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忽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大毛忽洞 自留地是桃花源,只种颜色不耕田。 点击 【博文】 看分类目录 邮箱: lishchlishch@163.com;lishchlishch@gmail.com

博文

虎鉴,色戒和兵谏(三音战吕布)

已有 7141 次阅读 2008-1-5 07:54 |个人分类:华南虎照和大毛聊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虎鉴,色和兵(三音战吕布)
《三国演义》里的吕布,喜欢假父亲,善于认贼作父。吕布对待“父亲”是:见一个,认一个,杀一个。
如果让吕布来从事虎鉴、色戒和兵谏的工作,他一件也干不好。这就是“三音”战吕布。
 
陕西的虎鉴,
李安的色戒,
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兵谏,
其修辞手法的特征名词都是一个“虎”字,即
虎鉴,虎和虎谏,又是老虎的主题。
请各位看官分析理由和内在的联系: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兵谏(西安事变)发生在西安。
西安事变的主角是杨虎城将军,威风于一个“虎”字。
根据张学良所写《西安事变反省录》,在事变前,杨虎城曾两次向张学良进言,希望张对蒋介石有所行动。第一次在1935年。第二次在1936年12月初。上一世纪90年代,在回答张之丙姐妹的访谈时,张学良却说:“西安事变就是杨虎城,当然我们两个人,那是杨虎城不平啊。”又说:“那西安事变……那可以说他是主角哇,不过名义是我,我是主角了。当然由我负责任。”
        为了反击特务的猖獗活动,张学良下令抄了国民党陕西省省党部。此事促成了张、杨共同携起手来,也引起了正在南京主持解决“两广兵变”的蒋介石的震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蒋介石亲临西安,下榻于临潼华清池,张学良多次对蒋“苦谏”,均痛遭拒绝。蒋介石限他三天内答复是否继续执行“剿共”的命令,否则将他和杨虎城的东、西北军调离陕西。张、杨被迫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对蒋实行了“兵谏”,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2月23日至24日,张学良、杨虎城、宋美龄、周恩来等人在张学良公馆进行正式谈判,谈判达成改组南京政府、释放七君子等五项协议,但蒋介石仍未在协议上签字。圣诞前夜,周恩来提出要求要面见蒋介石,宋美龄答应了这个请求,安排了蒋介石与周恩来之间十年后的重逢。(蓝色段落来自CCTV
张学良和杨虎城兵谏只用了13天的时间。
70年后的12月,在老百姓“评虎”的压力下,国家林业局要求坐落于西安的陕西林业厅重新鉴定周老虎,从129日到现在,已经快一月了。
虎鉴的公布比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兵谏行动还神秘呢,似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是科技手段不行?还是……
真是何其相似不乃耳!
 
      杨虎城的“虎”就是周老虎的“虎”,出于同一本《汉语字典》,同是“虎”字,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含义。
 
在佛教(故事)里,虎是色的代名词。老和尚告诉从未见过世面的小和尚说,这个漂亮的女人是老虎,是要吃人的。而小和尚却说,在大街上见过的人和物里,其他的都不爱,只是喜欢那个漂亮的老虎。
由此可见,《色·戒》,其实也可以叫“虎戒”,经过周老虎事件之后,虎戒就具有非常明确的时代含义了。
李安的《色·戒》里,“色”“戒”的载体,李安试图通过“色”来宣扬“戒”。
实际上,这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永恒命题。
“色”是可视觉的,属于形而下的东西,“色”的可操作性极强。对演员来讲,就是动作的投入;对观众来讲,就是注意力的投入;对审查者来讲,就是剪刀的投入。
小和尚从未见过女人,但是也能够完全领会《色·戒》里的“色”,小和尚也完全能够操作形而下的“色”。
“戒”是“色”的死对头,属于形而上的东西。《色·戒》却用“色”作为“戒”的载体,就像是用冰来载火,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只有得道的老和尚,似乎才能用文字来表达出用“色”来载“戒”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大毛忽洞没有细看电影《色·戒》,只是望题生义。因此,以上评论与电影的主题思想没有任何关系
 


真假华南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21-13918.html

上一篇:2008:愿天下有情的老鼠终成眷属
下一篇:传统肢体式教育魂断当今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