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

已有 3144 次阅读 2022-11-19 09:39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广东科技工作者 2022-11-10 20:46  +

说起杂交水稻,人们多会想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其实,1930年前后,一位比袁隆平年长42岁的岭南科学家就已开始进行杂交水稻试验。

这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就是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丁颖。他被业内公认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1.jpg

丁颖是中国首位用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成功育成新品种的稻作学家

1934年,他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中山一号”,1936年,他又选育出每穗可产稻谷上千粒的人工杂交水稻品种“千粒穗”,轰动了整个东亚稻作界。

2.png

丁颖

1955年,丁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周恩来总理亲自任命他为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并称誉他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

3.png

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任命书

丁颖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华南农学院院长、教授,也是我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先行者,一生心系现代中国的农业教育。

1961年他编著出版《中国水稻栽培学》,这是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稻教材专著。今年,丁颖所开创的作物学学科,助力华南农业大学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抚今追昔,这位勤勉爱国、鞠躬尽瘁的杰出科学家值得我们长久追念。

人生中两个重要的“12年”

1888年11月25日,丁颖出生于广东省高州县(原茂名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丁林泰深知没文化的苦处,坚持举债也要供孩子上学。1906年,丁颖从私塾考入县城里的高州中学,他决意报考农科,“要使吃不尽苦头的农民与现代科学发生联系”。

1910年,丁颖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因成绩优异,后来获得了公费留学日本的机会。

1919年,丁颖即将从日本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毕业时,适逢国内“五四”运动爆发,东京留学生上街游行,遭日本军警血腥镇压。丁颖气愤之余,不思久留,加之当时家境拮据,决定辍学回国。

回国后,他先后在高州中学、高州农校任教,还曾任广东省教育厅督学。但丁颖看不惯当时的官场习气,难以实现“科学救国”的愿望。1921年,他再度赴日,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农学科第一部攻读农艺,1924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回国。

丁颖先后在日本求学12年,既掌握了扎实的现代农业科学理论知识,也因种种异国遭遇,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他立志要“教育救国”“科学救国”。

4.png

丁颖在华农的旧居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易芝娜 摄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倪根金教授长期致力于收集整理丁颖的相关资料。

2013年,他在日本东京大学档案馆发现丁颖完成于1924年的日文本科毕业论文《米的品质的比较研究》,以16开大小的铅笔手抄本形式被校方精心留存,这证明丁颖当时的论文已得到相当的重视。

学成回国后,丁颖被广东大学农业科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聘为教授。

为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结束吃“洋米”的历史,丁颖积极开展水稻灌溉和吸肥规律的研究,对广东粮食生产问题做了大量调查,写下《改良广东省稻作计划书》和《救荒方法计划书》等文章,还建议政府每年拨出1%的“洋米进口税”作为稻作科研经费。

无奈民国政府不重视农业生产,生产力低下。丁颖意识到培育良种才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增产办法。

1927年,丁颖拿出部分工资积蓄来补充匮乏的科研经费,与同事、学生们一起走出校园,在广东省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试验基地——南路稻作育种场。

1927年至1939年,又是一个12年。丁颖与同伴们陆续建立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沙田(东莞)、东江、韩江、北江等共6个稻作试验分场,全面展开了水稻纯系育种与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

这两个重要的“12年”,一方面为丁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令他有了充分的实践,为他在稻作科学上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5.png

1930年创建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石牌稻作育种试验场时合影(丁颖前排左三)

屡创“第一”毫不居功

华南农业大学文博馆(档案馆、华南农业博物馆)馆长谢正生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自1924年起,丁颖便积极从事稻作研究,共育成水稻品种110个。

其中,开展水稻系统育种,先后育成优良水稻品种84个;育成杂交水稻新品种26个。他是我国第一个用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育成新品种的稻作学家,为我国丰富的稻作遗传资源利用开创了新途径。

那时候,广东大学农业科学院位于现在广州市农林路一带。1926年,丁颖在学校附近犀牛路尾的沼泽地里发现了一株野生水稻,他将这株野稻种子命名为“犀牛尾”。经过8年反复筛选,育成“中山一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尝试很大程度缓解了当时的粮食荒年。

1936年,他又从华南水稻栽种品种“旱银占”和印度野生稻种人工杂交的后代中,选育出每穗能多达千多粒的水稻杂交种,俗称“千粒穗”。这一发现震惊中外,对发掘水稻高产潜力的研究大有启迪。

6.png

千粒穗

后来,他不断尝试更适合国民的新稻种,用系统育成品种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又在早熟、矮秆和比较大穗的品种间进行杂交育种,40多年持续不断。

在此基础上,半个多世纪以来,后辈水稻育种人致力于“中山一号”及其衍生品种研究,已发展出至少8辈95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2369万亩以上。

2003年,丁颖的学生兼助手、华农第二任校长卢永根院士在第一届全国野生稻大会上指出:“丁颖院士不愧为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之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丁颖受到党和政府的信任、关注和重视,他曾当选为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第二届广东省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以及首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丁颖一生创下的“第一”不胜枚举,但他不将这些功劳揽于一身。

1961年,他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稻教材专著。

7.png

1960年,丁颖(中坐者)与家人合影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政协原常委、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金培回忆,丁颖早在1958年便初步完成了这本书的绝大部分章节初稿,当时大家建议他以个人名义出版,丁颖却坚持要发挥集体力量。

他亲自邀请了国内一些专家共同参与写作,比如请鲍文奎先生编写《稻种的选育》,马锷、陈一吾编写《轮栽》,赵善欢编写《虫害防治》等,最后整合交由国家出版。

20世纪60年代初,丁颖主持了“中国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的研究”,这也是我国一项少见的科研大协作。他前后共组织了国内12个科研单位协同8个省区设8个试验点和两个附点参与研究。

1963年,在丁颖的建议下,中国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和华南农学院联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集合各方力量进行稻作生态研究。

8.png

丁颖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留存本

明确提出人类栽培稻种起源中国南方

日本农史学家渡部武教授1989年在主编《中国的稻作起源》一书时,首次称丁颖为“中国稻作学之父”。

《中国的稻作起源》收录了丁颖的一项重大贡献,就是他于1957年发表的《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明确提出人类栽培稻种起源于中国南方。

丁颖在文中还澄清了一些错误说法。例如,1928年日本学者加藤茂苞等人撰文把栽培稻分为日本型和印度型两个亚种,甚至认为中国的栽培稻部分来自印度,又称在中国栽培了数千年的粳稻为“日本型”等。

而丁颖查阅了大量古农书,并结合自己20世纪20年代就在我国华南热带地区发现有多年生野生稻的事实,经过多方研究最终认定:我国多年生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种的祖先,而中国栽培稻种则起源于华南。

9.png

院士当选证书

丁颖认为,2100多年前,我国古籍中就已明确地从米质的“粘与不粘”出发,记载了粳、籼两大类型的地理分布和特征特性。他将日本人划分的日本型和印度型改定为粳亚种和籼亚种,指出日本的稻种是由我国传过去的。这些结论后来都得到了国际公认。

据悉,《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荣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10.png

1963年丁颖(右)大水稻生态室大网室指导水稻长光试验(左为吴灼年)

农业教育史上的“实干家”

丁颖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先驱,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人民教育家。

他的学生何贻赞在《丁颖教授传略》中记述:1940年,一度迁址云南澄江的中山大学决定回迁粤北,丁颖临危受命出任中大农学院院长。他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加强师资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吸引了许多有志青年前来深造。

广州解放初期,丁颖再挑重任,第二次出任该院院长,短短时间便令曾因战火元气大伤的中山大学农学院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和广西大学三所高校的农学院部分合并组建华南农学院,丁颖成为首任院长;1957年,他受命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华南农学院院长。

“为振兴中华农业办教育”,是丁颖一贯的办学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初,丁颖勉励华南农学院毕业班学生:

“要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承担社会主义农业改造和建设的任务”“一定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牺牲目前的个人利益,献身于长远的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求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并强调指出“这是我们农学家的起码条件”。

11.png

1959年丁颖院士在农学大楼工作室中

丁颖十分重视教学、科研、生产(推广)三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他建起的6个稻作试验场,不仅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也密切配合了教学,培育了科教队伍。这一成功经验开创了广东省农业科研事业的新局面,在推动农业院校与农业科研机构同步发展,促进“三农”(农业厅、农科院、农学院)的协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他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当时中山大学农学院已成为有8个学系和试验研究机构较齐全的农学院;华南农学院成立,又成为国内少数设有农、林、牧、蚕桑、农机等多专业和多学科研究机构的综合农科大学。

如今,华农拥有全世界收藏古农书最多的中国农业历史文献特藏室,这也是当时在丁颖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据华农教授、著名水稻专家吴灼年回忆,1963年,丁颖老师仍以75岁高龄,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后来,他病情急剧恶化,就算“用枕头压住肝痛部位,仍浑身冒汗”,坚持在济南做完了考察报告,才同意送回北京医院,经确诊为肝癌晚期,住院仅20天就与世长辞了。

丁颖在生命弥留之际,说了一句:“我这辈子都没有懒过。”

12.png

华南农业大学第一教学大楼门前的丁颖雕像 

访谈:华农入选“双一流”离不开他

倪根金(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研究所所长)

羊城晚报:您负责过丁颖纪念室的维修与重新布展,主持过国家科协的《丁颖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工程》,承担大量工作。您如何评价丁颖院士?

倪根金:他是一位非常纯粹的科学家,是一心为农业、专心做研究的人。他不图虚名,是个谦和君子,曾被誉为农学院“四君子”之首,出了名的不摆架子。

他写过那么多文章,从未写过一篇批判别人的文章。他的“公众形象”也相当低调,几乎从不接受采访,而对学生、自学青年的请教却总是积极热情作出回应。

他活跃田间,亦勤于笔耕,研究文章数目可观,在农学院属于佼佼者。

1.png

1950年代丁颖与杜雷书记率领华南农学院教职工

羊城晚报:您认为丁颖的早期稻作研究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倪根金:丁颖是“中国稻作学之父”。在中国和国际的农业科学界,学术地位都非常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教授曾表示,丁颖是一位可以和世界顶尖学者平等对话的中国学者。

丁颖教授所开拓的研究领域、优良的学风、先进的研究方法等,一直被后辈传承、推进。以我所从事的农史研究学科来说,1926年,丁颖在犀牛路尾发现野生稻,开始探索中国人的祖先是怎样将其驯化成栽培稻,这一研究工作,就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学科的研究起点,也是中国农史学科建立的起点之一,更是中国农业起源研究的序幕。

羊城晚报:华农如今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这其中我们也能看到“丁颖精神”的闪光。

倪根金:完全可以这样视之。

今年,华农新被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科名单的,正是一级学科作物学。我们的这个学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丁颖教授功不可没。百余年来,华农先后走出了包括丁颖、卢永根、黄耀祥、林鸿宣、刘耀光等5名院士在内的一万多名农业专门人才。

为国家培养有知农爱农情怀、有强农兴农本领的高素质时代新人,真正被落实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当下,以“丁颖精神”“卢永根先进事迹”为核心的学科文化,正不断被弘扬、传承。

2.png

谢鸡镇的丁颖纪念亭

延伸:丁颖与他的“院士”弟子

丁颖于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还曾任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和苏联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

他身体力行,感召后人,为华南乃至中国的农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培养了一批批农学科研人才。

1936年,黄耀祥进入中山大学农艺专业求学,师从丁颖教授。后来,黄耀祥成为我国著名的水稻遗传育种及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耀祥开创了水稻矮化育种领域的实践,先后育成“广场矮”“珍珠矮”等一系列矮秆高产良种,为中国南方水稻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1959年至1999年,黄耀祥主持培育的大面积推广品种就有60多个,累计种植面积达115亿亩以上,为社会增产2100亿公斤。

3.png

1963年,卢永根(右三)随丁颖院士(左三)在宁夏引黄灌区考察水稻

著名的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1952年曾在华南农学院跟随丁颖学习。20世纪60年代,他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担任时任院长丁颖的秘书、科研助手。

卢永根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硕果累累。他划分了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型和气候生态型,提出“特异亲和基因”的新概念,还首次建立原产中国的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1993年11月,卢永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永根还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曾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其中又不乏新一代的院士,如刘耀光。

晚年,卢永根捐赠毕生积蓄880多万元设立教育基金,还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2019年,卢永根去世后,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此外,蒲蛰龙院士、赵善欢院士、著名昆虫生态学家庞雄飞院士等也是丁颖的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64406.html

上一篇:[转载]科学探索与侦破学
下一篇:[转载]水稻种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2 范振英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