔者有幸参观了深圳大学图书馆,一句话总结参观体会为“深圳大学图书馆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之典范,40年如一日,成绩斐然。”2023年9月发现了该馆馆长深入系统地总结了该馆基于多元服务团队的青年馆员核心能力培养路径,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高校馆同行参考与借鉴,特此予以摘编。


图谋摘编自:叶兰,胡振宁.基于多元服务团队的青年馆员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以深圳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41(04):13-21.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年第4期刊发叶兰、胡振宁《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总体设计与发展路径的思考》(通讯作者为胡振宁)。深圳大学图书馆围绕核心业务组建了7个专业服务团队,着重培养了青年馆员的8项核心能力。文章介绍了深圳大学图书馆以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的模式培养青年馆员核心能力的探索,总结团队成功发展的6个核心要素,并就青年馆员的未来发展提出思考。

    深大馆以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的模式培养了青年馆员的核心能力。参照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的《图书馆员核心能力》(2022版),多元服务团队着重培养青年馆员8项核心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信息资源能力、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能力、管理和行政能力、知识和信息组织能力、参考咨询和用户服务能力、研究和循证实践能力、技术知识和技能。

    专业基础知识能力指图书馆专业人员需具备图书情报专业背景,这即意味着其已经基本达到了从业者的标准,已为进入图书馆和信息行业做好了准备;信息资源能力指图书馆专业人员应能描述和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具备在不同阶段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能力指随着图书馆及所服务社区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专业人员需保持对继续教育、专业成长和对终身学习的承诺;管理和行政能力指图书馆专业人员与行政和管理人员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指图书馆专业人员本身的管理与领导能力;知识和信息组织能力指图书馆专业人员应该具备了解知识和信息组织的原则、方法、工具和目标的能力;参考咨询和用户服务能力指图书馆专业人员具备连接用户与图书馆信息、馆藏和服务的能力;研究和循证实践能力指图书馆专业人员能够发现、解释和完成支持其机构、专业和自身的专业发展相关的研究,能展示一系列的数据、证据和研究技

能,包括但不限于研究设计和方法的应用,以及对数据分析方法和研究工具应用的理 解;技术知识和技能指图书馆专业人员应能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提供资源和服务。

    每个服务团队有其侧重培养的核心能力及对应的培养路径,每个服务团队涉及其中一种或多种核心能力,各服务团队从整体层面共同推进这8项能力的培养。

     技术研发团队主要侧重培养技术知识和技能、知识和信息组织能力。长期稳定的技术研发促使成员掌握关键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成员在开发本馆自动化系统、电子资源管理系统、新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等过程中还需要了解知识和信息组织的 相关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其知识和信息组织能力。在培养方式上,技术研发团队主要受老一辈馆员的理念影响,坚持自主研发,在长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中不断提升技术知识与技能,时刻保持对技术的敏感度,善于利用技术解决实际业务需求,推动图书馆技术与服务创新。

     学科服务团队的工作涉及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用户服务、信息资源、知识组织等多方面内容,对其核心能力的培养也需注重全面性,涉及全部8项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学科服务团队以打造创新服务品牌为目标,这激励成员为设计新产品和新服务而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目前,团队形成了ESI系列报告、学科态势分析、人才引进与评价分析、专利分析、学科数据咨询、学科资讯六大服务品牌。为保证服务品牌的质量,团队成员梳理各项服务所需的信息资源、工具、方法、分析 框架、沟通技巧等,并形成报告内容模板、撰写模式与体例,即使是第一次参与工作的馆员也可以迅速熟悉业务。

    图情前沿资讯跟踪团队侧重培养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研究和循证实践 能力。团队培养最具特色之处是汇聚了全馆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青年馆员,发挥其专业优势,以图情领域前沿资讯跟踪,培养青年馆员对前沿主题的敏感度,帮助其确立研究课题和方向,提升研究能力与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在起步阶段,图情前沿资讯主要由2010年新成立的业务资讯部承担。该部门成立的目的之一即是促进青年馆员的专业发展,其特色体现在:(1)职能新,主要跟踪图书馆界的最新发展动态、编译资讯动态、撰写与本馆业务发展相关的研究报告,为本馆的业务发展提供资讯参考;(2)人员新,以青年馆员为主,成立之初的6名员工中,4名员工是2009年以后新入馆的员工,“80后”员工占了67%。进入2022年,图情前沿资讯跟踪的编译人员由业务资讯部扩展到全馆青年馆员。这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量:业务资讯部人员有限,使得跟踪的主题有限;青年馆员新生力量逐步壮大。为此,图书 馆 在2022年1月启动“图书馆前沿问题跟踪计划”,成立了由馆长牵头的工作组,以“荔园图志”为平台,汇聚全馆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16名青年馆员,根据成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或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每人负责1-2个主题领域,跟踪并编译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青年馆员在资讯跟踪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专业的热爱与研究的热情。

    阅读推广团队侧重培养信息资源能力、参考咨询和用户服务能力。团队的主要工作是建立用户与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之间的连接,围绕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开展宣传推广,将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呈现给用户。成员在服务过程中具备了发现、检索、评估与综合信息的能力以及为用户提供咨询与服务的能力。在培养方式上,团队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阅读活动,团队又细分为具体的项目小组,通常由一名组长加2至3名小组成员组成,负责某个具体的阅读活动。以世界读书日的阅读推广为例,阅读推广团队需要发布图书馆年度阅读报告、开展图书荐读、图书展览等多项活动,这些活动分别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小组。成员在一个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提升其服务能力。

    信息素养培训、迎新宣讲团队侧重培养信息资源能力、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能力、参考咨询和用户服务能力。这两个团队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图书馆的资源及其使用开展培训,成员必须非常熟悉图书馆的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成员去了解图书馆的资源,提高其信息资源能力、参考咨询和用户服务能力。此外,团队开展信息素养培训、迎新宣讲活动行为本身即是履行图书馆作为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角色的职责。在培养方式上,主要采用内部导师制培养模式。信息素养培训团队的队伍培养主要由担任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的老馆员指导并传授教学方法与回答用户咨询等技巧。迎新宣讲团队专门邀请馆内具有二级演员和人力资源培训资质的馆员开课指导成员的表达、演讲、沟通交流等技巧。手把手教的导师制使成员迅速掌握工作技能,胜任其工作岗位。

    微信运营团队侧重培养信息资源能力。团队的主要工作是以微信等新媒体为载体推介图书馆的各类纸质与电子资源,这推动成员去思考以创新且受读者欢迎的方式描述与呈现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无形当中提高了其信息资源能力。该团队成 员大多为非图书情报专业背景,在培养方式上,图书馆基于其知识背景、业务技能和个性特质合理配置岗位,以专门岗位的形式将微信运营工作固定下来,发挥其特长与优势,使微信运营工作更加专业化。在团队的努力下,图书馆推文内容日益多样化,契合读者阅读需求提供多元化、多方位和多维度阅读推介,推文排版设计日趋精美,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度。

    深大馆各服务团队均已成立多年,稳定的团队为青年馆员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提出了团队构成5P要素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团队主要由目标 (Purpose)、人员(People)、定 位(Place)、权 限(Power)、计 划(Plan)五大要素构成。其中,目标为团队提供方向,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动力和积极性。团队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受共同的文化影响。人员是构成团队最重要的因素。团队需要不同的角色,如领导者、协调者、执行者等共同推进目标的实现。这涉及领导、分工、沟通、培训等方面。定位包含团队整体的定位和团队成员个人的定位。团队整体的定位即团队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由谁选择和决定团队的成员,团队最终应对谁负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和领导下属,这涉及领导、激励等因素。团队成员个体的定位即每个成员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个人能力必须与相应的岗位相结合,做到人尽其才,这涉及成员之间的分工。权限指团队领导者或成员被授予多大的权力范围,这涉及团队的领导与管理方面。计划指根据团队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包括具体任务的分工、任务完成时间等方面的规划,这需要领导、沟通、分工、激励等综合因素的配合。基于多元服务团队的青年核心能力培养的经验总结为6条:文化引领,凝心聚力;因才施用,合理分工;领导有方,管理规范;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充分激励,激发动力;畅通渠道,有效沟通。


延伸阅读:

王启云.技术强馆,服务立馆,人才兴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参观记.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88787.html

深圳大学图书馆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之典范,40年如一日,成绩斐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01787.html

上一篇:关于图书馆统计与评价的思考
下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487期 20230908)
收藏 IP: 61.132.1.*| 热度|

2 郑永军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